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港岛报摊上的硝烟味,更是被注入了一丝新的成分。
《大公报》头版评论:“为‘文化新声’《龙JUmp》说句公道话!兼斥某些媒体狭隘排外之风”。
文章一改之前准备好的批判口吻,转而写道:“《龙JUmp》在港创刊以来,以其独特的漫画风格和营销策略,迅速打开市场,吸引大量年轻读者,为沉寂的港岛漫画界投下了一颗石子。
其运作虽有不足之处,但作为创新尝试,其探索精神值得肯定。
小林天望先生身为侨商,扎根港岛创业,其奋斗历程,亦是港岛狮子山精神的体现。
对于市场新事物,媒体应有包容之心,对其经营者个人,更应秉持客观公正,而非肆意污名化,乃至捏造耸人听闻之传言,此风不可长!
某些媒体巨头抱残守缺,惧怕竞争,联手打压新兴势力,动辄扣上‘毒害’‘阴谋’的大帽子,其门户之见、排外之风,才是对港岛多元自由开放精神的最大伤害!”
《文汇报》则在要闻版刊文:“莫让舆论寒了创业者的心!——谈港岛媒体对小林天望及《龙JUmp》的不公待遇”。
文章更加直白:“连日来,港岛某些主流媒体对小林天望先生及《龙JUmp》的报道,充斥情绪化攻击和未经证实的揣测,缺乏媒体应有的理性和建设性,呈现出令人担忧的‘舆论绞杀’态势。
这种风气,根源在于既得利益者对市场格局被打破的恐惧,以及对非英籍成功外来者的天然排斥。
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
动辄‘关门打狗’,排挤打压成功外来户,损害的不仅是小林天望这样的创业者,更是港岛自身‘海纳百川’的软实力基石。
我们呼吁媒体同仁,跳出狭隘视角,回归公正客观的新闻本位。”
《新晚报》的评论标题更犀利:“是谁在害怕《龙JUmp》?”。
这几篇立场鲜明、调转枪口的文章一登出,如同在烈火烹油的舆论战场里,又浇了一瓢滚烫的热油!
《星岛日报》编辑部内,总编看着送来的左派报纸,冷笑连连:“嚯!这帮亲共的报纸跳出来唱红脸了?
想拉拢那个东洋小子?
演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以为别人看不出来他们的伎俩?
哼,想趁机收买人心罢了!
可惜啊,小林天望这次得罪的是我们整个港岛的报业,就凭他们那几支笔,保得住?”
《东方日报》的记者更是,在当天下午跑马地的酒吧里嗤笑:“嘁!什么开放包容?
装什么国际主义战士?
左派报纸那点小心思谁不懂?
还不是想借小林天望当敲门砖?
拉拢过去当个工具人使唤?
天真!现在谁不知道小林天望是众矢之的?
他们贴上去,也不怕沾一身腥?
等着看戏吧!
看他怎么死!”
《明报》某位专栏作家,则在私人聚会上摇头:“此举倒是‘符合’左派的一贯统战做派,但选在这个风口浪尖,未免显得功利性太强,吃相有点急。
而且…未免太刻意了些。
难道真指望一个日本人被他们感动?
不过是在这场舆论混战中又增添了一个搅局的角色罢了。”
普通市民的反应也更加分化。
有的觉得左派说得挺有道理,媒体确实太霸道;
有的则觉得左派不过是在找理由拉拢人,目的不纯;
那些坚定的《龙JUmp》粉丝则大感快意,认为终于有“大报”出来主持公道了。
左派报纸的逆势发声,和右派媒体的持续炮轰,这两派看似对立却又共同炒热了新闻的报道,很快被整理成简报,送达了港督府。
港督府的书房里,麦理浩爵士放下手中的报告摘要,又拿起那几份反差巨大的报纸看了看,脸上露出一抹深长的笑意。
连眼角深刻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仿佛看到了什么极为有趣且令人愉快的场面。
他端起精致的骨瓷茶杯,啜了一口浓郁的红茶。
“亲爱的,你过来看看。”
他对坐在旁边沙发上看书的妻子笑道,“这场戏,真是越来越精彩了。
你看这些左派的报纸,居然高调地为小林天望站台喊冤,真是‘雪中送炭’啊!”
