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1章 平舒战役(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寒风卷过舒城外的原野,吹动着靖乱军深蓝色的战旗,也吹不散连日攻城失利后笼罩在营地上空的沉重阴霾。

显五镇的胜利带来的振奋,如同投入冰湖的石子,只在最初激起些许涟漪,便迅速被舒城主城这块坚硬无比的“磐石”撞得粉碎。

中军大帐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前的天空。

武阳端坐主位,玄甲上沾染的灰尘和血渍尚未擦拭,眼神锐利依旧,却深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下方诸将——赵甲、钱乙、孙丙、李丁、谢戊、段枭、赵玄清、李仲庸、孙景曜、周淮、萧定,以及须发皆白的诸葛长明,皆肃然而立,人人脸上都带着久战不利的凝重与焦躁。

连续的攻击受挫,兵力损耗,让这支百战精锐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就算周淮和萧定此时都晋升为了偏将,面色依然很忧愁。

“蓝延煜…好一个磐石将军!”

武阳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冰冷的寒意,

“显五镇之失,非但未能动摇其根本,反令他更加警惕,将舒城守得如同铁桶一般!强攻,损失惨重;夜袭,难越雷池;断粮道,其储备充足;扰水源,主城深井遍布…诸位,还有何良策?”

帐内一片沉默。

将领们眉头紧锁,苦思冥想。

硬攻的代价他们已经尝够,蓝延煜的防守几乎无懈可击,任何取巧的念头似乎都在他那双冰冷的鹰目预料之中。

良久,武阳的目光扫过沙盘,最终定格在舒城的东门和南门之上。

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猛地一拍案几。

“既然无巧可取,那便再行险一搏!虚实结合,看他如何应对!”

他站起身,手指点向沙盘:“赵甲!钱乙!”

“末将在!”

二人踏前一步。

“着你二人,明日拂晓起,率领一万精锐,大张旗鼓,猛攻舒城东门!不必惜力,摆出不惜一切代价、誓要从此处突破的架势!弓弩、云梯、冲车,全都给我用上!声势越大越好!我要让蓝延煜确信,我主力尽在东门!”

武阳的声音斩钉截铁。

“末将领命!”

赵甲、钱乙抱拳应诺,眼中虽有疑惑,但更多的是对武阳命令的无条件服从。

武阳的手指随即猛地划向沙盘的另一侧——“南门!”

“赵玄清!李仲庸!”

“末将在!”

两位以勇猛和执行力着称的将领立刻出声。

“着你二人,从军中挑选八千悍不畏死的精锐死士!人衔枚,马裹蹄!待东门战事一起,吸引住敌军注意后,便悄然潜行至南门外那片茂密的芦苇荡中隐蔽!等待我的信号!”

武阳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

“一旦时机成熟,信号发出,你二人便率八千死士,如同雷霆般突击南门!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撕开一道口子!此乃真正杀招!”

“末将遵命!必死战到底!”

赵玄清和李仲庸眼中爆发出炽热的战意,抱拳领命,语气决然。

诸葛长明轻摇羽扇,补充道。

“此计关键在于‘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东门佯攻,必须逼真,要打得蓝延煜不得不将重兵调往东城防御。南门突击,务求迅猛、突然、致命!一击必杀!”

“先生所言极是!”

武阳点头,

“各部依计行事!成败,在此一举!”

翌日,拂晓。

凄厉的号角声划破寒冷的晨雾!

靖乱军大营东侧,战鼓轰然擂响,声震四野!

赵甲、钱乙率领一万精锐,排着严整的攻击阵型,如同移动的钢铁丛林,向着舒城东门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箭矢如同飞蝗般遮天蔽日,向着城头倾泻!

巨大的云梯被奋力推向前方,沉重的冲车在士兵们的呐喊声中,一下下撞击着厚重的城门!

喊杀声、战鼓声、箭矢呼啸声、撞击声混杂在一起,震耳欲聋!

东门城头,魏阳军守将压力陡增,箭矢、滚木礌石如同雨点般落下,拼死抵抗。

消息迅速报至将军府。

蓝延煜闻报,快步登上东城楼。

他冷眼看着城下靖乱军悍不畏死的猛攻,攻势之凶猛,决心之坚决,确实像极了主力尽出的总攻。

他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仔细审视着战场每一个细节。

“将军!东门压力巨大!请求增援!”

副将急切地喊道。

蓝延煜沉默片刻,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过其他几个方向,尤其是相对安静的南门。

他生性谨慎多疑,武阳此前种种计谋虽被他挫败,却也让他不敢有丝毫轻视。

“传令!”

