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四年五月,虎牢关下唐军营垒连绵十里,晨雾未散时,中军帐外已竖起七面帅旗,猩红的“李”字旗在风里猎猎作响。帐内烛火通明,秦王李世民按剑而立,案上摊着虎牢关地形图,徐茂公手持竹筹,正与诸将低声商议——三日前定下的破夏之策,今日便是收网之时。
“咚!咚!咚!”
五更三点的梆子声刚过,三声震天擂鼓突然划破营区寂静,紧接着,中军帐前的聚将鼓如惊雷般炸响,连擂三十六通。各营将士闻声而动,甲叶碰撞声、马蹄踏地声、兵器出鞘声交织在一起,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帐外已列满披甲将官,人人按剑挺枪,目光灼灼地望向帐门。
李世民撩袍走出帐外,玄色铠甲上的鎏金纹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他扫视众将,声音洪亮如钟:“夏军困守虎牢关月余,粮草将尽,军心涣散!今日便是我唐军破敌之时,生擒窦建德,平定山东,在此一战!”
众将齐声高呼:“愿随大帅杀敌!生擒窦建德!”
呼声落定,李世民取过令箭架上的鎏金令箭,目光首先落在前排两位将官身上——左首秦琼面如淡金,手持虎头湛金枪,右首程咬金络腮胡翘着,腰间横挎宣花斧,正是唐军里赫赫有名的“二爷”与“四爷”。
“秦琼、程咬金听令!”
二人同时出班,单膝跪地,抱拳沉声道:“末将在!”
“本帅给你二人一支令箭,率一支轻骑即刻赶赴东山口!”李世民将令箭掷下,秦琼伸手接住,只听秦王继续道,“东山口乃夏军退往洺州的必经之路,你二人需在辰时前抵达,依山布防,多设鹿角拒马,若见夏军溃兵逃窜,务必截杀阻拦,断其退路!记住,只许守,不许追,待中军主力破敌后,再与我等合围!”
“末将领命!”秦琼与程咬金齐声应下,起身接过令箭,转身大步出营,不多时便传来二人点兵的呼喝声,五千轻骑卷起漫天尘土,朝着东山口疾驰而去。
紧接着,李世民又取过第二支令箭,目光转向帐下一员年轻将官——正是去年随苏定方平定刘黑闼、如今已升为裨将的罗士信。罗士信年方二十,却已历经数十战,面如冠玉,手中一杆镔铁枪使得出神入化。
“罗士信听令!”
“末将在!”罗士信跨步出列,声如洪钟。
“命你与牛进达同领四千步骑,赶赴西山口!”李世民沉声道,“西山口虽非夏军主要退路,却可通往河北,窦建德若败,恐会走此路奔逃。你二人需互为犄角,严防死守,若遇夏军,先挫其锐气,再相机歼敌,不得放一人一马过关!”
话音刚落,帐后忽然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一员将领快步走入,身着明光铠,腰间悬着弯刀,正是刚从长安返回的牛进达。他此前受苏定方所托,护送其母与祖母前往长安安置,昨日才昼夜兼程赶回大营,此刻脸上虽有倦色,眼神却依旧锐利。
“大帅!末将牛进达,幸不辱命,已将苏将军家眷安全送抵长安,今日特来复命,请大帅赐令!”牛进达单膝跪地,声音铿锵。
李世民见他归来,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牛将军辛苦!既已归来,便即刻与罗士信同往西山口,你二人一文一武,定能守住此关!”
“末将领命!”牛进达与罗士信一同接令,转身离去,帐外很快响起二人整军的号角声。
随后,李世民取过第三支令箭,唤道:“王君可、柴绍听令!”
帐下两位将官应声出列——王君可面如重枣,手持青龙偃月刀,颇有当年关云长之风;柴绍乃大唐驸马,精通骑射,手中一杆丈八蛇矛使得精妙。二人单膝跪地,静候将令。
“命你二人各领三千步军,分别驻守虎牢关南、北两侧的山道!”李世民指着地形图上的两处标记,“窦建德若败,恐会分兵从两侧山道逃窜,你二人需多设烽燧,一旦发现夏军,即刻点燃烽火,同时出兵截杀,务必将其困在山道之中,待中军支援!”
“末将领命!”王君可与柴绍接令后,也迅速出营点兵。
紧接着,第四支令箭掷出,唤的是曲突通、曲突盖父子。曲突通乃隋末老将,归唐后屡立战功,其子曲突盖也继承父志,勇武过人。二人出列领命,李世民命他们率两千精锐,在唐营左侧的河谷设伏,防备夏军突袭中军后路,同时策应东西山口的守军。
四路人马分派完毕,李世民转身看向帐内剩余诸将——徐茂公手持羽扇,张公谨按剑而立,马三宝、刘洪基、段志玄、尹开山皆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最末位的尉迟敬德更是身披乌金铠,手持雌雄双鞭,虎目圆睁,只待厮杀。
“诸位将军!”李世民提高声音,“本帅自率中军主力,共计一万五千精锐,正面迎击夏军!徐茂公为军师,随我帐前谋划;张公谨督运粮草,保障军需;马三宝、刘洪基、段志玄、尹开山各领一千骑兵,分守中军四翼;尉迟敬德!”
