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梦录:从厕神到塾师
玉皇大帝张兴东是三界共主,却也有凡人般的梦境。这夜,他刚处理完西王母蟠桃宴的筹备事宜,回到通明殿后殿小憩,不多时便坠入梦乡。梦中云雾缭绕,竟还是那熟悉的天宫景致,只是脚下的云锦路比往日多了几分湿润,隐约飘来一缕若有若无的檀香——这香气他认得,是外公沈齐禄惯用的清心香。
张兴东心头一动,顺着香气往前走。行至凌霄殿西侧的“净尘司”,只见往日紧闭的朱红大门虚掩着,门楣上“天宫厕所总所”的鎏金牌匾在云雾中泛着微光。他记得这净尘司是天宫最特殊的司职之地,掌管三界厕所的洁净与轮回秽气的炼化,而所长正是外公沈齐禄。当年外公因在凡间一生勤俭,临终前还不忘清理乡邻共用的茅厕,天帝感念其德行,特召他上天任此职,一晃已是三百年。
“外公?”张兴东轻轻推门,只见殿内并非想象中秽气弥漫,反而铺着青石板,四角燃着避秽的龙涎香,正中央的案几后,沈齐禄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司厕官袍,正拿着一把玉梳梳理花白的胡须。他见张兴东进来,忙起身笑道:“兴东来了,快坐。刚炼化完东海龙王宫殿的秽气,正歇着呢。”
张兴东在案几旁的云凳上坐下,目光扫过案几上的物件——除了司厕官的印信,竟还放着一本泛黄的《千字文》,封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外公,您怎么还看这个?”他指着书卷问道。
沈齐禄拿起书卷,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页,眼中泛起暖意:“当年在凡间,我本是个穷秀才,可惜时运不济,没能开馆授课。如今在天宫当这个厕神,虽也清净,可总想着要是能教些孩子读书,才算没白识那些字。”他顿了顿,又笑道,“不过也就是想想,净尘司的差事虽不忙,却也走不开。”
张兴东看着外公眼中的向往,忽然想起前日太白金星上奏,说天宫近年添了不少仙童,却没有合适的先生教他们识文断字。那些仙童多是凡间有慧根的孩童成仙,或是仙兽化形,若不教他们礼仪典籍,日后难免失了规矩。当时他还想着从凡间选些大儒上天,可又担心凡人难以适应天宫的灵气,正犯愁呢。
“外公,”张兴东忽然开口,“天宫近来缺个私塾先生,教仙童们读书识字,您愿不愿意担这个职?”
沈齐禄闻言一怔,手中的书卷险些掉在案几上。他抬眼看向张兴东,声音有些发颤:“兴东,你说的是真的?我……我一个司厕官,哪能当先生啊?”
“您怎么不能?”张兴东往前凑了凑,“您在凡间本就饱读诗书,又有耐心,仙童们跟着您学,定然能学好。再说,这司厕官的差事,我再找个合适的人来当便是。您要是愿意,明日我就下旨,把您调到‘崇文阁’当私塾先生,享五品仙官的俸禄。”
沈齐禄的眼眶渐渐红了,他放下书卷,起身走到殿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南天门,喃喃道:“没想到我沈齐禄,这辈子还能圆了教书的梦。当年在凡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一间自己的私塾,教孩子们读‘人之初,性本善’,如今在天宫,倒先实现了。”他转过身,对着张兴东深深作揖:“多谢陛下成全!”
张兴东忙扶住他:“外公,您这是做什么?您是我的长辈,我帮您圆了心愿,也是应该的。”
正说着,忽然听到一阵清脆的脚步声,只见几个穿着粉色仙裙的仙童提着花篮跑了过来,见到沈齐禄,都停下脚步行礼:“沈所长好!”
沈齐禄笑着点点头,从袖中取出几颗用仙露凝成的糖,分给仙童们:“慢点跑,别摔着。”仙童们接过糖,甜甜地说了声“谢谢沈所长”,又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张兴东看着这一幕,心中更确定自己的决定没错。外公素来和善,仙童们都愿意亲近他,这样的人当先生,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日清晨,张兴东从梦中醒来,想起昨夜的梦,便立刻召来太白金星,吩咐道:“传朕旨意,净尘司司厕官沈齐禄,德行兼备,饱读诗书,特擢升为崇文阁私塾先生,掌管天宫仙童启蒙之事,享五品仙官俸禄,即日上任。”
太白金星有些惊讶:“陛下,沈大人毕竟是司厕官出身,直接擢升为私塾先生,会不会引起其他仙官的非议?”
张兴东摇摇头:“朕看重的是能力,不是出身。沈齐禄在凡间本是秀才,有教书育人的底子,又对仙童们和善,比那些自视甚高的仙官更适合当先生。至于非议,朕自有办法应对。”
果然,旨意下达后,不少仙官都私下议论,说一个管厕所的居然能当私塾先生,实在荒唐。尤其是文昌帝君,他掌管文运,觉得天宫的私塾先生理应从文人仙官中挑选,而非一个司厕官。他气冲冲地来到通明殿,向张兴东进言:“陛下,沈齐禄虽有德行,可终究是司厕官出身,让他教仙童,恐会误了仙童们的文运啊!”
