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已到诸事就忙碌了起来。
王不二的媳妇肉肉背着娃麻利的收着枯黄的土豆秧子,摞成堆,捆扎之后挑到柴房里当柴火烧。
今年的她家没种麦子,全部都种的土豆。
家里土地虽然不多,但麦子灌浆的时候太忙。
那时候她还大着肚子,挑水浇地使不上劲,索性全部种上了土豆。
望着裂开的地陇,肉肉开心的笑了起来,她看到了缝隙里露出的土豆。
昔日草原姑娘在短短的一年时间成了汉家的娘子。
种地,沤肥,挖沟聚水,除草她都会能做的有模有样。
身后的孩子传来了哼唧声。
肉肉直起了腰,拍了拍手一屁股坐在田埂上。
先看孩子的屁屁,没有屎尿,肉肉宠溺地拍了拍,随后就撩起了衣衫。
“下雪了,你爹就会回来.....”
奶水充足,孩子吃的很欢快,发出贪婪的哼哧声。
肉肉心里开心,轻轻拍打着孩子的后背唱起了歌,歌声清脆,透着喜庆。
肉肉对现在的日子格外的满意。
虽然累,但没有人会从自己的手里抢吃的,也没有人掰开自己的嘴巴看牙齿然后把自己卖掉。
就连男人出门在外……
余家“女首领”也会派人来照看自己。
如今孩子有吃不完的奶水全靠余家给自己熬骨汤,肉肉都没见过这么好的首领!
刚开始回来那会儿是有人指指点点的。
可随着自己生了孩子,指指点点就不翼而飞了。
现在偶尔会有孩子盯着自己栗色的头发看,大人已经不会了。
肉肉知道,孩子看自己只是好奇,并未恶意。
肉肉喜欢长安城,这里的人说话嗓门虽然大,像是在吵架。
但他们其实不是在吵架,他们也不会来抢自己。
哪怕自己的男人不在家。
自己的男人不在家,庄子里的那些男人跟自己说话都站的远远的。
这不是什么害怕自己,嫌弃自己。
肉肉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了从未感受过的尊重。
“肉肉姐,肉肉姐……”
肉肉闻言猛地站起身。
在远处的田埂上,六斤正骑着驴子朝着这边走来,一边摆手一边吆喝!
“京城来信了,你家当家的给你送钱了!”
六两回来了,如同一个大功臣般坐在院子里享受着众人的恭维和询问。
从此刻起他也是见过世面的男人了。
“不是我吹,豆汁那是真的好喝……”
屋里后宅正在看信的茹慈闻言一愣。
她觉得六两没安好心,作为土生土长的长安人,他受得了那个味道
“不对,六两你说的不对,要我说浆水鱼鱼当属第一……”
吴秀忠是喝过豆汁的,他觉得六两在胡说八道,为了证明自己去过京城把不好喝的说成好喝。
“别吵了,令哥考试咋样”
茹让的话让众人一静,六两喝了一口茶,斜着眼扫了一眼期待的众人。
一张脸黢黑,可架势摆的足足的。
“今后请管令哥叫举人老爷!”
余员外长吐一口浊气,起身就往大慈恩寺跑,走出了门觉得不对劲,又折了回来。
这才八月,考完了
这六两是飞回来的
“别吵,别吵,要不你们来,告诉你们朝廷开了恩科为万岁爷祈福,四月就考了,令哥是真的考上了,第一名呢!”
“这事我敢胡说八道么”
院子里沸腾了,随后黄渠村也沸腾了。
举人老爷需要佃户吧,自己这样的就很合适。
有劲,家里男人多,土地还和余家挨着,碰上个什么活儿自己也能搭把手。
“我跟你们说,令哥这次厉害了,管整个京城呢……”
院子又安静了,六两开始讲京城奇闻。
他口才其实不好,但架子摆的足,学那说书人吊胃口。
这次回来的人其实不少,回来了一半。
如今的那一半人蹲在那里一边吃一边羡慕的看着六两。
没法子,谁叫六两的妹子会嫁人,这个风头该他出。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肖五爷大闹澡堂子……”
茹慈安静的读着厚厚的信。
她也明白六两这么早回来一是报平安,第二件事就是他带来的那一本书。
书不厚,却是如今大明最先进的火器制法。
夫君信里的意思走下一步。
把余家和茹家的铁匠集合起来,支持他们的研究,给予钱财的支持。
不知道为什么,茹慈从夫君的信里看到了恐慌。
肉肉捧着自己男人找人代笔写的信,上面的字一个不认识,她却视若珍宝。
翻来覆去也看不懂什么!
“忠哥,我男人写了啥!”
吴秀忠接过书信,他现在可不是文盲,这一年他每天学习三个字,如今已经可以看懂公文了。
“报平安!”
“哦,我男人他没死吧!”
吴秀忠一愣,赶紧道:“好好的呢,现在在令哥身边当亲卫学本事呢!”
肉肉把信按照折痕又叠了起来。
她有点不明白,这信上面密密麻麻的这么多黑线,到头来怎么就三个字。
很快,她就把把这些抛到了脑后。
没死,还活着,这就够了!
令哥是首领,这个长安里的人都是他的子民。
自己的男人给首领当亲卫,这是百夫长还是千夫长啊。
自己的男人果真厉害。
长安有了京城的消息,茹让也收到了余令的信。
他拿到的信页数很少,余令也没说别的,概括下来就是不遗余力的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三两眼看完了心,茹让喃喃道:
“祝你高中,平安归来!”