“末将在!”尉迟敬德大步出列,声震帐内。
“命你为中军先锋,率两千玄甲骑,待我军列阵完毕后,率先冲击夏军大阵,挫其锐气!”李世民目光如炬,“今日一战,务必生擒窦建德,荡平夏军!若有退缩者,军法处置!若有立功者,本帅定奏请陛下,厚加封赏!”
“遵大帅令!”帐内诸将齐声应和,声音震得帐顶尘土簌簌落下。
分派完毕,李世民取下腰间佩剑,向前一挥:“众将听令!即刻出兵!鸣号!擂鼓!”
“呜——呜——呜——”
凄厉的集结号角声瞬间传遍四野,紧接着,中军帐前的战鼓再次擂响,这次却是冲锋的鼓点,密集如暴雨,激得人心头发热。各营兵马来回穿梭,轻骑奔袭,步军列阵,玄甲军的黑色洪流在晨光里铺开,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整个唐营如同一台精密的战阵,有条不紊地朝着虎牢关下的夏军大营推进。
此时,虎牢关另一侧的夏军营垒内,窦建德正坐在中军帐中,面前摆着一碗冷掉的粟米粥。连日来粮草短缺,将士们多有怨言,昨夜又有探马来报,说唐军似乎在调动兵马,他心中本就不安,此刻突然听到唐营方向传来震天的号角与战鼓声,顿时惊得站起身来,手中的粥碗“哐当”一声摔在地上。
“不好!唐军要进攻了!”窦建德脸色骤变,急忙喊道,“传我命令!即刻集结兵马!命范愿、高雅贤率军出营列阵,抵御唐军!快!”
帐外的亲兵不敢怠慢,立刻飞奔出去传令。可夏军将士早已人心涣散,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听到集结号声,慌慌张张地起身披甲,有的找不到兵器,有的寻不见战马,营区内一片混乱。
窦建德走出帐外,只见唐营方向尘烟滚滚,无数面唐军旗帜正朝着夏营推进,号角声、战鼓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如同惊雷般压过来。他身边的将领范愿脸色苍白,颤声道:“大王,唐军来势汹汹,怕是早有准备,我们……我们要不要先退往洺州,再图后计?”
窦建德握紧腰间的佩剑,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深知夏军此刻士气低落,硬拼唐军怕是难以取胜,可若此刻退走,又恐被唐军追击,陷入重围。正当他迟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尉迟敬德率领的玄甲先锋,已如一把尖刀般,冲破了夏军的前哨阵地,黑色的骑兵洪流,正朝着夏军大营疾驰而来!
“来不及退了!”窦建德咬牙道,“传令下去,全军列阵,与唐军决一死战!本王亲自督战,谁敢后退,立斩不赦!”
可此时的夏军,早已没了往日的锐气。面对唐军的猛攻,前阵的士兵很快便开始溃败,纷纷向后逃窜,冲乱了后阵的阵型。窦建德手持长枪,亲自率军上前督战,斩杀了几个逃兵,却依旧挡不住溃退的势头。
远处,李世民率领的中军主力已抵达战场,徐茂公在阵前指挥,马三宝、刘洪基等分率骑兵从两翼包抄,将夏军团团围住。东山口方向,秦琼与程咬金已截住了夏军的退路,罗士信与牛进达在西山口也击溃了试图逃窜的夏军小队,王君可、柴绍更是在南北山道生擒了夏军的两位偏将。
战至正午,夏军已全线溃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窦建德率领残部试图从东山口突围,却被秦琼率领的轻骑拦住。秦琼手持虎头湛金枪,一马当先,与窦建德战在一处。不到十个回合,窦建德便气力不支,被秦琼一枪挑落马下,程咬金上前一步,挥斧架住他的脖颈,大喝一声:“窦建德!还不束手就擒!”
窦建德挣扎着抬头,看着周围密密麻麻的唐军,又望向远处被生擒的夏军将领高雅贤,长叹一声,扔掉手中的长枪:“罢了!本王今日兵败,愿降!”
此时,尉迟敬德也率军生擒了夏军的另一位主将范愿,押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勒马立于阵前,看着被押过来的窦建德与范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窦建德,你割据山东数年,今日终被本帅擒获,可知罪否?”
窦建德垂头丧气,沉默不语。李世民当即下令:“将窦建德、范愿打入囚车,其余降兵降将,若愿归唐,既往不咎;若不愿归唐,便发放路费,让其返乡。”
命令传下,夏军降兵纷纷叩谢。此时,徐茂公走上前来,对李世民拱手道:“大帅,一战擒双王,平定夏军主力,山东之地已无大患!接下来,只需乘胜追击,收复洺州、魏州等地,便可彻底平定山东!”
李世民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山川,手中佩剑指向东方:“传令下去,大军休整一日,明日便向洺州进发!不破山东,誓不还师!”
“遵大帅令!”
众将齐声应和,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唐营的旗帜上,也洒在满载战利品的车队与押解囚车的队伍上。虎牢关下的这场大战,不仅生擒了窦建德,更奠定了大唐平定山东的基础,而属于苏定方的传奇,也将在这片刚刚平定的土地上,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喜欢苏定方演义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苏定方演义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