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章 办厂难题待攻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钥匙拧开的瞬间,丁义珍就知道这扇门背后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硬仗的起点。

天刚蒙蒙亮,他坐在办公室,桌上摊着昨夜散会前王大陆递来的会议纪要。

纸页边角有些卷,显然是被反复翻过。他没看标题,直接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几个镇长的原话:“办厂可以,但得知道往哪儿使劲。”

他把本子推到一边,拎起茶杯喝了一口冷茶,眉头都没皱一下。

刚放下杯子,王大陆就敲门进来,手里抱着一摞旧杂志,封面上印着“乡镇企业导报”“农村经济参考”之类的字眼。

“翻了一早上档案室,”王大陆把杂志堆在桌上,“八十年代的都翻出来了,有些内容现在看还挺有劲。”

丁义珍点点头:“先说问题。”

王大陆早有准备,掏出笔记本念:“第一,办什么厂?大家心里没底,怕搞出来没人要。第二,卖给谁?咱们县没大市场,往外送又没渠道。第三,钱从哪来?财政紧张,私人投资又不敢进。”

丁义珍听完,没接话,反而问:“你觉得最难的是哪个?”

“钱。”王大陆答得干脆,“人可以凑,技术可以学,但没启动资金,啥都是空谈。”

“不对。”丁义珍摇头,“最难的是‘卖给谁’。东西做出来,卖不出去,钱再多也砸手里。咱们不能闭门造车,得先搞清楚外面要什么。”

王大陆一愣,随即点头:“你是说,得先找销路,再定生产?”

“对。”丁义珍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笔写下三行字:

办什么?

卖给谁?

钱哪来?

“这三个问题,一个都不能跳。”他说,“现在咱们像在黑屋子里找开关,摸不准位置,但得先伸手。”

王大陆记下,又问:“那从哪儿开始?”

“两路走。”丁义珍坐回椅子,“你负责查全国类似地区是怎么干的,重点看浙南、苏北这些地方,他们离大城市近,物流方便,看看他们做啥、卖给谁、怎么活下来的。我去摸市场行情。”

说完他抓起手机,拨通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被接起,那边声音低沉:“小丁丁,大忙人呀,今天怎么有空打给你叔了?”

“甫叔,打扰了。”丁义珍语气利落,“想请教个事——现在走海运的小商品里,哪些品类最稳定、运输成本低、需求量大?”

甫光在那边笑了:“你这是要搞乡镇企业?”

“正有这想法,但还没影儿,先摸摸路。”

“听好了,”甫光声音沉下来,“塑料制品、小五金、日用包装这三类最稳。便宜、轻便、消耗快,全国都用得上。特别是小五金,螺丝钉、铰链、滑轨这些,大厂天天要,小厂也能接单。关键是——不愁卖。”

丁义珍飞快记下,又问:“要是从咱们这儿发,走哪条线最合适?”

“先走陆运到海港,装集装箱。”甫光说,“我给你个建议——别一开始就冲着出口去,先把周边城市的供应链接上。比如给省会的家具厂做配件,给超市供货,稳扎稳打。”

挂了电话,丁义珍把要点转述给王大陆。王大陆一边听一边翻手里的杂志,突然一拍桌子:“巧了!浙南枫林镇就是干小五金起家的,头三年就靠给温州家具厂供货活下来的!”

“那就对上了。”丁义珍点头,“看来方向没错。”

王大陆又翻出几页资料:“还有个苏北的李庄镇,搞食品初加工,把本地红薯做成粉条、淀粉,一半供应县城食堂,一半卖给外地调料厂。原料本地有,销路也稳。”

丁义珍盯着那几行字看了两秒:“这两个方向可以列为重点。小五金加工,食品初加工。再加上农资代销,比如化肥、农膜集中采购配送,也算轻资产启动。”

“那资金呢?”王大陆问,“就算方向定了,一个厂少说得几十万。”

