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国风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穆登场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正月初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时值年初,漕运之力略显疲态,对于即将征伐西蜀所需的浩大军资,尤为棘手。郭荣深知此中利害,一番细察之下,方揭开了漕运积弊之面纱——自后晋、后汉以来,漕运之中竟无“斗耗”之例,致使那些肩负运粮重任的官吏,常因路途损耗,粮食短斤少两,而蒙受不白之冤,乃至身陷囹圄,命悬一线。如此一来,谁人还愿倾心于这吃力不讨好的运粮之差?

鉴于此,郭荣便颁布诏令:自今而后,每斛粮食,皆许损耗一斗,以恤辛劳,以安人心。此举一出,官吏们得以宽心,运粮之事,自也多了几分热忱与干劲。

而就在同一天!

金祥殿内!

自杨骏一番雷厉风行,整顿了殿前司禁军之后,一般很少出现在郭荣面前,此番来到殿内,着实有些不太适应!郭荣看着他浅笑一声道:“骏哥儿,你觉得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

杨骏听到这话后,不免有些茫然,上次他听到这句话时,还是在春节晚会上呢!今日,郭荣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臣才疏学浅,实难揣测圣意,还望陛下不吝赐教。”

郭荣轻轻一挥衣袖,殿内侍从们便心领神会,悄然退散,直至厚重的宫门缓缓合上,隔绝了一切外界的纷扰。他随即以手势示意杨骏,请他在对面的席位上落座。待杨骏安然坐定,郭荣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缓缓言道:“世人皆视朕为九五之尊,坐拥四海,享尽荣华。然则,在朕的心中,世间至苦之事,莫过于人活着,钱花没了。骏哥儿,对此你有何见解?”

杨骏闻言,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失笑——陛下这话看似直白,实则戳中了眼下最棘手的症结:征伐西蜀,粮要运、甲要锻、兵要饷,哪一样离得开钱?他放下茶盏,躬身道:“陛下这话,可谓一针见血。寻常百姓家‘钱花没了’,不过是饥寒;可陛下‘钱花没了’,却是百万将士无粮可食、无甲可穿,是江山社稷的根基动摇。”

郭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你倒通透。昨日户部递来账册,去年高平之战后,国库结余仅剩十万贯。如今漕运虽改了斗耗,可运粮的车马、船夫的工钱,仍要国库出;军器监赶制明光铠、床子弩,每一件都是银钱堆出来的——再过两月便要出兵西蜀,朕这心里,实在没底。”

杨骏望着郭荣眉宇间的忧色,忽然想起初见时,这位帝王在高平战场上挥剑冲锋的模样,此刻却为“银钱”二字愁眉不展,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感慨。他沉吟片刻,道:“陛下,世人常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今陛下为此发愁,臣这里倒是有个建议,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郭荣面带微笑,毫不客气地开了口,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骏哥儿,此番特地唤你过来,实则是看重你脑中的奇思妙想,欲借你之智,为我解一解心头的疑惑。”

“陛下过誉了,臣下不过是拾人牙慧,旧瓶装新酒罢了。但既然陛下垂询,臣斗胆献上一策,那便是——灭佛。”

在金祥殿摇曳的烛火中,杨骏的“灭佛”二字如重锤击在金砖之上,激起郭荣眼中骤亮的锋芒。这位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为志的帝王,此刻正需以霹雳手段破局。他倾身向前,龙袍上的日月星辰纹在火光中流转:“如何个灭法?”

杨骏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悠然言道:“陛下,莫非您已淡忘了清丰那场轰轰烈烈的灭佛之举?”

“此事朕岂能轻易忘却?正因清丰毅然决然地推行灭佛,于旦夕之间,清丰之地便焕然一新,气象万千。然而,此事干系重大,时下正值伐蜀之关键时刻,朕心中不免忧虑重重……”

郭荣微微一顿,随即轻吐出一缕悠长的叹息,声音里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倘若这只是局限于一州一县的波澜,朕或许尚能泰然处之。然而,此番事态,却如巨石投湖,涟漪波及四海。历史之镜,照见前尘——魏太武帝挥剑向佛,背后有寇谦之暗潮涌动;唐武宗灭佛之火,亦被李德裕借以燎原,清除异己。朕心中所惧,正是在此……”

杨骏早知郭荣会有此问,从容答道:“臣请陛下效仿周武帝‘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再说了,有清丰前车之鉴,我们不能说循规蹈矩,但起码是摸着石头过河,不会出太大差错的!以臣之见,若是处理得到,此番灭佛,至少废寺三万所,可增税赋百万贯!”

杨骏早已料到郭荣会有此一问,故而神态自若地答道:“微臣斗胆,恳请陛下效仿古代周武帝之壮举:‘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再者,有了清丰之事作为前车之鉴,我朝虽不敢妄言墨守成规,但起码也是步步为营,谨慎行事,不致铸成大错。以微臣愚见,此番举措若处理得当,灭佛之行,少说也能废弃寺庙三万有余,为国家增添税赋百万贯之巨!”

废寺三万所,可增税赋百万贯!

郭荣听到这话后,顿时眼前一亮,此刻的他宛若资本家一般: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毫不畏惧。只要利润得当,他觉得有些风险是可以冒险一试的!

“皇帝轻咳两声,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许望向眼前的人道:“骏哥儿,朕以为你的想法颇为独到,既解决了兵员匮乏之困,又能充盈国库,确是一举两得之妙策。只可惜啊,如今你正忙于殿前司的兵马训练,分身乏术,难以兼顾此事。”

骏哥儿闻言,心中一动,拱手道:“陛下,微臣心中倒有一人选,此人昔日于清丰之地曾与微臣并肩作战,深知其中门道。若将此事托付于他,想必能得心应手,不负陛下厚望。”

喜欢十国风华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十国风华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