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的广袤土地上,佛法之光愈发璀璨,随着《瑞祥宝经》的传播以及《华严经》翻译工作的推进,佛教在大唐的影响力日益深远。李承乾深知佛教对于教化民众、稳固国本的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弘扬佛教,让更多人沐浴在佛法的光辉之下,他决定在两京(长安与洛阳)周边选址兴建大云寺。
这一日,阳光明媚,李承乾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皇冠,端坐在洛阳皇宫的太极殿上。殿内庄严肃穆,大臣们分列两旁,神色恭敬。李承乾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高声说道:“朕意已决,为弘扬佛法,泽被苍生,朕欲在两京周边兴建大云寺。此乃利国利民之大事,诸位爱卿可有何见解?”
话音刚落,礼部尚书王肃出列,躬身行礼道:“陛下此举,实乃圣明。大云寺若能建成,必能广聚信众,弘扬佛法,使我大唐子民更加向善,国家愈发昌盛。”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称赞陛下的英明决策。李承乾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说道:“此事关乎重大,需谨慎行事。朕听闻天竺高僧菩提流支不仅佛法高深,且颇具见识,朕决定命他监督大云寺工程的选址、筹备建材以及招募工匠等事宜。”
随后,李承乾命人宣菩提流支进宫。不多时,菩提流支身着绛红色袈裟,迈着沉稳的步伐进入殿内。他双手合十,向李承乾躬身行礼:“陛下召见贫僧,不知有何吩咐?”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高僧请起。朕欲在两京周边兴建大云寺,弘扬佛法,造福百姓。听闻高僧智慧过人,朕特命你负责监督大云寺的选址、建材筹备与工匠招募等事务,高僧意下如何?”
菩提流支心中一凛,深感责任重大,但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再次行礼道:“陛下如此信任贫僧,贫僧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李承乾满意地说道:“有高僧负责,朕便放心了。所需费用,朕自会让户部拨发,若有其他需求,高僧尽管开口。”
菩提流支谢恩后,即刻投身到大云寺的筹备工作中。他首先与慧明大师、智远法师等一众高僧商议选址之事。他们穿梭于长安与洛阳周边的山川之间,仔细勘察地形。
一日,他们来到洛阳城外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此处背靠青山,面前是一马平川的沃野,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菩提流支站在高岗之上,极目远眺,只见山峦起伏,郁郁葱葱,仿佛是天然的屏障。
慧明大师赞叹道:“此处山清水秀,灵气汇聚,实乃建寺的绝佳之地。”
菩提流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而且此地交通便利,便于信众往来。只是还需考量地势是否平整,能否容纳大云寺的规模。”
于是,他们又沿着河流与山间仔细考察。菩提流支时而蹲下身子,观察土壤的质地;时而与当地的村民交谈,了解此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传说。
经过几日的考察,菩提流支最终选定了几处地址,回宫向李承乾禀报。
“陛下,贫僧已在两京周边选定了几处适宜建寺之地,分别是长安城郊的白鹿原畔、洛阳城外的龙门山侧以及嵩山脚下。这几处地方或地势开阔,或风景清幽,且都交通便利,利于信众前来朝拜。”菩提流支一边说着,一边展开地图,向李承乾详细介绍各处的优势。
李承乾俯身看着地图,仔细聆听,思索片刻后说道:“高僧所选之地皆甚为合适。就依高僧之意,在这几处同时动工兴建大云寺。”
得到李承乾的认可后,菩提流支立刻着手筹备建材。他与工部官员一同制定建材清单,从巨大的石料到精美的木材,从琉璃瓦到青铜钟,每一项都精心规划。
“这大云寺乃弘扬佛法之圣地,建材务必选用上乘之物。石料要质地坚硬,木材要纹理细密,琉璃瓦要色彩鲜艳且经久不褪色。”菩提流支对工部官员严肃地说道。
工部官员点头称是:“高僧放心,下官定会严格把关,确保建材品质。”
为了寻找优质的木材,菩提流支亲自带领工匠们深入深山。在茂密的森林中,他们仔细挑选着高大笔直的树木。菩提流支抚摸着粗壮的树干,眼中透着专业与专注:“此树材质上乘,纹理通直,且木质坚韧,正适合用作大云寺的梁柱。”