“县里可以设个扶持基金。”丁义珍说,“不是白给,是借,三年内还。但前提是——必须有明确销路合同,或者大厂的供货意向书。”

“可基层干部不懂这些啊。”王大陆皱眉,“让他们去谈合同,比登天还难。”

“那就教。”丁义珍语气没半点犹豫,“不会谈,就派人去学。金科厂不是有销售部吗?抽人轮训。县里组织几场‘销路对接会’,请周边城市的采购商来聊聊需求。不能指望他们一步到位,但得让他们知道——办厂不是盖房子,是做生意。”

王大陆听完,低头在本子上写了一行字:“销路前置,合同驱动。”

丁义珍瞥了一眼,笑了:“总结得不错。”

正说着,县委办主任孙连城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文件:“丁书记,昨晚整理的材料,要不要发下去?”

丁义珍接过一看,是大家汇总的几类可行产业方向,附了简单说明和参考案例。

“发,但加个说明——这不是定案,是线索。每个镇回去研究,下周五开‘破题会’,谁有想法谁上台讲。”

“讲啥都行?”

“讲不清没关系,”丁义珍说,“但得讲出来。哪怕说‘我觉得可以搞塑料筐’,也得说为啥——原料哪来?卖给谁?要多少钱?答不上来,就写‘待调研’。”

孙连城点头出去了。

王大陆看着门关上,低声问:“真能有人答上来?”

“不一定。”丁义珍靠在椅背上,“但得逼他们动脑子。当干部,最怕的就是等命令。现在命令来了,他们躲不了。”

王大陆笑了:“那我今晚就出第一期《信息简报》,就两页,把甫叔说的、杂志里的、咱们讨论的,全列上去。”

“好。”丁义珍说,“标题别花哨,就写——‘目前我们掌握的三条路’。”

中午饭没在食堂吃,两人在办公室对付了两碗泡面。王大陆边吃边翻资料,突然抬头:“有个问题——要是某个镇真找到销路,但其他镇没动静,会不会出矛盾?”

丁义珍咬着叉子,“但矛盾总比死水强。谁先动,谁先得利。等看到别人厂子开工、工人发工资,剩下的自然坐不住。”

下午三点,丁义珍召集县委办几个骨干开了个短会。

“从今天起,成立‘乡镇企业筹备专班’,王大陆牵头。”他站在会议室前面,“每天汇总信息,分类建档。所有建议,必须回答三个问题——原料来源?销路预估?启动资金?缺一项,标红待查。”

有人问:“要是有人瞎报呢?”

“瞎报也记下来。”丁义珍说,“至少说明他在想。比装睡强。”

散会后,王大陆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整理第一份简报。丁义珍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县委大院里几个干部匆匆走过,有人低头看手机,有人抱着文件快步走。

他知道,有些人已经开始琢磨这事了。

周五的“破题会”还没开,但风已经吹了出去。

晚上八点,王大陆把打印好的简报送到丁义珍办公室。两页纸,清清楚楚列了五个潜在方向,三个待验证问题,末尾加了一句:“请各镇结合本地情况反馈初步设想。”

丁义珍看完,没提修改意见,只问了一句:“你觉得,哪个镇会第一个交答案?”

王大陆想了想:“柳树镇。老李昨天私下问我,能不能先试个小作坊,做竹编筐,供应县城菜市场。”

“竹编?”丁义珍挑眉。

“本地有竹林,老人会手艺,启动成本低。就是——销路还没谈。”

丁义珍在本子上写下:“柳树镇,竹编筐,销路待接。”

然后合上本子,说了句:“明天让老李来一趟,我跟他聊聊。”

王大陆起身要走,丁义珍又叫住他:“对了,把甫叔说的那三类商品,单独列个清单,加上物流建议。下周发下去。”

“好。”

门关上后,丁义珍没动,坐在灯下,把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写下一行字:

不求快,但求实。

先摸清底线,再谈突破。

他盯着这行字看了几秒,伸手拿起茶杯,杯底还剩一口冷茶。

他仰头喝尽。

喜欢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