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到下午两点,外面传来当值官吏的轻微脚步声与交谈声。
萧云骧办公的书房位于二堂里面,无人来打扰,所以十分安静。
赵烈文被两人的交谈吸引,走到办公桌前坐下,饶有兴致地看着濮钰:“卓如,你这提议石破天惊、亘古未有,着实让我耳目一新。你是怎么想出这般奇谋的?”
濮钰爽朗大笑,丝毫不在意赵烈文言语中略带的调侃,还一脸自得。
“惠甫,当今是大争之世。这大争,既体现国内局势,也反映在海外现状。我们首要任务是争取华夏士庶之心,以此减少统一的压力。”
“这是各方在军事、理念、团队凝聚力、治政能力等全方位的较量,也关联着首领个人形象与魅力的竞争。”
赵烈文微微点头,打趣道:“卓如,你是想把大王推出去,让他和京师的贤丰、江宁城的洪天王一较高下,为大王树立一个卑宫菲食、龙德在田的典范?”
这文化人之间的对话,让萧云骧听得云里雾里,但大致意思他还是懂的。
濮钰先轻轻点头,又缓缓摇头:“惠甫,你说得对,但不够全面。大王德才如何,你在他身边,自然清楚,哪用我这个新人吹捧?我只是如实反映。”
赵烈文回想萧云骧的衣食住行和治军理政诸事,默默颔首。
濮钰接着说:“我提议大王公示私产,不只是和贤丰、天王打擂台,更是要为西王府官吏树立榜样。”
“让他们盘算自家家底,和大王对比,看是否还心存不满。”
“且《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们既然宣扬共和,那么共和与家天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不过是‘天下为公’这四个字而已。”
“倘若大王公布个人私财,正是‘共和’最直接的体现,这可比学堂里的教师讲一百遍道理,都更有说服力。如此一举多得之事,如何不可行呢?”
赵烈文先前还以为濮钰此举,是为了塑造萧云骧的光辉形象,有拍马阿谀之嫌,所以忍不住出言调侃。
此时听了濮钰言语,才明白他用心良苦。
于是他站起身,郑重地向濮钰稽首作揖:“卓如远见,我不及也。”
濮钰也起身作揖回礼:“惠甫谬赞,我只是偶有所得。以惠甫之能,在大王身边历练数年,必定胜我远矣。”
萧云骧看着这两位士人充满仪式感的举动,忍不住咧嘴笑出声来:“好了好了,你们俩就别互相吹捧了。”
待两人坐下,萧云骧略作思考,对着濮钰点头道:“你的话颇有道理,我被你说服了。”
“只是我的确没什么个人私财,除了俸禄,家里就几床被褥、几本闲书,还有李仲卿送我的一块怀表,清点起来很是容易。”
濮钰听后,大喜过望,迅速从怀里掏出笔记本和炭笔,当即在桌上铺开:“大王,今日我这个《荣华月报》主编,亲自对大王进行一次采访。”
于是,三人立刻开始盘点萧云骧的家底来。
萧云骧月俸八十银元。而西军西王府最基层的士兵和吏员,原本月俸是三两银子,后来改发银元,调为四元。
对比华夏其他军队,如原相军士卒月俸四两二钱银子,绿营士兵月俸一两三钱银子。
最为凄惨的是天国士卒,所有收入都归圣库,供天王、东王挥霍,打了胜仗,才能吃顿肉。
相军和绿营军的菜钱、武器等需自己承担,还常被长官克扣。
而西军全包饭食、服装、武器等支出,吏员也有公共食堂。且俸禄由西王府钱庄发放,不经军官之手。
且监督钱庄是否克扣士卒饷银,是各级军法官、军师的核心职责之一。
如此算来,萧云骧和最基层士卒的月俸差额达二十倍。
不过,无论是士卒还是吏员,都有奖金。
打胜仗、业绩突出、驻守海外等,都能获得奖金或补贴。普通士卒一年下来,收入约六十元,合五十多两银子。
而如今一五口中等人家,一年基本的衣食住行的花销,也就五十两银子左右。
也就是说,西军西王府最基层人员的俸禄,都足够全家吃喝。