蓝延煜终于开口,声音冰冷,

“从南门、西门,各抽调五千兵力,火速增援东门!务必守住!”

“是!”

传令兵飞奔而去。

大量魏阳军士兵从其他方向被调往东门,东城的防御力量顿时大增,堪堪挡住了靖乱军如同潮水般的攻势。

然而,就在魏阳军调动的同时,蓝延煜的目光再次投向看似平静的南门外那片广袤的、在秋风中摇曳的枯黄芦苇荡。

那片死寂,反而让他心中升起一丝莫名的不安。

太安静了…安静得有些诡异。

“不对…”

蓝延煜眉头紧锁,猛地对身边亲卫下令,

“再派一队精锐斥候,深入南门外芦苇荡仔细搜查!有任何异动,立刻回报!”

就在东门战事最激烈、杀声震天之时,南门外芦苇荡深处。

赵玄清、李仲庸和八千死士如同泥塑木雕般潜伏着,冰冷的泥水浸没了他们的腿腹,但他们纹丝不动,只有一双双锐利的眼睛,透过芦苇的缝隙,死死盯着不远处的舒城南门。

城头上,守军明显稀疏了许多,显然被东门大战吸引了注意力。

“将军,东门打得好凶!南门守军好像少了!”

一名副将压低声音,带着兴奋。

赵玄清眼神锐利,轻轻点头。

“沉住气!等大帅信号!”

时间一点点流逝,东门的喊杀声似乎永无止境。

终于,黄昏降临,天色渐暗。东门的攻势似乎稍有减缓。

就在这时,一枚拖着赤红色尾焰的信号火箭,猛地从靖乱军大营方向冲天而起!

在昏暗的天空中炸开一团耀眼的光芒!

“信号!大帅信号!兄弟们!随我冲!”

赵玄清和李仲庸几乎同时发出一声压抑已久的怒吼!

“杀——!”

八千名憋足了劲的死士,如同从沼泽中暴起的洪荒巨兽,瞬间冲出芦苇荡!

挥舞着刀枪,如同决堤的洪流,向着看似防备松懈的南门发起了亡命冲锋!

脚步声、甲胄碰撞声、震天的喊杀声,骤然打破了南面的寂静!

眼看就要接近城门!

突然!

舒城南门城楼上,猛地亮起无数火把!

将城下照得如同白昼!

一面玄底赤龙大旗之下,赫然矗立着一个他们绝不想看到的身影——蓝延煜!

他身披重甲,手持长剑,面色冰冷如铁,眼神中没有丝毫意外,只有嘲讽和杀意。

“武阳小儿,果然不出我所料!等的就是你们!放箭!滚木礌石!给我狠狠地打!”

嗡——!

早已埋伏在城头、箭楼内的强弓硬弩瞬间爆发!

比东门更加密集、更加精准的箭雨,如同钢铁风暴般向着冲锋的靖乱军死士迎头泼下!

与此同时,巨大的滚木和棱角尖锐的礌石被轰然推下,带着毁灭性的力量砸入人群!

“有埋伏!快举盾!”

赵玄清目眦欲裂,嘶声怒吼!

但冲锋的势头已然无法停止!

噗嗤!噗嗤!

利箭穿透盾牌和甲胄的声音不绝于耳!沉重的滚木礌石砸得骨断筋折!

冲在最前面的死士成片倒下,鲜血瞬间染红了大地!

惨叫声、怒吼声、兵器碰撞声瞬间响成一片!

“蓝延煜老匹夫!拿命来!”

李仲庸双眼赤红,顶着箭雨,奋力将云梯架上了城墙,悍不畏死地向上攀爬!

赵玄清也挥舞长刀,格挡着箭矢,指挥部队拼死向前。

“不要乱!冲上去!撞开城门!”

然而,蓝延煜的准备太充分了!

城头守军虽然被抽调走一部分,但留下的皆是精锐,且早有准备!

火油被倾倒下来,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吞噬着云梯和下面的士兵!

金汁(煮沸的粪便)恶臭扑鼻,烫得攀城的士兵惨叫着跌落!

更可怕的是,蓝延煜竟然亲自持剑,在亲卫的簇拥下,冲到垛口处指挥,甚至亲手将一名即将攀上城头的靖乱军校尉刺落城下!

主将亲自搏杀,极大鼓舞了魏阳军士气!

“为了魏阳!杀光他们!”魏阳军士兵如同打了鸡血,疯狂地向下倾泻着死亡。

战斗瞬间进入了最残酷、最血腥的白热化阶段!