麦理浩夫人放下书,拿起丈夫递过的《大公报》看了看,也笑了:“他们一贯如此,不是吗?
总是想表现得更‘开明’、更‘包容’,抓住一切机会去拉拢看起来有用的人。
小林天望现在是众矢之的,他们觉得是个机会?
想把这孤立无援的日本人拉到自己温暖的怀抱里?”
语气带着一丝淡淡的讥诮。
“ Exactly!(一点没错!)”
麦理浩语气轻松,带着智珠在握的从容,“他们的表演欲,恰好给了我们机会。
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在往火上浇油,都把舆论的目光死死地聚焦在那个东洋小子身上。
他现在是炙手可热,也是烫手的山芋……混乱,足够的混乱,正是我们需要的掩护。
人心浮动,真假莫辨,才是我们接下来行动的最佳氛围。”
他放下茶杯,踱步到窗前。
维多利亚港的灯火,此刻在夜色里蜿蜒流淌,倒映着这个金钱与权谋浇灌出的东方之珠。
港督麦理浩的眼神穿透玻璃,落在更远的黑暗处,似乎已经看见那张精心编织的网正悄然撒开。
“混乱确实已经足够了,”
他背对着妻子,声音低沉清晰地说道,“聚焦在小林天望身上的目光,已经灼热到令人窒息。
这份热度,正好可以为接下来的盛宴进行暖场。
那些照片……安排出去了吗?”
“半小时前,就摆在六家核心报刊主编的案头了。”
麦理浩夫人语气平静,说道:
“角度选得很好,虽然只是柳茹梦进出浅水湾三号别墅的身影,但在那些特殊的角度下,尤其是她在门内被小林天望伸手虚扶了下的瞬间定格……已经足够让人遐想联翩了。
配文是‘神秘日商与‘港姐明珠’柳茹梦过从甚密?浅水湾三号或成爱巢?’,用的是小报娱记惯用的口吻,但料足够猛。
那些主编们,知道该怎么做。”
麦理浩缓缓点头。
他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不是铁证,是暧昧的迷雾。
很多时候,真相比起猜测,杀伤力反而不足。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对小林天望充满质疑与嫉妒的氛围里,一点火星,足以点燃熊熊猜忌。
他几乎能预见,明天全港报摊的标题会有多么不堪。
小林天望这个被左派刻意示好、被右派往死里踩的外来者,将在绯闻的泥潭里彻底失去清白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盆脏水,会巧妙地将他与郭家、与那个同样觊觎柳茹梦的霍家,推到更激烈的对立面。
华资内部的裂痕,会因为这则绯闻而撕得更深。
这是阳谋,更是他等待已久的突破口。
……
次日,清晨的港岛,带着一夜喧嚣后特有的疲沓。
报摊老板老陈打着哈欠,刚把一摞还带着油墨味的新报摊开,几行醒目的标题就刺得他睡意全无。
《明报》社会版用含蓄却引人遐想的笔调刊载了照片并写道:“佳人频顾东洋客,浅水湾畔藏春深?——本报记者直击新晋港姐热门柳茹梦小姐多次现身日商小林宅邸。”
照片选取了柳茹梦身影消失在别墅门后的瞬间,以及一张小林天望伸手靠近她手臂的错位图。
《星岛日报》娱乐版则彻底撕下伪装,标题赫然写着:“新贵偷香窃玉?霍家大少情陷危局!
独家秘照揭露柳茹梦与日商小林密室相会!”
附图正是那张角度暧昧的虚扶照片,旁边还配了一张早些时候霍震挺,在某个慈善晚宴上凝视前方的照片特写。
这一下,三人的照片同框,不看文字,单看这刊登的黑白照片,就已经能够感受到“三角迷情”的熊熊八卦了。
《东方日报》的标题更是直白粗俗:“东洋狼叼走港岛明珠!揭秘柳茹梦与小林天望别墅三日缠绵秘闻!”