……
“哥,你这次一定高中进士.....”
京城的会试开始了,会试的场面比乡试大的多,人也多得多。
余令觉得全大明的举人都来了。
坐在考场里的余令想着早间所见的场景无奈的叹了口气。
有考生把进入考场的“浮票”丢了,被护卫拦下进不来考场,抱着包裹在那里大声地嚎哭。
惹人心疼。
“浮票”就是准考证。
“浮票”上面非常详细的记载着考生五官特征、身高、肤色等信息。
这是防止作弊的,丢了,就没法证明你是你自己。
哭死都进不去。
余令想不到都考了这么多次了怎么还会犯错。
这一丢就得等三年,这次还好点,是恩科,明年可以再考一次。
余令号子的对面是宋应星。
望着他,余令想到大前日的那次闲聊,没有什么虎躯一震,纳头就拜的场景。
唯有一句句简单的寒暄和初次见面的客气闲聊。
如今的宋应星有梦想。
他最大的梦想就是科举中第,当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他的曾祖父是宋景,官至吏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是阁臣。
宋应星的梦想就是成为祖上那样的人,入阁,成为阁臣。
这个梦想很现实,可若是天下读书人都这么想,那这个梦想就很崇高了。
至于火器这只是他的一个喜好。
他还喜欢研究音乐,研究天文,涉猎超级广泛。
在他面前,余令的底蕴单薄的可怜。
人家家里有私塾,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会试名落孙山后他就去了白鹿洞书院。
这个白鹿洞书院是唐朝时候就有的那个白鹿洞书院。
这个书院是朱熹倾注心血复兴的“求学圣地”。
在那里待过的老师有朱熹,陆九渊、王阳明、湛若水等,号称天下书院之首。
能进这里读书,光有钱可不行。
这么一对比,余令觉得纳头就拜的该是自己,他的这个起点是多少人一辈子都够不到的梦。
宋应星此刻也在看余令。
他没想到这个余令会这么自信,自己还在草稿纸上斟酌语气,他余令已经交卷了。
第一天就做完了,剩下的两日不是苦熬是什么。
他对余令没有什么看法,只觉得这人待人过于热情。
总是喜欢盯着人看,一边看一边摸着下巴嘿嘿的笑,那眼神给人的感觉像是认识自己。
走的时候还拿出一本书,非让人写个序,字数不限,有字就行。
他对余令知道的很少,只知道这人爱书,只觉得余令做的好多事都不合文人之间的礼法。
因为不够中庸。
京城读书圈子都在说余令为了借书看,读书人的面子都不要了。
翻墙也要进去把书借出来,这份求知的毅力让人心折。
在这一届读书人的圈子里有了书痴的雅号。
无数人看到过余令抱着书进入钱府,然后又抱着书出来。
因为这些,无数的读书人也知道钱翰林的雅号。
凉凉君。
凉凉指一种内在的沉静和从容。
君是雅称,也是高尚的品格,也代表着待人接物的仁慈,有君子之意。
这个号的意义是众人猜了无数种意义里的一种。
唯有这个解释是最让人信服的。
大前日和余令闲聊的时候众人问了是不是这样,余令愣了一下后点头了。
大家都羡慕了!
自从余令点头以后,钱家竟然主动的送来了一车的书给余令看。
这年头,自己给自己起个号跟别人给自己起的号是两回事。
一个号被世人所铭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比如,青莲居士,五柳先生,杜甫的少陵野老……
如今多了一个凉凉君!
宋应星捶了捶脑子,深吸一口气后决定不去看余令。
自己是来考试的,不是来胡思乱想的,得认真,不能再落第了。
余家小院里闷闷荡着秋千……
“大哥,你说我哥这次可以一举中第不
我哥说这次考试二千多人,他只需要比里面的十个人强就可以了是么”
秋千越荡越高,闷闷一边说一边看着门外。
眼睛一扫,闷闷就看到对面院子里有个人拿着一物事指着自己。
闷闷一愣,立刻就发现那是弓弩。
她一眼就认得出,因为自己有一把小号的!
对面院子的人没想到自己要杀的这个小娘子会把秋千荡这么高。
被发现之后果断的抬手,扣动机栝就射。
“笃”的一声,箭矢射在了枣树。
巨大的响声让方正化猛地抬起头,他大跳了起来,一把拽住闷闷那又荡起的秋千。
又是“笃”一声响,如没有方正化,止不住秋千荡起势头的闷闷会被洞穿!
“有刺客!”
王承恩大为惊恐,见闷闷无碍,咬着牙怒吼道:
“杀!”
方正化此刻已经顺着箭矢的方向冲了出去。
他不走大门,直接翻墙,屈身跳起,单臂抓墙,一使劲,人如枯叶一样就飘到了另一头。
举重若轻!
对面院子的人没想到会这么快来人,本来要走的他看了一眼弓弩后咬着牙朝着方正化冲了过来。
不是他不爱命,而是弩比他的命值钱。
方正化笑了,他觉得这宫外就是比宫里有意思,在宫里哪里能见到这样的场景。
呵声如雷,长刀应声而出。
“斩!”
长刀破长刀,去势不见,方正化的刀实在砍在对方的脖子上。
方正化利索地抽刀,随后就往屋里冲。
院子里,贼人捂着脖子,鲜血顺着刀砍出的裂痕发出“刺耳”的呲呲声。
一招,一招,一招见生死。
这人到死都不明白,姓余的哪来这么多钱雇这样的狠人!
喜欢哈哈哈,大明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哈哈哈,大明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