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个叫孙松的射声校尉,是孙权儿子里和父亲最亲近的一个,他手下的士兵纪律松散,操练时队伍乱糟糟的。陆逊得知后,毫不留情地把孙松手下负责军纪的官员处以髡刑(剃光头发,这在古代是一种羞辱性的惩罚),以此来警示孙松要严管军队。
南阳人谢景很推崇刘廙 “先用法刑、后讲礼仪” 的理论,经常在太子面前谈论。陆逊知道后,当面斥责谢景说:“礼仪比刑法更重要,这是自古以来就定下来的道理,刘廙不过是用些小聪明诡辩,歪曲古代圣贤的教诲,他的说法全是错的。你现在在东宫辅佐太子,应该多宣扬仁义道德,让太子的好名声传扬出去,像刘廙那种歪理,以后别再提了。”
陆逊虽然常年驻守在外地,但心里一直牵挂着国事,他特意给孙权上了一道奏疏,谈当前国家治理的问题:“臣觉得现在朝廷的法令太严厉了,下面的人触犯法律的情况很多。近些年,不少将领和官吏犯了罪,虽然他们确实有不够谨慎的地方,该受责罚,但现在天下还没统一,咱们正该谋划着向中原进军,对那些小过错应该放宽赦免,好安抚下面人的情绪。而且现在国家要办的事越来越多,最需要的是有才能的人,只要不是犯了贪污受贿、背叛国家这种不可饶恕的大罪,恳请陛下能重新提拔任用他们,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本事、为国家出力。这正是古代圣王‘忘记小过失、记住大功劳’的治国之道,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帝王大业。从前汉高祖刘邦不计较陈平收受贿赂的小过错,重用他的奇谋妙计,最终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功劳流传了上千年。靠严苛的法令和残酷的刑罚,成不了帝王的伟大基业;只知道惩罚却没有宽恕,也不是招抚远方百姓、实现天下一统的长远办法啊。”
后来孙权打算派一支偏师去攻打夷州(现在的台湾岛)和朱崖(现在的海南及南海部分地区),事先特意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又上疏劝谏说:“臣愚钝,觉得现在天下还没平定,正是需要民力的时候,得把百姓的力量用在当前最紧要的事务上。这些年咱们一直打仗,兵力已经减少了不少,陛下您为国家大事操劳,常常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现在又想着远征夷州,来完成统一大业。臣反复琢磨,实在没看出这事儿有什么好处。千里迢迢去攻打一个海岛,海上的风浪变幻莫测,士兵们到了陌生的地方,水土不服肯定会引发瘟疫。现在把现有的兵力派过去,去那种荒凉不毛的地方,想增加实力反而会减损兵力,想获得好处反而会招来灾祸。再说朱崖那地方地势极其险要,当地的土着人还像禽兽一样没开化,就算收服了那里的人,也没法帮咱们办大事;就算得不到那里的兵力,对咱们整体实力也没什么损失。现在江东现有的兵力,足够应付当前的局面了,咱们只要养精蓄锐,等时机成熟再行动就行。从前桓王(孙策)开创基业的时候,手里连一支部队的兵力都没有,却照样打下了大片江山。陛下您顺应天命,平定了江东地区。臣听说平定叛乱、讨伐逆贼,需要靠军队树立威严;耕种养蚕、解决衣食,才是百姓的根本产业。现在战争还没停止,不少百姓还在挨饿受冻。臣觉得咱们应该好好养育士兵和百姓,减轻他们的赋税,众人团结和睦才能成事,用道义激励士兵的勇气,这样将来才能平定黄河、渭水流域,实现天下一统啊。” 可惜孙权没听陆逊的劝,还是派兵去了夷州,最后果然像陆逊说的那样,损失比收获大得多,得不偿失。
