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的先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北平枪声(三)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这日大雪纷飞,

铅灰色的云层沉沉压在天际,北风像无数把小刀子,卷着雪沫子往人骨缝里钻。

几十架牛车在风雪里艰难挪动,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吱呀的呻吟。

车板上挤满了人,大家都使劲往厚衣服里缩着脖子,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哪怕只是从旁人身上借到一点点微薄的暖意,也好过独自承受这刺骨的严寒。

靠车头的后生把破棉袄敞开个缝,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单衣,却偏要梗着脖子跟旁边人说笑,冻得发紫的嘴唇哆嗦着,话里却满是不服输的劲儿,手还不忘往怀里揣了揣那半块冻硬的红薯。

他旁边的姑娘梳着两条乱糟糟的辫子,发梢结着冰碴,棉袄的前襟磨得发亮,却死死攥着个布包,时不时抬头望一眼前路,睫毛上的雪沫子簌簌往下掉。

几个小伙挤在一块儿,你往我这边靠靠,我往你那边挪挪,脚底下踩着对方的鞋也顾不上,其中一个的草鞋早磨穿了底,光脚踩在车板的冰碴上,却还伸腿踢了踢旁边的人,嘴里嘟囔着什么,惹得旁人笑骂着推他一把,笑声里带着冻出来的颤音。

还有个瘦高的后生背靠着车帮,眼睛半闭着,眉头却拧成个疙瘩,手指在冻裂的车板上无意识地划着,不知在盘算着什么,耳朵冻得通红,像挂了两个红辣椒。

最边上的姑娘把脸埋在同伴的肩膀上,头发乱糟糟粘在脸颊,露出的手腕上全是冻疮,却还强撑着没吭声,只有肩膀偶尔微微耸动,像是在忍着冻,又像是在憋着什么委屈。

这一车年轻的身影,在风雪里挤成一团,虽没了半分光鲜,眼里却都憋着股劲儿,像埋在雪底下的草籽,只盼着熬过这阵寒风,总能盼到点暖和日子。

就在这时,头车那个精壮的赶车汉子猛地勒住缰绳,冻得通红的脸上绽出点亮色,他扯着粗嗓子朝后吆喝:

“嘿!好了,东山屯——到了!都给我精神着点,下车喽!”

话音刚落,他手里的鞭子“啪”地甩了个响,惊得拉车的老牛哞了一声。汉子自己先跳下车,脚踩在雪地里陷下去半尺,却回身朝着车上扬了扬下巴,嗓门里带着股子驱散寒气的劲:

“别磨蹭!踩着我肩膀下来,都利索点!”

不过片刻,一百多个穿着破烂棉袄的男男女女便叽叽喳喳涌下车来,棉絮从衣缝里钻出来,沾着雪沫子贴在身上,一个个冻得缩肩拢背,脚刚沾地就忍不住跺着脚搓手,嘴里呼出的白气混着呵骂声、咳嗽声,倒让这屯口有了点活气。

“都动起来!别杵着像根桩子!”

赶车汉子叉着腰大吼,粗嗓门压过了风声,“排好队!一个个来,乱哄哄的像什么样子!”

正说着,赫黄旗已踏着雪走到屯口,军靴踩在积雪里咯吱作响。

他目光扫过这群面黄肌瘦、活像刚从泥里捞出来的年轻人,转头对身旁的儿子柱子道:

“别看他们现在蔫头耷脑,活像群讨饭的,三个月后你再看——个个都会练得筋骨结实,眼神里带劲,那才叫个样子。”

“爹,我信。”柱子瓮声瓮气应着,眼神里透着股憨直的笃定。

赫黄旗颔首,抬手往屯里指了指:“带他们去伙房,先让肚子里填点东西。”

柱子应声领着众人往屯子深处走,转过两个土坯墙,一股麦香突然飘了过来。有人抽了抽鼻子,不确定地问:

“是……白面的味儿?”

伙房门口摆着两口大铁锅,锅里的稀粥正咕嘟冒泡,旁边的木桌上堆着刚蒸好的白面馒头,热气裹着甜味往人鼻子里钻。

这群年轻人瞬间傻了眼,有个姑娘忍不住吞了口唾沫,喉结动得格外明显。

“愣着干啥?拿碗盛!”柱子嗓门洪亮,指了指旁边的粗瓷碗。

人群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活泛起来。

有人手忙脚乱去抓碗;有人捧着热粥先猛灌一口,烫得直吐舌头,却舍不得松口;更多人直勾勾盯着那白面馒头,拿起一个就往嘴里塞,囫囵嚼两下就往下咽,噎得脖子直伸,又赶紧舀粥顺下去,嘴角沾着馒头皮也顾不上擦。

有个瘦高的后生,手里攥着两个馒头,左一口右一口,腮帮子鼓得像塞了俩球,眼睛却还瞟着桌上的筐,生怕被人抢光;旁边的姑娘吃得急,粥洒在棉袄上也不管,眼泪却突然掉了下来——她记不清多久没吃过这样松软的白面了,上次还是小时候过年,娘偷偷藏了半个馒头给她。

柱子看着这群狼吞虎咽的年轻人,心里叹了口气。他爹说得对,这些人缺的不是筋骨,是口饱饭,这口吃的能让人挺直腰杆……

“慢着!都悠着点吃!”

柱子见众人抢得凶,忙大步跨到桌前,粗声喊道,“锅里还有,馒头管够,但不许猛灌猛塞——这饿久了的肚子,填太急要出人命的!”

可这话哪拦得住。一个矮个后生正把第三个馒头往嘴里塞,被柱子一把攥住手腕,他急得直瞪眼,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

“我……我不撑……再吃一个……”

另一个姑娘捧着碗,眼泪混着粥水往下淌,却还是一勺接一勺往嘴里送,仿佛慢一秒这热乎吃食就会飞了。

柱子没办法,只好让几个伙夫过来盯着,每人先只给两个馒头,粥也盛得浅浅的:“先垫垫,半个时辰后再添,谁要是撑坏了,往后可再没这白面吃!”

这话倒起了些作用。有人攥着没吃完的馒头,眼睛还直勾勾盯着筐子,手指在馒头上捏出深深的印子;有人把最后一口粥舔得干干净净,连碗边的米粒都用冻裂的手指刮下来塞进嘴里。

那个瘦高后生偷偷把半个馒头揣进怀里,被柱子瞥见,他嘿嘿一笑,露出两排大黄牙:

“留着……夜里饿了啃一口。”

柱子没说啥,只是转身让伙夫多蒸些馒头。他瞧着这群年轻人,想起爹说的话——三个月后他们会变样,但此刻,他们眼里对吃食的渴望,比什么都来得真切……

喜欢民国的先生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民国的先生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