文字极尽渲染之能事,称有“内幕人士”透露柳茹梦数次“逗留至深夜方归”,细节描绘得如同亲见,虽未明指,字字句句都在暗示两人关系非比寻常。
左派的《大公报》和《文汇报》昨天也收到了,港府秘密派人匿名送来的这些照片和报道。
社长梁威霖立马咨询廖公是否刊登这些报道,廖公沉思良久思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让左派报纸同样刊登出去。
但是在报道的行文笔触中保持了相对克制的文字,没有使用“偷香”“缠绵”等字眼,也以显着版面报道了此事。
《大公报》标题是:
“浅水湾访客引关注,港姐柳茹梦与日商小林互动需审视”。
《文汇报》则是:
“公众人物应自重——评柳茹梦女士与日资商人往来过密现象”。
看似客观的语调下,那份刻意点出的“审视”和“自重”,但其实只是巧妙的将话题局限在道德批判。
铜锣湾的报摊前,立刻围拢了各色人等。
一个穿着油腻工装的中年汉子,拿起一份《东方日报》,便没忍住,朝着照片狠狠啐了一口:
“呸!东洋鬼子没一个好东西!
赚着我们的钱,还要玩我们的靓女!
这种东洋鬼子,就应该一把火烧掉他的漫画社!”
他对小林天望的厌恶感,因这“龌龊事”而火上浇油,连带柳茹梦在他口中也成了“不知廉耻”的女人。
旁边一个夹着公文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白领。
则是一边翻着《明报》,然后一边摇头,对同伴低声道:“看吧,这才是港岛纸媒的真面目。
前脚唱衰人家生意,后脚就泼这种脏水。
那小林天望树大招风,《龙JUmp》抢了他们的市场,柳小姐更是最近港姐争夺的焦点……排外,打压,再搞臭名声,一条龙服务罢了。”
他冷笑一声,对这种惯用伎俩充满了鄙夷。
“丢!都是乱写!
侮辱人!”
一个背着书包的瘦高学生挤在人群里,指着《星岛日报》的标题满脸涨红。
他是《龙JUmp》的死忠读者,对里面精美新颖的漫画爱不释手。
“小林先生是厉害的大老板,柳小姐是港姐,人家见面谈生意谈合作不行吗?凭什么就是‘偷香’了?
还有这些左派报纸之前不是还替他说话,骂其他人排外吗?
现在也跟着踩一脚!
立场有没有一点谱啊?”
他对这种风向突变的报道,也感到无比愤怒和困惑。
不远处,一个穿着旧西装,看起来有些潦倒的中年文员。
他默默看着不同报纸的报道,眼神复杂。
然后,轻轻叹了口气,对着身边的老友低语:
“左派这一脚刹车踩得……及时啊!
前几天还在高呼开放包容,一副拉拢做派,今天就直接上纲上线扣帽子……
恐怕是之前想要拉拢小林天望不成功,已经放弃了,现在急着撇清呢!
至于柳小姐……怕是要被这浑水给淹了。”
他摇摇头,对局势的洞察透着几分无奈。
……
而在浅水湾三号别墅内,林火旺的面前,摆着的都是这些天的各种报纸。
尤其是今天早上,所有报纸关于他和柳茹梦之间“绯闻”的攻击与猜测。
林火旺嘴角一笑,知道是鱼儿上钩了。
那天晚上邀请郭敬珠和柳茹梦到家中来,果然暗中被人给盯上了。
这些潜伏在暗地里的眼睛,以及他们背后的人,看来是瞅准这个时机,准备正式开始挑拨……他和霍家之间的关系了。
他们自以为潜伏在暗中,时时刻刻掌握着各种情报和消息。
实际上嘛!
真正的猎人,往往是以猎物的形象出现的。
倘若由林火旺自己,亲手打开与霍大少争夺美人的戏码,或多或少会被有心人给寻到痕迹,以及怀疑用心。
但现在这些报道的出现,却已经彰显出背后的有心人,开始迫不及待地将舆论和苗头往这个方向引导了。
那么……
真正的大戏,马上就要开场了。
明面上的导演不管是谁,暗中的总导演……只能是他林火旺。
……
喜欢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