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侯府小丫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9章 汤婆子、护膝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府上除了林暄在翰林院,其余几位公子皆在书院。孙辈里,只有四姑娘和五姑娘还在府上。

侯府也不能在这样危急的关头派人贸然去将在书院读书的公子们接回来。

况且就算此刻出城,到时候能不能进得来京都城还说不定。

只是,若是皇宫来了进宫守灵的圣旨,这一屋子人。

老夫人环视的一圈。

侯府现在荣耀至极,一屋子女眷,除了未出阁的两个丫头,皆有诰命在身。

也就是说,除了沛姐儿和淑姐儿,其余众人到时候皆要入宫守灵。

她们要入宫七日。

“沛姐儿、淑姐儿。”老夫人看着在沈明珠身后站着的两个姑娘。

“你们跟着你们母亲也学了许久掌家之事,如今正好叫你们练练手。等圣旨下来,祖母同你母亲、叔母还有大嫂嫂皆要入宫,到时候,侯府上下便由你们姊妹商量着操持。”

林沛和林漪对视一眼,两人心中都有些忐忑。但还是上前两步福身应:“是。”

二人年岁其实也不小了,若不是碰到皇帝驾崩,最多明后年,也都要嫁做人妇。

林沛定的是一个四品官的嫡次子,那家虽没有爵位,但四品官才四十多,以后说不得还能往上升一升。

且那孩子已经考中举人,有家中托举,到时候再有侯府靠着,以后博个好前程自是能够。

林淑定下的是一伯府家的嫡幼子,虽有爵位,但轮不到个幼子去继承。

对林淑来说算是低嫁,但那伯夫人同沈明珠自小是手帕交,两人关系极好,早早便有结做亲家的打算。

虽是伯府,又是幼子,但那伯府十分有钱。

林淑小时候身子不好,沈明珠对她便没有太高要求,只盼着她一生顺遂。

因此,林淑性子上还没有林沛有主见,更遑论与林漪相比。

嫁个伯府幼子,正好不用执掌中馈。又有钱财,只需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是。且那婆婆是自己闺中密友,从小也是看着林淑长大,林淑嫁过去,婆媳之间便平和许多。

两门亲事都是沈明珠精挑细选。

她自嫁入侯府,便执掌中馈,日日不得歇。反而希望自己跟前长大的姑娘不要去争着做什么宗妇,以后日子能过的轻省些。

看出林沛和林淑心中的忐忑,沈明珠对二人道。

“你俩虽跟着我学了不少时日,但从未自己上手过。此回,就当考校你们往日学的东西。若真有拿不定或是处理不了的,便去问你们姨娘,她时常帮着我处理庶务,一切都能处理得当。”

两人闻言,皆松了口气,点了点头。

有张姨娘在,她俩便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张姨娘时常给沈明珠打下手,即便是叫张姨娘掌家,也是能的。

众人简单的用了午膳,晌午刚过,旨意便送到了侯府。

老夫人大衣裳里面穿上保暖的裘衣,舍去一应暖手炉等取暖的用具,顶着风雪,只身便要进宫。

林岁安忙献上自己的汤婆子,和一对儿护膝。

林岁安虽未进过宫,但也知道皇帝驾崩,命妇入宫守灵。到时候晨祭、午祭,期间长时间跪拜不说,举哀哭灵、献祭品等都要按照仪式规制来。

那真真是跪了又跪,哭了又哭。

这大冬天的,雪还下着,风好似也凌厉了起来。没个暖手御寒的工具,手真是会被冻僵。

那汤婆子内胆是锡的,不似铜质或是陶制厚重。也不似常见的圆形或是南瓜状不方便携带,而是做成了薄薄的扁壶状,外面套着一层素棉布。

护膝则是厚绒做的,先前林岁安趁着主家在正屋说事儿,便回绣房,叫影儿和梅香将做鞋子的厚绒找出来两张,再配上兔毛里子,命二人加快速度缝一对儿护膝出来。

也无需多好看,只需结实地缝在一起,再加上两条绑在腿上的带子就成。

只一点,要厚些,越厚越好。

影儿和梅香裁剪缝制,另外一个三等的丫鬟缝带子。

最后在护膝外面用素色的棉布罩住,避免跪久了将绒跪烂。

不到一个时辰,一对儿厚实简单的护膝便做好送到了林岁安手上。

“老夫人,这是奴婢托外头的工匠做的汤婆子。听说进了宫用不了手炉,那些个圆圆的汤婆子也不好带在身上。这个您可以放在袖子里,歇息时便拿来暖暖手,只需问着宫人要些热水即可。”

老夫人接过,此刻里面装着热水,拿着也不重,隔着一层布也不觉得十分烫手,温度刚刚好。

林岁安又将护膝递过去。

“这个是奴婢刚刚叫绣房赶制出来的,有些粗糙,但胜在厚实保暖。天这样冷,老夫人您膝盖本就不好,有了这个,便是跪的时间长些,膝盖也不会十分疼,且也能隔绝地上的寒气。”

那护膝足有近三指厚,老夫人拿着,心中一暖,又有些想笑。

这未免也太厚了些,像带着了,两个小蒲团在膝盖上。

若不是这样的场合,天家的内监又在外面等着,恐怕她真会笑出来。

“你有心了。”老夫人看着林岁安,轻声道。

“奴婢给您绑上吧。”林岁安又将老夫人手中的护膝拿过,蹲下身子,将护膝仔细地绑在老夫人膝间。

好在是冬日,裙摆放下,一点也看不出端倪。

“松鹤堂你多照应着,万不能生事。这几日闲暇,你们也歇歇。”老夫人慈蔼地道。

“奴婢们定恪守本分,守好松鹤堂。”林岁安福了福身,目送老夫人远去。

皇帝驾崩,节制享乐,肃穆守礼。

皇亲贵族服丧三年,期间不得宴饮、嫁娶、着华服、食荤腥,公开场合不得说笑喧哗。

百姓则要宽松许多,着素服、食素三月,一年内不得宴饮嫁娶即可。

京都城中没听闻什么动荡,原本大家以为要闹起来的宣王,在皇帝驾崩后竟然没有露面。

听说皇帝驾崩之前,宣王还在仙居阁饮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

皇帝驾崩后,还是内侍寻过去,将宣王抬进的皇宫。

在皇宫中醉了三日还不醒,等到大臣宣读了继位圣旨,荣王都在御书房处理政务,临朝当政了,宣王才幽幽转醒。

只是一切已经为时已晚。

宣王闹了起来,称有仙居阁的人在他喝的酒里下了迷药,不然依照他的酒量,断不可能醉这么久。

众大臣谁敢接话。

若是皇帝驾崩,宣王便出面争一争,兴许宣王党还要拼上一拼。

那时候拼一拼,是夺嫡之争。

现在继位圣旨已经宣读,荣王都自称朕了,一切尘埃落定,现在再拼,那叫造反。

造反和夺嫡可不一样,夺嫡输了大不了官丢了就丢了,自己死了就死了。

造反输了,那可是要搭上九族。

喜欢侯府小丫鬟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侯府小丫鬟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