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漫游五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0集:忘川河的新绿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忘川新叶

忘川河的水流了千万年,始终是墨色的。不是纯粹的黑,是掺了灰的浊,像被揉皱的旧宣纸,连风都带着洗不掉的沉郁。孟婆坐在渡口的青石上,汤锅里腾起的白雾也是灰的,绕着她银白的发丝转,像无数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叹息。

她今天换了个姿势,膝盖上摊着本线装书。书页泛黄发脆,边角卷得像被水泡过的荷叶,上面用朱砂写满了名字,笔尖划过的地方还留着淡淡的红痕。这是她记名字的法子,有些魂魄走得急,来不及喝汤就往轮回路上撞,她就得把名字记下来,等下次他们漂到渡口时,多舀半勺汤。

“哗啦——”

河面突然翻起一串细碎的浪花,不是平日里那种死气沉沉的涌动,倒像是有活物在底下吐泡泡。孟婆抬眼时,正看见一片碧色从雾里钻出来,像谁不小心把春天揉碎了,撒进了这墨色的河。

是片荷叶。

叶边还卷着点嫩红,叶脉清晰得能数出纹路,水珠在上面滚来滚去,亮晶晶的,坠到河面时竟没沉下去,反倒弹了两下,化成了细碎的光。孟婆捏着汤勺的手顿了顿,她守这渡口太久,久到记不清上次见绿色是什么时候,只隐约有个模糊的影子,像是很多年前,有个穿绿裙的姑娘总爱往她汤锅里扔莲子。

“孟婆奶奶。”

三个魂魄顺着荷叶漂来,走在最前面的姑娘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布裙,怀里紧紧抱着个布包,布包上绣着朵半开的荷花,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股鲜活的劲儿。她身后跟着个穿青衫的书生,手里攥着支断了尖的毛笔,另一只手牵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小姑娘的布鞋上还沾着泥,像是刚从田埂上跑过来。

孟婆把书合上,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了敲。她认得这三个魂魄,或者说,认得他们名字旁的朱砂记。

穿布裙的姑娘叫雅玲,是人间药谷的弟子。三个月前,北境瘟疫蔓延,她背着药篓在雪山里找了七天七夜,最后从冰缝里拽出了株千年雪莲,自己却冻成了冰雕。孟婆记得她漂到渡口时,嘴唇冻得发紫,还在喃喃着“药熬好了吗”。

青衫书生叫肖飞,是凡间的史官。他的书房着了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他抱着记载边关战事的竹简不肯撒手,最后被房梁砸中时,手里还攥着片烧剩的竹片。孟婆给他舀汤时,他总盯着锅里的灰雾出神,说像极了火场里的烟。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叫灵溪,是山里的精怪,本体是株溪边的兰草。去年山洪暴发时,她用根须缠住了冲垮的石桥,硬生生撑到村民都转移了才松开,自己却被洪水卷走了。她来的时候浑身是泥,还咯咯地笑,说终于能看看忘川河是不是真的像老槐树说的那样,能映出前世的影子。

“今天的汤不一样。”孟婆揭开汤锅,白雾腾起时,三人都愣住了。

往日里灰扑扑的汤,今天竟泛着层淡淡的碧色,像揉进了碎荷叶,汤面上漂着几片嫩得能掐出水的叶子,凑近了闻,有股清清爽爽的香,不是药味,也不是草木香,倒像是雨后的青石板味。

“尝尝?”孟婆笑着舀了三碗,递过去时,汤碗里映出的影子让她自己都怔了怔——不是往常那种模糊的灰白,是亮堂堂的绿,像把整个忘川的墨色都滤干净了,只剩下纯粹的鲜活。

“用轮回树的新叶煮的,能安神。”她补充道,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柔和。

灵溪先接了过去,她踮着脚凑到碗边,小鼻子嗅了嗅,突然指着碗底惊呼:“孟婆奶奶,你看!”

碗底映出片溪水,水边长着株小小的兰草,有个穿绿裙的姑娘蹲在旁边,用手指轻轻拨着草叶上的露珠。那是灵溪的本体,是她还没修出人形时,每天晒着太阳打盹的样子。

肖飞的碗里是座书房,窗台上摆着盆快蔫了的兰草,他正趴在案前写字,竹简堆得比人还高,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影子。有只手从旁边伸过来,往他砚台里添了点清水,那只手的袖口绣着朵荷花——是雅玲,那时她总借着送药的由头,来给他送刚开的荷花。

雅玲的碗里却是片雪山,雪没到膝盖,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怀里的药篓晃悠着,里面露出朵雪莲的影子。远处有个模糊的身影在挥手,是她的师父,在她出发前塞给她的暖炉,此刻正放在她冻红的手心里。

“这汤……”肖飞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捏着毛笔的手紧了紧,断笔尖扎进掌心,却没像往常那样感到虚无的疼,反倒有种暖暖的感觉,顺着指尖往心里钻。

孟婆往锅里添了片新叶,白雾更浓了些,带着荷叶的清香漫开来。“轮回树三千年一落叶,三千年一抽枝。叶子落的时候,就把五界的记忆收进土里;抽枝的时候,就把该记住的,悄悄还给你们。”

她望着灵溪碗里那株兰草,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总往汤锅里扔莲子的绿裙姑娘。那姑娘是轮回树的守护者,叫摇光,笑起来眼睛弯得像月牙,说要让忘川也长出荷花来。后来魔族叛乱,摇光用自己的精元护住了轮回树的根,魂魄散在了忘川河里,从此渡口就多了片总也散不去的雾。

“哗啦——”

河面又起了浪,那片荷叶顺着水流漂过来,叶尖扫过船板时,溅起的水珠落在灵溪的布裙上,竟晕开朵小小的荷花。三个魂魄顺着荷叶漂过的地方望去,都愣住了。

原本墨色的河面,在荷叶经过后,竟透出了底下的石床。不是普通的石头,是密密麻麻的鹅卵石,每颗石头上都刻着名字,有的已经模糊了,有的还留着新鲜的刻痕。

灵溪指着其中一颗,声音发脆:“那是我!”