等到辽东的公孙渊背弃盟约(之前公孙渊向孙权称臣,后来又转而投靠曹魏,还扣留了孙权派去的使者),孙权气得火冒三丈,打算亲自率军去征讨。陆逊又上疏劝阻说:“公孙渊靠着辽东的险要地势和坚固城防,扣留咱们的使者,答应献上的名马也没送来,他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愤怒。不过辽东的蛮夷向来扰乱中原,从没受过朝廷的教化,他们像鸟一样逃到荒凉的边疆,抗拒帝王的军队,以至于陛下您震怒,想亲自率领大军渡海远征,却没考虑到这其中的危险,要去涉足不可预测的海域。现在天下局势混乱,各路群雄像老虎一样争夺地盘,英雄豪杰们都在跃跃欲试,等着看咱们的动向。陛下您凭着非凡的军事才能,顺应天命,在乌林打败曹操,在西陵击败刘备,在荆州活捉关羽,这三个都是当世的英雄豪杰,却都被您挫败了锋芒。您的恩德教化所到之处,万里之内的百姓都像草被风吹倒一样归顺,正该趁此机会扫平中原,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现在却因为一点小愤怒,就大发雷霆,违背‘君主不站在屋檐下(怕瓦片掉落砸到)’的警戒,看轻自己帝王的贵重身份,这是臣不能理解的。臣听说立志要走万里路的人,不会在中途停下脚步;图谋天下的人,不会因为小事而损害大事。现在强大的敌人还在边境,偏远地区的部族还没归顺,陛下您要是乘船远征辽东,一定会给敌人可乘之机,到时候忧患来了再后悔,就来不及了。如果将来咱们能顺利平定中原,就算不讨伐公孙渊,他也会主动归顺;现在您却偏偏看重辽东那点人马和马匹,怎么能轻易放弃江东这安稳的基业呢?恳请陛下停止出兵,集中力量威慑主要的敌人,早点平定中原,让您的功绩照耀后世。” 这次孙权总算听了陆逊的建议,放弃了亲征辽东的想法。
嘉禾五年,孙权亲自率军北伐,派陆逊和诸葛瑾一起攻打襄阳。陆逊先派亲信韩扁带着奏表去给孙权汇报军情,没想到韩扁返回时,在沔水一带遇到曹军巡逻队,被抓了去。诸葛瑾得知消息后吓得不行,赶紧写信给陆逊说:“主公的大部队已经往回撤了,敌人抓了韩扁,咱们军队的虚实底细他们肯定全知道了。而且现在河水也快干了,战船不好走,咱们得赶紧撤军才行!”
可陆逊收到信后,既没回信,也没下令准备撤退,反而让人赶紧去种葑豆(一种可以喂马的作物),自己则像平常一样,和将领们下棋、射箭,一点慌神的样子都没有。诸葛瑾心里犯嘀咕,但又知道陆逊一向有谋略,就安慰自己:“伯言(陆逊字)满肚子计策,他这么淡定,肯定有办法。” 于是亲自跑到陆逊的军营去问。
陆逊这才解释说:“敌人知道主公已经撤军,就没了后顾之忧,肯定会把全部兵力都用来对付咱们。而且他们现在已经抢占了险要关口,咱们这边的士兵本来就因为主公撤军有点心慌,如果这时候咱们慌慌张张撤退,士兵的情绪只会更乱。当下最该做的,是先稳住阵脚,让士兵安心,再想办法用计谋突围。要是现在就明着撤退,敌人一看咱们害怕了,肯定会追着打,到时候咱们必败无疑!”
随后陆逊就和诸葛瑾悄悄定下计策:让诸葛瑾负责统领战船,摆出要从水路撤退的样子;自己则率领所有步兵,大张旗鼓地向襄阳城进发。曹军向来忌惮陆逊的用兵,一看吴军朝着襄阳扑来,以为他们要攻城,赶紧撤回城里防守。诸葛瑾趁机率领船队顺流而下,陆逊则慢慢整顿好队伍,故意把声势做得很大,一步一步退回船上,曹军根本不敢过来阻拦。
等军队撤到白围这个地方,陆逊又故意对外宣称要在此地打猎,暗地里却派将军周峻、张梁等人,突袭曹魏的江夏郡新市、安陆、石阳这几个县。当时石阳县的集市正热闹,周峻等人突然杀到,老百姓吓得纷纷扔下东西往城里跑,人多到城门都堵得关不上。曹军没办法,竟然亲手砍杀自己的百姓,才勉强把城门关上。这一战,吴军斩杀和活捉的曹军有一千多人。(臣松之对此评价:陆逊考虑到孙权撤军后,魏军会集中兵力对付自己,既然已经用计稳住局势、让敌人不敢进攻,船队也能顺流安全撤退,为什么还要偷偷派将领突袭小县城呢?导致百姓惊慌奔逃、自相残杀。就算活捉一千多人,也没法削弱魏军实力,反而让无辜百姓遭受苦难,这和诸葛亮在渭水一带用兵时的仁厚相比,差距太大了!用兵之道既然违背道义,就该遭到报应,东吴的国祚没能延续三代,到孙皓时就灭亡了,难道不是这种暴行留下的祸根吗?)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白话三国志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