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号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6章 至关重要的动员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有了老周叔的前车之鉴,刘子魁改成昼伏夜出,宁可绕道去根据地的村庄歇脚,也绝不冒险穿过沦陷区和国军控制的村镇。

在抵达白彦镇外围的时候,他遇上一支正在调动的八路军主力团,看战士们急行军的模样,似乎是有大动作。

刘子魁正琢磨着要不要表明身份跟随部队走一程,队伍中反倒有个眼尖的干部冲他招手,热情地跑上来:“兄弟,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刘子魁瞬间惊喜起来:“绍勇哥,你这是调到主力部队了?”

“是啊,军区首长刚下了命令,要求山东作战部队整编成8个师的解放军野战兵团,我们连终于不再是地方纵队了!”

马绍勇拍一拍腰间的盒子炮,显示他现在已经当上连长了。

“了不起!”刘子魁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看样子你这两年立了不少大功呀!”

“嘿嘿,还行吧,当初在敌工部的枪法没白练。你这是去哪?顺路吗?”马绍勇打量他的自行车和报袋,“咱们可以边走边聊。”

他所在的这支部队正要去临沂逼迫城内日军缴械投降,战士们虽然严格执行行军纪律不交头接耳,可每个人脸上都精神抖擞笑容满面,已然有胜利者的姿态。

刘子魁指了指前面的岔路有些惋惜:“我有任务,得先去一趟枣庄。返程的时候应该能赶得上采访和记录鬼子向你们投降。”

他没忘记自己作为一名战地记者的使命,打算返程的时候去临沂采访,写文章好好报道这一历史性时刻。

临别之际,他下意识地提了一嘴:“小心些,鬼子和伪军如果打算负隅顽抗,可能会设下诈降的圈套!”

不怪他这般谨慎,无论是他奉命传达的中央指示,还是老周叔等人的遭遇,都说明日军、伪军和国民党顽军不会将大城市拱手让出来,如果“蒋日伪合流”,那将是一场激烈的战斗!

马绍勇笑着点点头:“我们出发前开过动员会,首长考虑得很周全了。部队先开过去围而不打,给城里的鬼子和伪军发最后通牒,限令他们24小时内率部投降。如果到时候还不投降就坚决消灭他们!”

看到他豪情万丈、信心满满的样子,刘子魁心中略安,挥挥手走上去枣庄方向的岔路。

他接下来的路程要穿越国民党顽军王洪九的地盘,之前在这里的集市上吃过亏被特务射成重伤,所以将自行车寄存在一个堡垒户家里,专挑荒野小路往微山湖方向徒步前进。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极为明智,因为此时王洪九的部队也在分批赶往临沂城,准备抢夺胜利果实呢。

如果刘子魁骑着自行车在大路上走,百分百要撞见敌人,那些土匪出身的兵痞看见他有自行车肯定会巧取强夺,万一再搜出染血的游击报号外,岂有放过之理?

刘子魁凭借小心谨慎躲过一劫,也为后面的一个罕见壮举埋下伏笔。

他像以前一样先去芳林嫂家落脚,由她联络游击队的同志秘密开会,传达中央指示。

只是来了才知道这两年游击队连续遭到重创,队长老洪和爆破专家老卞等几个老熟人相继牺牲了。

芳林嫂泪眼婆娑地讲述了老洪等人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被子弹击中的经过。

刘子魁看着熟悉的房间陈设,眼前浮现出上次老洪、老卞请他与王茂生喝庆功酒的一幕,顿时悲从心来。

不过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他抽出一张报纸安慰道:“大嫂,小鬼子败了,要投降了。老洪、老卞他们的血没有白流,老百姓遭受的苦难没有白挨,我们民族翻身的日子到了!”

芳林嫂抹去眼泪执意先给他做了两碗热饭,然后才去召集队伍骨干来开会。

刘子魁见来的人没有一个脸熟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他拿出钱掌柜让带来的中央指示,先逐字逐句地念了一遍,又结合自己沿途见闻和遭遇分析了当前局势,要求游击队不要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务必做好斗争准备。

现场有人不以为然,用开玩笑的语气调侃:“鬼子就算要投降,也得是向你们正规军投降吧?怎么可能会找我们这支小小的游击队?”

“就是,咱们拢共才三四十人,平时扒火车搞点军用物资还行,真当面去给鬼子缴械,还不够他们一挺机枪突突的。”

“我觉得还是等主力部队过来,我们做好协助工作比较好,伪军里面有咱们的内应,牵线搭桥传个话是没问题的。”

……

在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刘子魁明显感觉到了轻视的意味。

他沉下脸来,学着用王茂生、钱掌柜那样的语气说话:“我来的时候遇到部队调动,咱们的主力部队正忙着攻打临沂城呢,他们调不过来,你们就不行动了?你们就眼睁睁看着鬼子把机枪、大炮交给国民党?你们知不知道,如果将来发生内战,这些重火力武器会杀伤我们多少同志吗?”

看着众人低头不语,他重重地拍下桌子:“游击队怎么了?咱们铁道大队人不过百,不照样扒铁路炸桥梁,打的鬼子不敢出门吗?怎么,现在小鬼子要投降了,你们反倒缩起来了?”

此言一出,现场的队长、指导员和骨干战士顿觉颜面无光,全都站起来反驳。

刘子魁要的就是这种气势,等每个人都表达完勇敢作战不怕牺牲的意愿之后,他顺势激将:“好啊,那你们拿出个样子来啊!中央首长的指示在这里,‘夺取武器与资源,并放手武装基本群众,不应稍有犹豫’,要‘勇敢、坚决、彻底地夺取最大的胜利’!”

这两句指示给大家指明了方向,游击队马上紧锣密鼓地分工运作起来,一组人通过内线与附近临城、沙沟等城市和铁路据点的鬼子沟通,另一队人拿出之前藏起来的武器放手武装群众扩大队伍。

刘子魁惦记着尽快赶回临沂城去采访,没有插手具体工作,但正是因为他及时传达了中央指示,激发了铁道大队的主观能动性,才造就了一段传奇佳话。

《号外》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号外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号外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