与此同时,招募工匠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菩提流支在两京张贴告示,广纳天下能工巧匠。告示一出,各地的工匠们纷纷响应,他们怀揣着对佛法的崇敬以及对建造大云寺的热忱,从四面八方赶来。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匠,带着自己的儿子一同前来报名。他对菩提流支说道:“高僧,我祖孙三代皆是工匠,建造寺庙无数。听闻要兴建大云寺,我父子二人特来效力,愿为弘扬佛法贡献一份力量。”
菩提流支双手合十,感激地说道:“多谢老师傅,大云寺能有您这样经验丰富的工匠加入,实乃幸事。”
随着工匠们的陆续汇聚,大云寺的筹建工作全面展开。百姓们听闻要兴建大云寺,也纷纷踊跃参与。有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工匠们运送建材;有的捐出自己的积蓄,助力寺庙的建设。
在洛阳城外的一处村庄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商议。一位老者站起身来,说道:“兴建大云寺是造福子孙的好事,我们虽不能像工匠们那样出力,但可以帮忙运送石料、木材。大家说是不是?”
村民们纷纷点头,齐声说道:“对,我们愿意出力!”
于是,每天都能看到村民们推着小车,扛着扁担,将一块块石料、一根根木材运往大云寺的建设工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对大云寺建成的期待,希望这座寺庙能为他们带来福祉,保佑一方平安。
在长安,一位富商听闻大云寺的建设后,主动找到菩提流支,慷慨解囊:“高僧,我愿捐出万两白银,助力大云寺的兴建。愿佛法庇佑我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菩提流支感激地说道:“施主如此善心,必能得到佛法护佑。大云寺建成后,施主的善举也将被铭记。”
大云寺的建设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匠们忙碌地切割石料、搭建框架,村民们来来往往运送建材,信众们在一旁虔诚地祈福。菩提流支穿梭于工地之间,他身着袈裟,神色庄重,时而指导工匠们的工作,时而安抚前来帮忙的百姓。
“师傅,这佛像的雕刻需更加精细,要展现出佛法的慈悲与庄严。”菩提流支对一位正在雕刻佛像的工匠说道。
工匠恭敬地回应:“高僧放心,小人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望着眼前忙碌而有序的场景,菩提流支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座大云寺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大唐百姓对佛法的信仰与期待的寄托。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精心监督,让大云寺早日建成,为大唐的佛法弘扬增添光辉,让百姓们的祈愿得以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云寺的轮廓逐渐在两京周边显现。高大的山门、宏伟的大雄宝殿、错落有致的配殿与僧房,一点点从图纸变为现实。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梁柱,都凝聚着众人的心血与汗水。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云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即将上梁。这是整个工程中的重要时刻,菩提流支与一众高僧、工匠、百姓齐聚工地。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粗壮的大梁缓缓吊起,在众人的齐声呐喊中,大梁稳稳地落在了预定位置。顿时,鞭炮齐鸣,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跪地祈福。
菩提流支站在高台之上,望着即将成型的大雄宝殿,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愿大云寺早日建成,佛法广传,庇佑大唐繁荣昌盛,百姓幸福安康。”
而此时,李承乾也在关注着大云寺的建设进度。当他得知大雄宝殿顺利上梁的消息后,心中大喜,对身边的大臣说道:“大云寺的兴建,乃我大唐之幸事。待其建成,朕定要亲往祈福,为天下苍生祈愿。”
大云寺在众人的期盼与努力下,正一步步走向落成,它将成为大唐佛教发展的新地标,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与希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出佛法的光芒。
《大唐储君》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唐储君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