张兴东早已料到文昌帝君会来,他平静地说:“文昌帝君,朕知道你担心什么。不如这样,三日后,朕在崇文阁设一场考核,让沈齐禄给仙童们上一课,你也来听听,看看他到底有没有资格当这个先生。”
文昌帝君见张兴东态度坚决,只好点头答应:“好,那臣就等三日后的考核。若是沈大人真有本事,臣自然无话可说;若是没本事,还请陛下收回旨意。”
三日后,崇文阁外挤满了看热闹的仙官,文昌帝君坐在最前排,面色严肃地看着阁内。沈齐禄穿着一身崭新的五品仙官袍,站在讲台上,面前坐着十几个仙童。这些仙童有的是人类成仙,有的是花鸟鱼虫化形,性子活泼,平日里连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都敢去捣乱,想让他们乖乖听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沈齐禄没有像其他先生那样一上来就讲《千字文》,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后,里面飞出几只用仙木雕刻的小鸟。小鸟在空中盘旋了一圈,竟开口唱起了《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仙童们顿时被吸引住了,眼睛瞪得圆圆的,一动不动地看着小鸟。沈齐禄笑着说:“孩子们,这些小鸟唱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你们要是学会了,也能让这些小鸟跟着你们唱。”
仙童们欢呼起来,纷纷坐直了身子。沈齐禄趁机讲解《三字经》的意思,他没有用晦涩的术语,而是结合仙童们熟悉的事物举例。比如讲到“苟不教,性乃迁”,他就说:“就像你们平时要是不学好规矩,总去摘王母娘娘的蟠桃,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调皮的小猴子,没人喜欢啦。”
仙童们听得哈哈大笑,同时也记住了这句话的意思。文昌帝君坐在台下,原本严肃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他发现沈齐禄讲的内容通俗易懂,又能调动仙童们的兴趣,比那些只会照本宣科的先生强多了。
一节课下来,仙童们不仅学会了《三字经》的前几句,还能跟着小鸟一起唱。沈齐禄又教他们写自己的名字,他没有用毛笔,而是用仙露在石板上写字,仙童们用手指跟着描摹,学得不亦乐乎。
课后,文昌帝君走到沈齐禄面前,拱手道:“沈大人,是老夫有眼不识泰山。您这教书的本事,比老夫手下的文仙还强,这私塾先生的位置,您当之无愧。”
沈齐禄连忙回礼:“文昌帝君过奖了,我只是想着怎么让孩子们学得开心罢了。”
消息传到张兴东耳中,他十分欣慰。自此,沈齐禄正式成为天宫的私塾先生。他教仙童们读书写字,也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从不打骂仙童,若是有仙童调皮,他就带着他们去净尘司,让他们看看炼化秽气的过程,告诉他们:“做人就像这净尘司,要时常清理自己的坏毛病,才能保持干净。”
仙童们都很喜欢这位和蔼的先生,常常在课后围着他问东问西。有个叫小桃的仙童,本是凡间的一棵桃树,化形后不识文字,总是很自卑。沈齐禄知道后,每天课后都单独教她,用桃花编成字卡,让她更容易记忆。久而久之,小桃不仅学会了读书写字,还能作诗了。
沈齐禄当私塾先生的消息,渐渐传到了凡间。他在凡间的故乡,有个叫沈家村的地方,村民们听说沈齐禄在天宫当了先生,都十分自豪。村里的私塾先生还把他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也能像沈齐禄一样,做个有用的人。
这日,张兴东又梦见了外公。梦中,沈齐禄正带着仙童们在崇文阁的院子里放风筝,风筝上写着“学而时习之”五个大字,在云端飞得很高。沈齐禄看到张兴东,笑着招手:“兴东,你看,孩子们放的风筝多高啊!”
张兴东走过去,看着那些欢快的仙童,又看看外公脸上满足的笑容,心中忽然明白:所谓的仙职高低,从来都不是由出身决定的,而是由一个人是否能做好自己的事,是否能给别人带来帮助决定的。外公从司厕官到私塾先生,看似是职位的提升,实则是他用自己的德行和能力,赢得了三界的认可。
梦醒后,张兴东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云海,心中感慨万千。他提笔写下“德行无界,能者居之”八个字,命人刻在崇文阁的门楣上,既是对外公的肯定,也是对三界仙官的告诫。
自此,天宫崇文阁的私塾先生沈齐禄,成了三界流传的一段佳话。仙童们在他的教导下,一个个知书达理,长大后有的成了掌管文运的仙官,有的成了守护凡间的神将,都为三界的安宁和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沈齐禄,也在教书育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仙生价值,直到千年后,他仍在崇文阁的讲台上,用温和的声音,讲述着那些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故事。
喜欢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