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自然能够感受到群臣的注视,但他置若罔闻,显得无比平静。
此刻,他正在思索着,接下来该如何表述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在这诡异的氛围中,李渊的身影终于是出现在这大殿之中,他缓缓坐上龙椅,接着沉声说道:
“相信诸位爱卿,都知道朕今日召集尔等入宫所为何事吧!
先前我大唐在西域安插的斥候,不久前传回来消息,大隋已然调遣大军,正在杀往我大唐的路上。
或许用不了多久,他们便将兵临城下。
此战关系到我大唐的生死存亡,但大隋想要覆灭我大唐,却没有这么简单。
朕相信,只要我大唐上下,能够齐心协力,同仇敌忾,定能取得此战胜利。
有朝一日,我大唐也能重整旗鼓,率领兵马杀回中原,一雪前耻。”
在场群臣,绝大多数都是从大隋跟着李渊至此的,虽然在这里的生活也不错,但他们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家乡。
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但这件目标距离太过遥远,众人不敢奢望太多,正如李渊方才所言,他们现在必须解决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稍微铺垫了一下,李渊继续说道:
“今日诸位爱卿齐聚于此,那就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群臣面面相觑,流露出犹豫之色,有人迟疑不定的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如今隋军来势汹汹,他们胆敢从大隋一路跋涉至此,必然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以我大唐如今的实力,想要与之抗衡,怕是希望渺茫。
所以在微臣看来,我们还是要避其锋芒,收缩防线,放弃一些疆域,避免与隋军正面交锋,才能多一些胜算。”
看得出来,证明大臣对马展,对隋军的实力颇为忌惮。
哪怕时至今日,依旧十分惶恐。
这也是不少人的想法,从在场众大臣犹豫的神色,就能看出他们的心中忐忑。
李渊沉默不语,他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而是任由群臣诉说,也是在等待李世民给出自己的决断。
如果这些大臣,当真能够说出什么有用的建议,自然再好过。
可就算他们没有什么想法,那也无关紧要,毕竟真正的主角并不是他们。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虽然在场群臣并没有说要让李渊投降,或者说彻底放弃大唐基业,但他们的想法也是令人失望。
这么多大臣,竟然没有一人能够说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无非是让大唐收缩防线,拖延时间,不和隋军硬碰硬,等隋军坚持不住,自然退去,那他们也就能稳住局势了。
若是面对寻常之敌,李渊可能也会这样想,但这可是马展,是精锐无比的隋军啊。
李渊可没有忘记,当初在大隋的时候,他同样想着坚守关中之地,拖延时间,与大隋对峙。
但最终结果如何,却是显而易见。
哪怕是坚如磐石的潼关,在马展面前,也是那么的不堪,根本没有拖延多久,就被拿下了。
若非如此,他又怎会轻易抛下关中,逃离中原,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便在此刻,随着群臣说得差不多了,李世民终于是有了动静。
他缓缓向前一步,朝李渊拱手说道:
“启禀父皇,儿臣觉得,这场战斗我大唐绝不能退缩。
隋军实力不容小觑,这是毋庸置疑之事,马展的威势更是众所周知,但这并不代表我大唐就没有一战之力。
如今我大唐的优势,便是隋军长途跋涉,远道而来,就算他们斗志非凡,但这一路奔波,体力消耗必然极大。
同时,他们粮草补给也有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能够坚守关隘,与隋军对峙,并能够稳住局势,就有可能找到出奇制胜的机会。
反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收缩防线,让隋军做大,那他们以战养战,士气不断高涨,我大唐才会真正落入下风。
随着李世民话音落下,坐在轮椅上的李渊,不由得点了点头。
他自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这是打算率领兵马,在前线构筑防线,挡住隋军攻势,而非一味的退让。
因为隋军本就来势汹汹,若是让他们肆无忌惮的进取,反而会让他们的实力更加强大。
唯有将战场控制在边境之地,不断的消耗隋军的状态,他们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毕竟如今整个天竺,都已经被大唐掌握,他们可以调集不断的人力物力与大隋抗衡,就算长时间消耗下去,也有主动权。
至于大隋那边,如果他们想要从中原运输物资至此,难度可不容小觑。
哪怕从西域之地抽掉粮草,也无济于事,因为西域本来就颇为贫瘠,想要长时间供应一支大军的资源,可没有这么简单。
就这样,李渊认真的说道:
“世民你说的没错,那你觉得,我大唐应该在何处设防,才能挡住隋军的攻势,避免将战火蔓延到我大唐境内?”
面对李渊的询问,李世民没有含糊其辞,他直接令人取来一张地图,接着伸手指向某个位置,正色说道:
“父皇且看,此处北接雪山,南靠高岭,正是我大唐阻击隋军的最好位置。”
听得李世民之言,李渊和群臣纷纷看来,在李世民所指的位置,赫然写着四个大字,此地乃是迦湿弥罗。
虽然李渊对此处的了解,不如李世民深刻,但是看到这个名字,他还是有一些印象。
当初他们从吐火罗一路南下,席卷天竺之地,路上也曾受到阻挡。
但他们还是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才将整个天竺拿下。
虽然这迦湿弥罗,最终被他们攻破,但这并不代表此处不堪一击。
而是因为,原本北天竺的守军,战力实在太差,根本不是李渊一方的对手。
当然了,此刻李渊也不需要了解这么多,因为他早就打定主意,要将这个重任交给李世民。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想要保全大唐,稳住局势,他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只有李世民了。
就这样,李渊朗声道:
“好,那就这样办,世民,朕给你便宜行事之权,统领我大唐各路兵马,前往迦湿弥罗构筑防线,阻击隋军!”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