石头上刻着“灵溪”两个字,旁边还有行小字:“守石桥三日,护百八十人”。肖飞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下面写着“焚身护史,存三百年战事”。雅玲的石头旁刻着“寻雪莲七日,救北境万民”。

再往远处看,有颗被水冲刷得异常光滑的石头,上面刻着“摇光”,旁边的字已经快磨平了,隐约能看出“守轮回树,护五界根基”。

“原来我们都在这儿。”雅玲轻轻抚摸着布包上的荷花,布包里是她没来得及给肖飞的莲子,她本来想等瘟疫平息了,送给他种在书房的窗台上。

孟婆往他们碗里又添了点汤:“忘川河底,压着的从来不是魂魄,是五界的债。有人欠了情,有人欠了义,有人欠了命,都得在这儿慢慢还。可这债啊,还完了,就成了念想。”

她想起摇光消散前,把最后一片轮回树叶扔进她汤锅里,说:“孟婆,等新叶长出来,就把好念想还给他们吧,别总让他们带着苦走。”那时她没懂,只觉得这姑娘傻,魂魄过了忘川,就得干干净净,留着念想,不是徒增烦恼吗?

可现在看着灵溪指着自己的名字咯咯笑,看着肖飞用断毛笔在虚空中临摹石头上的字,看着雅玲把布包里的莲子撒进河里,看着那些莲子落水后竟发出了小小的绿芽,孟婆忽然懂了。

忘川不是终点,是个歇脚的地方。那些付出过的,守护过的,不是为了被忘记,是为了被记得。

“快看轮回树!”灵溪突然指向远处。

渡口尽头的迷雾里,立着棵说不清年岁的古树,树干粗得要几十个人才能合抱,枝丫歪歪扭扭地伸向天空,像无数双托举着的手。千万年来,这树始终是灰黑色的,叶子落了又落,从没人见过它抽新枝。

可此刻,最粗的那根枝丫上,竟冒出了点嫩绿色。不是叶子,是小小的枝芽,芽尖上挂着的东西让三人屏住了呼吸——那是五界的微缩景象。

有凡间的城池,炊烟袅袅;有仙界的云海,仙鹤齐飞;有魔界的火山,岩浆翻滚;有妖界的森林,百兽欢腾;还有灵界的清泉,映着漫天星辰。这些景象在枝丫上轻轻晃动,像串被风吹动的风铃。

肖飞看着那串微缩景象,突然想起自己在火场里护住的竹简。那时他以为自己守的是历史,现在才明白,他守的是那些在历史里闪闪发光的人——是戍边的将士,是救民的医者,是像灵溪这样默默付出的精怪。

雅玲望着凡间城池的景象,想起了雪山里的那株雪莲。她以为自己找的是药,其实找的是生的希望,是那些等着她救命的百姓眼里的光。

灵溪盯着妖界森林的景象,咯咯地笑了起来。她以为自己撑住的是石桥,其实撑住的是家,是那些她从小看到大的村民脸上的笑容。

孟婆把最后一碗汤递过去,汤碗里的绿色更浓了,映出的不再是他们各自的过往,而是一片共同的未来。

“喝了汤,就往前走吧。”她的声音很轻,像风吹过荷叶,“记住,轮回不是结束,是带着念想重新开始。下次再到这渡口,奶奶给你们煮新的荷叶汤。”

灵溪第一个喝完,把空碗递回去时,手里多了片小小的荷叶,和河面上漂着的那片一模一样。“孟婆奶奶,我会回来给你带新的莲子!”

肖飞喝完汤,断了尖的毛笔突然变得完整了,笔杆上刻着行小字:“史在魂在”。他对着孟婆深深作揖,转身时,袖口沾到的汤渍竟化成了朵荷花。

雅玲喝得最慢,汤滑过喉咙时,像有股清泉流进心里。她摸了摸怀里的布包,里面的莲子已经不见了,却闻到了淡淡的荷香。她知道,那些莲子已经种进了忘川河底,总有一天,这里会开满荷花。

三个魂魄顺着轮回路走去,身影渐渐消失在迷雾里。河面上的荷叶还在漂着,经过的地方,墨色的河水渐渐变清,露出更多刻着名字的鹅卵石,每个名字旁边,都刻着一段温暖的故事。

孟婆重新坐回青石上,翻开那本线装书,在“雅玲”“肖飞”“灵溪”的名字旁,各画了片小小的荷叶。汤锅里的新叶还在翻滚,散发出的清香漫过整个渡口,连风都变得温柔起来。

她望着轮回树抽出的新枝,笑了。原来摇光说得对,守护从来不是结束,是带着所有温暖的记忆,继续走向下一段旅程。

忘川河的水流了千万年,终于在今天,有了点春天的颜色。

喜欢漫游五界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漫游五界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