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1章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杯酒释兵权:汴梁月照功臣路

一、龙袍加身的余温

建隆二年的秋夜,汴梁城的朱雀大街上飘着桂花酿的甜香。宋太祖赵匡胤坐在福宁殿的烛火下,指尖划过龙袍上的金线——这袍子穿了一年,却总让他想起陈桥驿的那个清晨,石守信举着黄绸跪在雪地里,身后的将士齐声高喊\"万岁\",霜花落在他们的甲胄上,像未干的血迹。

\"陛下,\"内侍王继恩捧着托盘进来,青瓷盏里的酒还冒着热气,\"石将军、高将军他们在殿外候着,说给您带了新酿的高粱酒。\"

赵匡胤\"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墙上的《五代更替图》上。从朱温到郭威,五十三年换了五个朝代,每个开国皇帝都曾是前朝的大将。他忽然想起上周去赵普府里,那老臣捧着《论语》说的话:\"天下之乱,皆因藩镇太重,君弱臣强。\"

石守信推门进来时,甲叶碰撞的脆响惊飞了梁上的夜蛾。这位开国大将的战袍上还沾着训练场的尘土,手里拎着个酒坛,粗声道:\"陛下,末将新得的好酒,您尝尝!\"

紧随其后的高怀德、王审琦等人也涌了进来,满殿的汗味混着酒气,让赵匡胤恍惚觉得又回到了军营。他亲手给众人斟酒,看着石守信一饮而尽,喉结滚动的模样,和当年在滁州城下分食烤羊时一模一样。

\"诸位兄弟,\"赵匡胤放下酒壶,烛火在他脸上投下阴影,\"还记得显德七年吗?咱们在清流关被李景达围困,是守信带着亲兵凿穿敌阵,怀德在乱箭里救了我的命。\"

高怀德拍着桌子大笑:\"陛下那时还说,将来得了天下,给末将封个万户侯!\"

笑声未落,赵匡胤忽然叹了口气:\"可这皇帝,不如当年做节度使快活啊。\"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嘴角流下,\"我昨晚又梦见柴荣了,他问我,为何要穿他的龙袍。\"

殿内的喧闹瞬间凝固。石守信捏着酒杯的手指泛白,他想起陈桥兵变时,自己亲手将黄绸披在赵匡胤身上,那时这位将军在他耳边低语:\"他日若负兄弟,天打雷劈。\"

二、酒里的锋芒

中秋家宴设在御花园的水榭里,满池的荷叶已经枯了,露出黝黑的莲茎在风里摇晃。赵匡胤让内侍撤了侍卫,只留他们几个结义兄弟,连王继恩都被打发去看守宫门。

\"来,饮了这杯!\"赵匡胤举起银杯,月光在酒液里碎成一片,\"当年在邺城,咱们偷了张府尹的酒,就在护城河边上喝,守信还掉水里了,是不是?\"

石守信干笑两声,把酒灌进喉咙。他今天特意穿了件便袍,却总觉得背后有目光盯着——早上进宫时,看见禁军换了新的统领,是太祖的亲弟弟赵光义的心腹。

酒过三巡,赵匡胤忽然让宫女都退下,水榭里只剩下男人的呼吸声。他给自己满上酒,指尖在杯沿打转:\"诸位可知,昨天夜里,有个军校在营里哭,说想回家种地。\"

王审琦刚要开口,被高怀德暗暗踩了脚。这位黑脸将军粗中有细,今早看见城防图换了,原本由他们几个掌管的城门,现在都插着\"殿前司\"的旗子。

\"陛下,\"石守信放下酒杯,膝盖微微前倾,\"若有人敢哗变,末将提他的头来见您!\"

\"兄弟这是说的哪里话。\"赵匡胤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老茧磨得石守信生疼,\"我不是信不过你们,是怕你们的部下啊。万一哪天他们也把黄绸披在你们身上,你们躲得掉吗?\"

这句话像块冰扔进滚油里,高怀德\"哐当\"一声撞翻了酒壶,酒液在青砖上漫开,像一滩深色的血。他想起后汉的郭威,就是被部下逼着\"黄袍加身\",那时的郭威,怕是和他们现在一样心惊。

\"陛下......\"王审琦的声音发颤,\"末将等愿解甲归田,只求陛下......\"

\"糊涂!\"赵匡胤打断他,却给每个人都斟满酒,\"我赵匡胤不是薄情寡义之人。你们跟着我出生入死,难道我还能让你们吃亏?\"他从袖中取出几份地契,推到众人面前,\"这是汴梁城郊的良田,还有洛阳的宅子,你们拿去。再给你们的儿子娶公主,女儿配皇子,咱们做亲家,岂不美哉?\"

石守信看着地契上的朱印,忽然想起十年前在太原城下,赵匡胤给他包扎伤口时说:\"等天下太平了,我带你回涿州老家,盖座大院子,种满桃树。\"那时的桃花,和今晚的月光一样亮。

