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利都停留了三天之后,李锋率领着卫队踏上了前往养光的路程。与此同时,二师的三个旅也严格按照李锋的指示,如同三支离弦之箭一般,互为犄角的径直朝东边发起猛烈的攻击。
经过一番跋涉,李锋和他的卫队终于抵达了养光。仅仅一天之后,一场规模浩大的整编行动便在这里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在这次整编中,海军方面共有 8000 名官兵参与其中,他们被整编为两个航母编队。其中,海豹突击队被一分为二,分别划归到这两支编队之中。
常风被任命为第一编队的司令官,他所统领的这支编队实力强大,拥有一艘星条的主战航母、两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三艘潜艇、一艘补给舰、三艘登陆舰,一艘运输舰以及一艘攻击舰。此外,该编队还配备了四十架战斗机、五架运输机、十架直升飞机以及五架侦察机和预警机。
而在陆战队员方面,第一编队拥有 1000 名精英陆战队战士,同时还有 1000 名海豹突击队队员作为其强大的支援力量。
第二编队的司令官名叫李思源,他不仅是特训营的学员,还肩负着重要的职责。这支编队的核心是一艘来自鹰国的主战航母,其装备与第一编队并无二致,但额外多配备了五艘登陆舰。
同样,特战队和陆战队的规模也都达到了 1000 人。这些学员们都是满编状态,其中许多人是在航母上进行学习,为未来在航母上工作培养专业人才。
李锋站在航母上,眼神坚定地看着士兵们,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同志们,我们要抹去所有原有的标记,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忙碌地穿梭在航母、飞机和军舰之间,将原本的标记一一擦去。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士兵们都知道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经过几天的努力,所有的原有标记都被成功抹去。紧接着,李锋设计的新的标记开始制作,那是南亚王国的海军标记——海鹰。这个标记代表着南亚王国的海军力量,象征着勇气和决心。
在完成部队交接后,伊林震率领着警卫连风驰电掣般地赶来。他身姿挺拔,步伐稳健,透露出一种军人的威严。
锋微笑着迎接伊林震,他对伊林震充满信心。伊林震将担任海军司令一职,肩负起领导海军的重任。同时,他还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这是对他能力和贡献的认可。
就在同一时刻,空军的组建工作也顺利落下帷幕。经过层层筛选,一支由 5000 名年轻姑娘小伙组成的空军飞行员学员和 3000 名地勤人员组成的强大队伍已然集结完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空军司令付宁因某些特殊缘由,目前尚未到岗。在此期间,伊林震将临时代管空军的各项事务,以确保空军的日常运行不受影响,并能保持高度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马加达也将卸下师长一职,转而担任陆军司令。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必定能为陆军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
面对如此重要的人事调整,李锋毫不犹豫地果断下令,全军迅速出动。不仅如此,他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积极动员当地居民共同参与,携手开启对港口、飞机场以及后勤仓库等关键设施的重新建设工程。这无疑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但李锋坚信,只要全体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攻克重重困难,圆满完成这项使命。
三天之后,一艘来自香疆的船只缓缓驶入养光港。船上搭载着三百多名退役的老外士兵,他们原本是为了高额的报酬而前来。李锋开出的条件是每人每年两万美金,这个数字对于这些老外士兵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这些老外士兵对航母、军舰和飞机等装备非常熟悉,毕竟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国家的装备。他们对南亚王国的人性化设计赞不绝口,尤其是那些外文标识,让他们感到格外亲切。
与这些老外士兵一同抵达的,还有一部分逃港的人。这些人中有老师、农民,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拖家带口,逃离了原来的地方,希望能在养光找到新的生活。李锋对他们进行了妥善的安排,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分配了不同的工作,让他们各司其职。同时,李锋给予了他们最好的待遇,确保他们能够安心生活和工作。
李锋随即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在他控制的地区,华人可以自愿参军,为保卫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所有人都被允许经商,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李锋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治安管理、打击犯罪活动等。以前的几百名学员都被李锋派出去当了市长,县长,警察局长,税务局长这些职位。
在码头的几十座仓库里,李锋从自己的空间中取出了大量的民用物资,这些物资将被用于恢复各地的市场经营。当然,这些物资并不是免费提供的,人们可以用粮食来交换,或者通过做工来抵扣,也可以开垦荒地获取奖励。李锋明确表示,他不会养闲人,也不会容忍不劳而获和惹是生非的行为。对于那些违反规定的人,他绝不手软,直接给予一颗花生米作为惩罚。。
一时间,训练场上热火朝天,士兵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刻苦训练,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原来的工厂里,工人们忙碌地操作着机器,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输出着各种产品,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而在战场上,更是捷报频传。军队势如破竹,不断地攻克敌人的据点,势力范围也在迅速地扩大。航母编队在马达班湾里乘风破浪,进行着高强度的训练。学员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教官传授的知识,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有人跟着去请教问题。若不是看在那厚厚的美金的份上,老外教官恐怕早就不耐烦地翻脸了。不过那些会英语的学员倒是很热心,只要有人来问,他们就会及时翻译,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官的讲解。
与此同时,飞行员们在教官的带领下,也在老机场里紧张地训练着。他们轮番驾机升空,在蓝天中翱翔,展示着高超的飞行技巧。李锋亲自登上战斗机试飞了一下,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后世的各种宣传,把飞行员描绘得神秘莫测,仿佛有很多门槛,但实际上,这些门槛更多是为普通老百姓设置的。
港口的防御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大炮和高射炮全部架设到位。李锋还为各个旅级部队配备了高射炮和高射机枪营,以应对可能来自空中的威胁。
后勤保障处处长肖盼盼不辞辛劳地带领着众人,踏遍了大大小小的山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海边发现了好几个隐蔽的米军仓库,以及一些小日子遗留下来的防御工事。
他们一路前行,直至抵达比利都,沿途竟发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军事仓库。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些仓库内部几乎空空如也,没有太多有价值的物资,更不见米国士兵的看守身影。仓库中仅存有一些粮食等基本生活物资,实在是有些寒酸。
李锋亲自巡视了这些仓库,他目光如炬,很快便注意到其中几处较为隐蔽的地方,这些地方非常适合开设兵工厂。至于其他地方,则可以用来摆放各种物资。
于是,李锋果断地带领卫队和后勤保障处的人员,对这些仓库展开了逐一视察。他们仔细评估每个仓库的空间和条件,确定哪些地方适合储存粮食,哪些地方适合摆放生产材料。
经过一番精心规划,李锋决定从自己的空间中取出大量粮食,将那些适合储存粮食的仓库填满。这些粮食物资数量惊人,足够几万军队使用好几年之久。几个军火仓库也堆满了武器弹药。
不仅如此,李锋还在三个选定的大型军工厂中摆放了生产线,并将生产材料堆满了仓库。虽然这些生产线相对简单,但足以生产一些基本的子弹和炮弹。而且,老外教官中有不少人具备相关技能,对于这种程度的生产任务,并非什么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
喜欢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