每一寸城墙,每一架云梯,都成为了双方反复争夺、用血肉填充的死亡磨盘!

靖乱军死士凭借着一股血勇亡命冲杀,不断有人攀上城头,与魏阳军展开惨烈的肉搏,但很快又被后续涌上的魏阳军淹没。

尸体在城下堆积如山,鲜血汇成小溪,流入护城河,将其染成骇人的暗红色。

武阳站在远处的高台上,拳头死死攥紧,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渗出鲜血。

他看着南门下那惨烈无比的景象,看着一个个英勇的将士如同草芥般倒下,心如刀绞。

赵甲、钱乙在东门的佯攻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却未能真正牵制住蓝延煜的核心注意力。

“大帅!伤亡太大了!赵将军和李将军他们快顶不住了!”

斥候浑身是血,连滚带爬地前来汇报,声音带着哭腔。

武阳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带着浓重血腥味的冰冷空气,再睁开时,眼中充满了痛苦和不甘,但更多的是作为统帅的决断。

他知道,再打下去,这八千死士恐怕要全军覆没,而南门,依然无法攻克。

“鸣金…收兵!”

这四个字,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沉重无比。

“铛啷啷——!铛啷啷——!”

清脆却令人绝望的鸣金声,骤然响彻战场,压过了所有的喊杀声和惨叫声。

正在浴血奋战的赵玄清、李仲庸听到这声音,身体猛地一僵,看着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城墙,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袍泽,发出一声野兽般的痛苦嘶吼。

“撤!快撤!”

残存的靖乱军死士如同潮水般退了下来,丢下了满地的尸体和伤员。

城头上,魏阳军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蓝延煜持剑立于城头,冷眼看着败退的敌军,身上溅满了血迹,如同从地狱归来的杀神。

败退回营的将士,人人带伤,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中军大帐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赵玄清和李仲庸跪在地上请罪,甲胄破碎,浑身是血。赵甲、钱乙也面色阴沉。

其他将领更是垂头丧气,脸上写满了愤怒、挫败和难以置信。

“又败了…还是败了…”

“那蓝延煜难道真是铁打的不成?!”

“伤亡…太惨重了…”

压抑的抱怨和痛苦的喘息在帐中弥漫。

武阳坐在主位上,久久无言。

他看着舆图上那座如同天堑般的舒城,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揉了揉发痛的眉心,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沙哑。

“此战之艰难…实乃我武阳从军以来,所未遇…蓝延煜,名不虚传。”

众将闻言,更是心头沉重。

连战连捷、仿佛无所不能的大帅都发出如此感慨,可见局势之恶劣。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带着最后一丝期望,投向了那位一直沉默摇扇的老者——诸葛长明。

此刻,他是全军最后的希望。

大家都盼望着,这位算无遗策的军师,能再次想出神鬼莫测的妙计,破解这该死的僵局,拿下这该死的舒城。

在众人灼灼的、期盼的目光注视下,诸葛长明缓缓抬起头。

他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眼神中充满了凝重和深深的思虑。

他手中的羽扇早已停止摇动,沉默了许久许久,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叹息。

“唉……”

这声叹息,如同千斤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诸葛长明缓缓摇头,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罕见的无奈。

“蓝延煜…用兵如铁壁,心思缜密,防备之周全,近乎…完美。东门之佯攻,南门之潜伏…皆在其预料防范之中。老夫…老夫一时之间,亦…无良策可破此局。”

此言一出,帐内最后一丝希望的光芒,骤然熄灭!

连诸葛先生都无计可施了?!

绝望的气息,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大帐。

诸葛长明看着武阳,缓缓建议道。

“为今之计…唯有暂缓攻势,令大军稍作休整,恢复士气。同时,需得更耐心地寻找战机,或…等待其自露破绽。强攻…徒损兵力耳。”

武阳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恢复了统帅的冷静,尽管那冷静之下是巨大的压力。

他深知,诸葛长明所言是此刻最理智的选择。

“传令全军…”

武阳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清晰,

“即日起,暂停一切进攻行动!各营固守营盘,加强戒备,救治伤员,休整士卒!没有我的帅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战!”

“诺…”

诸将有气无力地应道,脸上写满了不甘与失落,陆续退出了大帐。

帐内,只剩下武阳和诸葛长明。

残烛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如同此刻晦暗不明的前景。

舒城,如同一座巨大的、冰冷的阴影,沉重地压在他们的心头。

一个月之期,如同悬顶利剑,时间,正在一点点流逝。

喜欢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