三、甲胄里的寒意

重阳节那天,石守信带着全家去相国寺上香。刚到山门口,就看见高怀德的儿子骑着匹白马从里面出来,马鞍上镶着金边,比亲王的规制还阔气。

\"石伯父!\"那少年勒住马,手里把玩着块羊脂玉,\"我爹让我给您带句话,他在金明池买了艘画舫,请您去喝酒。\"

石守信摸着胡须笑了,眼角却瞥见街角的茶摊前,几个穿便服的人正盯着他们。那是殿前司的密探,自从上个月交出兵权后,这些人就没离开过他们的府邸。

画舫里飘着琵琶声,高怀德正和王审琦掷骰子,满桌的金银器皿晃得人眼晕。看见石守信进来,高怀德把个翡翠酒杯推给他:\"尝尝这个,交趾国进贡的,陛下赏的。\"

\"你们倒是快活。\"石守信坐下,接过酒杯却没喝。他昨夜收到老家的信,说朝廷把他的旧部都调去了岭南,家属却留在汴梁当\"人质\"。

王审琦扔出个六点,大笑道:\"不快活行吗?前天我儿子去国子监,博士亲自给斟茶呢!\"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说真的,昨天我去军营看了看,新统领把咱们的老规矩全改了,连晨练的时辰都变了。\"

琵琶声停了,弹琵琶的女子退了出去。高怀德往石守信身边凑了凑,酒气喷在他脸上:\"陛下给的田庄,我让人去查了,都是好地。只是......\"他指了指水面,\"这画舫再大,也装不下当年的弟兄们啊。\"

石守信望着池子里的倒影,忽然觉得那身卸下来的甲胄还在身上,冰冷地贴在皮肤上。他想起陈桥兵变时,那些跟着他喊\"万岁\"的士兵,现在有的去了蜀地,有的守着北疆,连封家书都寄不到。

\"听说了吗?\"王审琦捏着骰子的手在抖,\"慕容延钊在澶州病了,陛下派了太医去,却把他的兵权给了李处耘。\"

高怀德\"哼\"了一声:\"李处耘算什么东西?当年在滁州,还不是靠咱们给他解围!\"

石守信忽然起身,推开舱门。秋风带着水汽灌进来,吹得烛火直晃。\"别议论朝政了,\"他望着远处的宫墙,\"陛下也是为了咱们好。你看五代那些大将,有几个能善终的?\"

话虽如此,他却想起上个月陛下去南郊祭天,赏赐的功臣名单里,没有他们几个的名字。那些新提拔的将领,都曾是他们的部下,如今却在紫宸殿上侃侃而谈,而他们这些开国元勋,只能在画舫上喝着闷酒。

四、红墙下的棋局

大雪封城那天,赵匡胤在太清楼宴请群臣。石守信穿着紫袍玉带,站在文官队列里,看着新科进士们鱼贯而入,忽然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守信啊,\"赵匡胤在席间叫他,\"听说你在洛阳的宅子盖好了?开春我去看看。\"

\"臣谢陛下恩典。\"石守信躬身行礼,腰带上的金鱼袋撞在袍角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那宅子占了半条街,比亲王的府邸还大,是陛下亲自让人设计的,却总让他想起当年在军营住的帐篷,十个人挤在一起,倒比现在暖和。

散席时,赵普特意等在廊下。这位宰相的胡子都白了,握着石守信的手说:\"将军可知,昨天山南东道节度使派人送来的密信,说想效仿陈桥故事。\"

石守信的心猛地一跳:\"陛下怎么处置的?\"

\"陛下把他调去了静难军,\"赵普望着飘落的雪花,\"还赏了他三个美人。\"他忽然笑了,\"将军你看,这天下就像盘棋,陛下把棋子摆好了,谁也动不了。\"

石守信抬头看向太清楼的飞檐,雪落在琉璃瓦上,反射出冷光。他想起自己交出的虎符,现在正锁在枢密院的铁柜里,钥匙由陛下亲自掌管。那些曾经能调动十万大军的手指,现在只能在棋盘上移动木棋子。

开春后,石守信请了病假,在家中养着。高怀德和王审琦常来探望,三人就在花园里下棋,从不谈国事。这天正下到中盘,王审琦忽然指着棋盘说:\"你看这老将,身边都是自己人,反倒动弹不得。\"

石守信落下一子,将了对方的军:\"动弹不得,才不会被吃掉。\"

话音刚落,王继恩就来了,捧着个锦盒:\"陛下听说石将军病了,特意让老奴送来这个。\"打开一看,是副玉棋子,棋盘上刻着\"君臣相得\"四个字。

三人对着锦盒沉默了半晌,高怀德忽然笑道:\"陛下还记着咱们当年在军中学下棋的事呢。\"

