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哥,这些破烂玩意儿真的值钱吗?”张二棍不太理解。
“现在不值钱,但是说不定以后会值钱。”李建国笑着说。
“那万一不值钱呢?”
“那就当收藏了,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其实李建国心里很清楚,这些东西将来都会是无价之宝。他现在做的,就是提前布局,等时机成熟了再出手。
收购生意越做越大,李建国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不过,他始终保持着低调,除了必要的开支,其他钱都存了起来。
这天晚上,他正在整理收购来的古董,苏晓梅走了过来。
“这些东西你打算怎么处理?”
“先放着,等以后再说。”李建国小心地把一个青花瓷碗放进箱子里。
“你是不是知道什么?”苏晓梅很了解丈夫的性格。
“就是觉得这些老东西有历史价值,扔了可惜。”李建国没有细说。
苏晓梅点了点头,她相信丈夫的判断。这些年来,李建国的眼光从来没有错过。
正当李建国的收购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机会来了。
这天上午,李建国正在家里整理货物,门外传来汽车的声音。他走出去一看,是县里的那位王科长。
“王科长,您怎么来了?”李建国迎了上去。
“建国,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王科长笑着说。
“什么好消息?”
“县里的中药厂恢复生产了,需要大量的中草药。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李建国眼前一亮。中草药的需求量大,而且山区里到处都是,这确实是个好机会。
“需要什么样的中草药?”
“种类很多,我这里有个清单。”王科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纸。
李建国接过来仔细看了看,上面列着几十种中草药的名称和收购价格。金银花、板蓝根、当归、党参等常见的药材都在其中。
“这个价格怎么样?”
“还算公道,比市场价稍微高一点。”李建国算了算,利润空间确实不小。
“那我们就这么定了。你负责收购,我负责联系销路。”王科长伸出手。
两人握手成交。
送走王科长后,李建国立即开始准备。首先是要找人手,采药需要很多人,而且要懂行的。
“各位乡亲,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李建国在村里的大喇叭里说话。
很快,村民们都聚集到了村委会的院子里。
“县里的中药厂要收购中草药,价格不错。我打算组织大家一起上山采药,有意愿的可以报名。”
村民们一听,都来了精神。采药比种地赚钱多了,而且山上的草药到处都是,不用成本。
“建国,你说的是真的?”王大爷问道。
“当然是真的,我已经和县里签了合同。”李建国拿出合同给大家看。
“那怎么分配呢?”有人问。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采得多的拿得多,采得少的拿得少。”李建国说。
“可是我们不认识那些草药怎么办?”
“这个不用担心,我会请老中医来给大家培训。”
就这样,李建国的采药队伍很快就组建起来了。全村有劳动能力的人几乎都报了名,连一些妇女和老人也要参加。
为了确保采到的药材质量过关,李建国专门请来了镇上的老中医李大夫,给大家做培训。
“金银花要在花蕾期采摘,这时候药效最好。”李大夫拿着实物给大家讲解。
“板蓝根要挖根部,叶子药效不行。”
“当归要选择肥大的根部,太细的不要。”
经过三天的培训,大家基本掌握了常见草药的识别和采摘方法。
第一天上山,李建国把大家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有一个熟悉山路的人带队。
“记住,安全第一,药材第二。”李建国反复强调。
山区的中草药确实丰富,大家很快就采到了不少。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凭什么他们组采得多,我们组采得少?”有人开始抱怨。
“就是,应该平均分配才对。”
李建国听到这些话,心里有些无奈。人多了,就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说过了,按劳分配。采得多的自然拿得多,这是公平的。”他耐心地解释。
“可是他们组占了好地方,我们组只能去远的地方。”
“那明天换个方向,轮流来。”
好不容易平息了分配的争议,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这天下午,采药队伍回来时少了一个人。
“张老三呢?”李建国点名时发现缺人。
“他在山上摔了一跤,腿受伤了。”队员们七嘴八舌地说。
“严重吗?”
“看起来不轻,走不了路。”
李建国立即组织人手上山救人。找到张老三时,他正坐在一块石头上,脸色煞白。
“怎么样?”李建国蹲下来查看伤势。
“脚踝可能扭伤了,疼得不行。”张老三咬着牙说。
“快,背他下山。”
把张老三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医生检查后说是轻微骨折,需要休养一个月。
“建国,这医药费…”张老三有些为难。
“你别担心,医药费我出。”李建国毫不犹豫地说。
“这怎么好意思。”
“都是一个村的,应该的。”
处理完张老三的事情,李建国又发现了新问题。有些人为了多拿钱,开始以次充好。
“这些金银花怎么回事?”李建国拿着一把枯黄的花蕾问道。
“山上就是这样的。”收购者理直气壮地说。
“胡说,这明显是过期的。”李建国有些生气。
“你凭什么说是过期的?”
“李大夫说过,金银花要在花蕾期采摘,你这些都开花了,药效大打折扣。”
“那我不知道啊。”
“不知道?培训的时候你在哪里?”
经过一番争执,李建国决定建立质量检查制度。每批药材都要经过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收。
“各位乡亲,我再强调一遍,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如果因为质量问题被退货,损失的不仅是钱,还有我们的信誉。”
在李建国的严格管理下,采药队伍逐渐走上了正轨。药材的质量稳定了,产量也在增加。
一个月后,第一批药材交货了。中药厂的人验收后很满意,当场就结了账。
“建国,你这批货质量不错,下次还找你。”厂里的采购员说。
喜欢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