这些年里,华夏大地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政治腐败与民生疾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复杂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官员以权谋私、大肆贪腐的案件屡屡出现。
1933年,时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的黄郛(负责对日妥协交涉,如《塘沽协定》),被举报挪用华北政务专项经费,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铁路、矿产特许权。因涉及对日外交敏感事务,蒋介石以“顾全大局”为由压下调查,黄郛仅被申斥。
四川军阀刘x等以“剿共”名义向中央索要军费,实际将40%款项用于扩充实力和个人挥霍。而蒋委员长默许截留以换取地方军阀对中央名义上的服从,形成“腐败换忠诚”潜规则。
1934年,蒋委员长嫡系陈诚主持的庐山军官训练团被揭发军需采购价格虚高(如棉被报价是市价3倍);训练器材采购涉及陈诚妻弟操控的皮包公司。蒋以“非常时期需维护军队威信”为由叫停调查,仅撤换2名后勤科长。
铁道部长顾孟余被指控在浙赣铁路招标中向德国礼和洋行泄露标底;收取工程款5%作为“顾问费”(约合20万银元)。上海《申报》连续揭露,引发知识分子抗议,但最终因汪精卫派系庇护,顾孟余仅调任闲职。
在当时,军政一体化贪腐,60%以上案件涉及军队系统,如陈济棠在广东以“国防捐”名义敛财,年贪污额达300万银元。
蒋系“cc系”把控党务系统,通过党费、特务经费洗钱;孔、宋财阀集团垄断外汇、国债操作。
监察院于1931年成立后,1933-1934年共收到647件贪腐举报,仅立案23件,最终定罪率为0。
这些情况让党国付出了惨痛的经济代价:1934年国民政府财政赤字达1.2亿银元,其中30%源于贪腐造成的税收流失。
同期我《红色中华》报统计称“国统区县级官员95%涉腐”,成为发动土地革命的重要宣传武器。
美国驻华大使詹森报告直言:“南京政府的腐败程度,已超过晚清最黑暗时期。”
这些案件反映出民国贪腐的本质是 制度性溃败——以蒋为核心的统治集团将腐败作为维系权力网络的工具,最终加速了政权合法性的崩塌。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一章,就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
吴杰夫,前晋省民政厅厅长,手握重权,本应致力于改善民生、推动地方发展。然而,他却将权力视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什么钱都敢贪,什么利益都敢捞。
从公款到民财,从项目资金到救济款项,就连前方将士抚恤……无一不成为他贪腐的囊中之物。据不完全统计,吴杰夫在任期间,贪腐金额之巨,已经到了令国民政府不敢公布的地步。
尽管如此,美利坚的报纸和广播、毛教员他们那边的报纸还是或多或少披露了相关信息。
事件之初,复兴社晋省站奉命对其进行缉拿,行动队冲进他的秘密府邸,对他进行抓捕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口吐白沫一命呜呼。
人死了是小事,主要是他贪墨的亿万赃物的去向成谜!
复兴社晋省站对此展开调查,怎奈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查到!
吴杰夫的夫人、孩子、老爹老娘……七大姑八大姨全都被时任站长李维新下令逮起来拷问,不知道是手下没轻没重,还是李维新立功心切,吴杰夫七十多岁的老爹、七八岁的幼子先后在狱中薨毙夭折,事件又被闹得沸沸扬扬,让南京方面颜面尽失!
蒋校长震怒!
下令处分了晋省主席。
吓屁了的李维新四下活动打点,钻窟窿打洞把自己从那个是非之地择了出来,平调来到云省任站长,好歹暂时避过了社长的雷霆一击,之后丘新航到任晋省,接到总部的第一道严令就是限期找出吴杰夫藏匿赃物的地方、起获赃物!
李维新一个在晋省经营了多年的老复兴社都没搞定的事情,丘新航下车伊始怎么可能会有建树?
但这些本来是极为机密的东西,却在皮木义给江河的那个档案袋中有记录。
不是说那些赃物在那儿,而是与吴杰夫相关的人!
很重要也很关键的人!
从拿下胡为那一刻起,江河断定这个信息也是真的!
喜欢重生1931,我有一座军事仓库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1931,我有一座军事仓库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