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不答反问:“我听说,陈昂校勘《武德起居注》,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颇有史家风范?”
徐晏清颔首:“此人性情耿直,不卑不亢。”
正如他所料,陈昂连他和王寅虎的面子都不给,义正辞严,必能上达天听,得陛下重视。
高楷笑道:“既如此,升他为着作郎,参与修撰周史。”
群臣皆是惊叹,区区两个月,这陈昂便从九品小官,连升数级,可谓简在帝心,前程似锦。
思忖片刻,高楷朗声道:“晏清,你来拟一封制书。”
徐晏清忙道:“微臣洗耳恭听!”
“司典序言,史官记事,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
……
朕握图驭宇,长世字民,方立典谟,永垂宪则。
侍中王景略、秘书监章琼、着作郎陈昂,可修周史。
务加详实,博采旧闻,义在不刊,书法无隐。”
高楷一边说,徐晏清一边奋笔疾书,不过片刻,一篇制书跃然纸上。
“王景略、章琼,你二人监修周史,务必和陈昂一样,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
“谨遵陛下旨意!”两人肃然领命。
一众文臣皆是歆羡,监修国史,这可是千古流芳之事,必能青史留名、垂范后人。
此事议定,周顺德忽然拱手:“陛下,既修周史,应当引以为鉴。”
“前朝实亡于炀帝,盖因他穷兵黩武、不恤民力、倒行逆施,以致天下烽烟四起,众叛亲离。”
“除此之外,他笃信佛教,奉大同寺住持为国师,大肆崇佛,修建寺庙,亦是亡国之因!”
高楷讶然,这位元从之臣,竟把周朝亡国这口黑锅,扣在佛教身上。
“陛下,微臣愚见,如今大秦鼎立,继承天命,理当吸取教训,灭佛尊儒。”
一石激起千层浪!
宗教之争,由来已久,双方各执一词,势同水火。
周顺德这儒家弟子,自然看不惯佛门,想要将其覆灭。
不过,朝中也有信佛者,登时不悦。
孙士廉直言:“周寺卿此言大谬!”
“佛门劝人向善,受历代帝王尊崇,广传天下。虽有害群之马,但终究是少数,怎能以偏概全?”
王羡之附和:“周寺卿此言太过偏激。”
“佛门传入我中原,已逾千年,早已和我汉家文化融合,不可分割。”
“纵观天下百姓,不知多少人信佛,怎能说灭就灭,闹得人心惶惶?”
灭佛之事,有反对者,自然也有支持者,譬如孔德龄,这位孔家子弟,代表至圣先师慷慨陈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我辈追求。”
“圣人谆谆教诲,大丈夫立于世间,立功、立德、立言,这三大事才需孜孜以求。”
“而非消极避世,枯坐寺庙、诵念佛经,求什么轮回转世!”
“还请陛下乾纲独断,下旨灭佛。”
高楷不置可否,环顾众人,朗声道:“事关重大,诸位若有不同意见,大可畅所欲言,不必顾忌。”
此话一出,群臣各执己见。
狄长孙拱手:“陛下,但闻郊祀上帝,官治民察,未见寺堂铜像,建社宁邦。”
“微臣附议,灭佛教、拆毁寺庙、把金银铜像熔了,铸造开元通宝。”
“让僧侣、尼姑还俗,返回家中,男耕女织,种田养蚕。”
高楷神色玩味,这一招倒是釜底抽薪,人和钱都没了,不啻于致命一击。
窦仪不赞同道:“即便灭佛,也不能手段太激。”
毕竟,大秦承平未久,人心思定,骤然灭佛,必然引发动荡,惹得民众不安。
吴弘基摇头:“乱世用重典,若不以激烈手段,佛门纵然一时覆灭,也迟早死灰复燃。”
“陛下,微臣愚见,佛门弟子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乞食,易服以逃租赋。”
“大秦鼎立,理当灭佛,肃清邪祟!”
褚登善颔首:“纵观天下百姓,不知多少人笃信佛门教义,罔顾朝廷律法,为非作歹。”
“到了狱中,却礼佛忏悔,说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希求免罪,改过自新。”
“天下僧侣、尼姑,数盈十万,迷惑百姓者更数不胜数!”
“还请陛下施以雷霆手段,为万民做主,铲除毒瘤,还我汉家清明。”
高楷面色平淡,忽然看向一人:“无逸,你有何高见?”
谢无逸抓住机会,滔滔不绝:“陛下,微臣看来,佛门乃胡人教派,与我中原文化大不相通,有悖常理。”
“至于剃发易服,遁入空门,不事劳作,更是天理不容,应当灭佛。”
“我道家源于春秋,始于老子,源远流长,才是华夏正朔。”
安兴仁冷哼:“此言差矣!”
“陛下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佛门虽是外来教派,但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否则,这千百年来,何以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欣欣向荣?”
“何况,你说佛门弟子不事劳作,道家隐入深山老林,希冀羽化飞升,不也如此么?”
高楷并未制止他们争论,反倒兴致勃勃。
道、佛、儒三家,千百年来明争暗斗,实则互相借鉴,你中有我。
如今唇枪舌剑,为的不外乎利益二字。
吕洪冷眼旁观,见谢无逸独木难支,便想助他一臂之力,却见孙伯端微微摇头,不由纳闷。
“若能说服陛下尊奉道家为国教,功莫大焉,我道门必将大兴,上景派更能执天下道派之牛耳,何乐而不为?”
孙伯端叹道:“师弟,莫要忘了你我身份,不可妄议朝政,以免惹来群起而攻。”
他何曾不想让陛下尊道灭佛,使上景派成为当世显宗?
然而,他和吕洪修炼道法,本质上和朝臣并非一路。
这大秦朝堂,终究是儒家臣子所占据,哪怕信奉佛教,也不会贬斥孔子。
吕洪不甘心道:“这大好机会,便如此错过不成?”
“稍安勿躁!”孙伯端低声道,“无论他们如何争论,都得看陛下心意。”
“依我看来,陛下至今未下论断,想必并不认同。”
喜欢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