如今西王府羽翼已丰,渐成气候,所以招人并不难,只是招到合适的人不易。
况且,西军实行均田亩制度,大量为保卫自己财产的乡村年轻人,成为西军强悍战斗力的核心保证。
当然,萧云骧并没有这些奖金。
但他的俸禄,足够他和彭雪梅两人花销。不光是他,西军所有人员,只要不肆意挥霍,仅靠俸禄养活全家都没问题。
且万事就怕比较。
同时期青庭县令法定年俸是四十五两银子、四十五斛禄米,看似不多,但还有数千两养廉银。
如广东南海知县,光养廉银就有一千五百两。这些还只是明面合法的收入。
另有火耗余润、税契浮收、节礼等灰色收入。
如东莞知县张庆鑅,一任下来实收五万两。
这只是知县,官职越高,收入越多。
两江总督养廉银标准是一年一万八千两,实际年收入超二十万。
民间谚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并非空穴来风。
很快,萧云骧的财产清点完毕,有银元一百多元,加上李竹青赠送的一块怀表,书籍、衣物等,合计价值不超过二百元。
濮钰记录完毕,转头看向赵烈文:“惠甫,你出身官宦之家,可曾见过这样的大王?”
“还是掌控近亿人口、坐拥无数财货的大王。从古至今,你能找出一个来么?如此德才,还需我刻意吹捧吗?”
赵烈文还没反应过来,萧云骧已是满脸羞红,“卓如,我如今衣食住行全是公家提供,再提节俭,我可要羞愧难当啦。”
他说的确是真心话。
比起前世到死都是为生活奔波,且年年忙,到头来都给银行忙活了。
现在的他,至少是在为理想而奋斗,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而濮钰和赵烈文的感慨,在萧云骧看来,不过是当世界充斥着蛀虫和神棍疯子时,一个稍微正常的人,便显得格格不入。
仅此而已。
不过萧云骧还是低估了榜样的力量。
第二日,《荣华月报》发行半月刊,头版头条就是萧云骧的个人财产公示。
这个行为,得到了彭钰麟、曾水源、赖文光的大力赞赏,接着他们也准备在下一期报纸公示自己的私产。
随后,在他们的带动下,左靖西和李竹青也跟着公示。
直到此时,萧云骧才知道,枢务堂几人中,果然还是李竹青最为有钱。
当然,这并不奇怪,他加入西王府之前,就是渝州府的黑社会大佬,控制众多产业。
且加入西王府之后,西王府收购他家的商行,他又分了一大笔钱。
眼看后面的林凤翔,李开方等人,也要在报纸上公示个人私财,萧云骧连忙下令叫停。不然,报纸全成了西军西王府官吏们的财产公示栏了。
却是和枢务堂众人商议后,给定下一个规矩,立了一道新的法令。
就是所有官吏,必须公开个人私财,且需对每一笔财产的来源,有合法合规的解释,否则就犯了财产来源不明罪。
可根据所犯的金额大小,进行相应的处罚。
且督察局成立一个新的部门,集中财货方面的行家,定期进行盘账,谁也别想逃脱。
特别是那种即将离任,调任的官吏,更是这群人的重点盘查对象。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不过是西军西王府逐渐健全管理体系的一种手段而已。
不过濮钰甫一上任,就搞了个大新闻,直接影响了西王府的决策,真是一时风头无两。
又是令多少蛀虫暗自恨得咬牙,却是无人知晓了。
------------------------------------------------------
(注:卑宫菲食:指简陋的居所,粗劣的饮食,合称形容帝王自奉节俭、勤政为民,出自《论语·泰伯》;
龙德在田:形容帝王如潜龙隐于田野,德行广布惠泽众生,出自《周易·乾卦》。)
喜欢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