那天晚上,石守信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陈桥驿。赵匡胤还是个校尉,正和他在帐外掰手腕,月光落在两人的胳膊上,都是结实的肌肉和伤疤。\"等我当了皇帝,\"赵匡胤喘着气说,\"就让你做兵马大元帅。\"

醒来时,窗纸已经发白。石守信摸了摸自己的胳膊,赘肉已经松垮,当年能拉开三石弓的手,现在连玉棋子都快捏不住了。他起身走到书房,看着墙上挂着的《平南唐图》,那上面有他攻破金陵城的标记,旁边题着赵匡胤的字:\"功高盖世\"。

五、杯酒之后

乾德元年的上元节,汴梁城放起了烟花。石守信站在自家的阁楼上,看着烟火在夜空中炸开,照亮了远处的宫墙。他的儿子刚娶了昭庆公主,女儿嫁给了赵光义的长子,府里的下人都说,石家比亲王还风光。

\"老爷,高将军派人送来请柬,说明天去他家打马球。\"管家捧着帖子进来,脸上堆着笑,\"听说陛下也要去呢。\"

石守信点点头,目光却落在街角的一队禁军身上。那些士兵正在巡逻,甲胄鲜亮,步伐整齐,他认出领头的是当年自己的亲兵,现在已是禁军都虞候了。那亲兵似乎也看见了他,抬头望了望阁楼,却没打招呼,转身继续往前走。

马球场上,赵匡胤的骑术还是那么好,一杆将球打进了球门。石守信和高怀德等人齐声喝彩,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休息时,赵匡胤递给石守信一瓶酒:\"尝尝这个,和当年在邺城偷的那个一个味。\"

酒液入喉,辛辣的滋味让石守信想起了很多年前的夜晚。那时他们蹲在护城河的草堆里,就着月光喝酒,赵匡胤说:\"等天下太平了,我要让老百姓都能吃饱饭,再也不用打仗。\"

\"陛下,\"石守信放下酒瓶,\"江南已经平定,蜀地也归顺了,天下真的太平了。\"

赵匡胤望着远处训练的禁军,忽然道:\"昨天我去看了新兵,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连弓都拉不开。\"他叹了口气,\"可我宁愿他们拉不开弓,也不想再看见血流成河。\"

石守信的心猛地一颤。他想起后唐的李从珂,被石敬瑭围困时,带着传国玉玺自焚而死;想起后汉的隐帝,杀了郭威的全家,最后被乱兵砍死在大街上。那些血淋淋的故事,都藏在\"五代\"这两个字里,像没愈合的伤口。

\"陛下做得对。\"石守信低声说。

打马球回来的路上,高怀德在马车上睡着了,呼噜声震得车板发响。石守信掀开帘子,看着街上的行人,有卖糖葫芦的小贩,有读书的秀才,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安稳的笑意。他忽然明白,那些被卸下的兵权,那些不能说的委屈,终究换来了这些笑容。

到家时,管家正等着禀报:\"老爷,朝廷又赏赐了两千亩良田,在陈州。\"

石守信\"嗯\"了一声,走进书房。月光透过窗棂,照在那副玉棋子上,\"君臣相得\"四个字在夜里发亮。他拿起一枚棋子,放在棋盘的\"帅\"位旁,忽然笑了——这盘棋,陛下终究是赢了,而他们这些\"棋子\",也落得了最好的结局。

尾声

开宝六年的秋天,石守信在洛阳的宅子里病逝。赵匡胤亲自去吊唁,看着灵堂里挂着的画像,那上面的石守信还是年轻时的模样,穿着甲胄,眼神锐利。

\"守信啊,\"赵匡胤对着画像说,\"你看这天下,已经五年没打仗了。\"他从袖中取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当年在滁州城下,石守信给他包扎伤口用的布条,上面还沾着褐色的血渍。

回去的路上,赵光义说:\"陛下,石将军的几个儿子都想入仕,要不要安排一下?\"

赵匡胤摇摇头,望着车窗外的田野:\"让他们去种地吧。做个富家翁,比做将军安稳。\"

车驾走过朱雀大街,百姓们正在庆祝丰收,孩子们追着车跑,手里举着用稻草扎的龙。赵匡胤掀起车帘,看着那些笑脸,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那个雪夜,石守信举着黄绸跪在他面前,眼里的光和今天的阳光一样亮。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后来被写进了史书。有人说宋太祖猜忌功臣,有人说他仁德宽厚。只有在某个落雪的夜晚,当赵光义翻看兄长留下的手札时,方才看到这样一句话:\"朕宁愿负虚名,也不愿见弟兄们血溅朝堂。\"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像极了陈桥驿那个清晨,只是这一次,没有甲胄碰撞的脆响,只有百姓熟睡的呼吸声,在汴梁城的月光里,轻轻起伏。

喜欢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