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章 拜师,新的开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多谢老君赐下丹方,我一定好好钻研,不至于堕了您的威名。”诸葛玄抱拳道。

“好,有志气,我就喜欢你们后辈争气,唯有前仆后继,大千世界才永远有希望。”太上老君点头笑道。

他随即引用了一段经典名言。

“愿蓝星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诸葛玄:(⊙o⊙)…

6!

西游记里的人物讲明朝歇后语、俚语,现代社会的太上老君引用周树人的话。

合理。

太合理了!

“你就是诸葛玄?原本你的道更合乎大师兄,但我许多许多年没收过徒弟了。

听他提起你后,见猎心喜,故而让梁玉去请你过来,你可知我是谁?”太上老君身旁那人问道。

诸葛玄循声看去。

这还用猜吗?

既然您叫他大师兄,那您定是三清之一。

三清之中,太上的形象是最多变的。

因为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祖,鸿钧属于是后世小说编出来的神。

传说中仓颉造字的时候,老君爷就在边上坐着。

伏羲推演八卦时,也是老君爷派手下奉上的河图洛书。

故而华夏文明才会合道又合理,多年来始终一脉相承,不需要做什么大的改变。

就算是变,变得也只是形态,而不是精神内核。

而三清的另外两位嘛,形象就一直比较固定了。

相较而言,元始天尊的形象则更加固定。

不管是把激进重情的通天教主算进三清,还是沿用老版的灵宝天尊,元始天尊都给人一种威严、智慧、明道的感觉。

您可太吻合了。

元始天尊要收我为徒?

这可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美事啊!

虽说大千世界非常安全,我的实力也处于一线。

可多了元始天尊弟子这层身份,无疑是会更加安全。

若他再教我点东西,让我也达天仙之境,那可就更好了。

想到这里,诸葛玄二话没说,直接跪了下去:“弟子拜见师尊。”

元始天尊就喜欢这种灵醒的弟子:“既如此,我便为你取个法号。

你乃是梁玉所炼之紫鼎化形,便取她的一个玉字,以表不忘本,再加上一个鼎字,玉鼎,如何?”

玉鼎?

玉鼎真人?

那不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二郎神杨戬的师父吗?

梁玉也是瞬间想到了这一茬儿:“二师叔并没有创立阐教,手下弟子也没有十二金仙一说,更没有另一个玉鼎。”

诸葛玄点头表示明白,随即朝着元始天尊磕了三个头:“弟子玉鼎,谢师尊赐名。”

“嗯。”

元始天尊对太上老君道:“事情既然已经办成,我便先回去,不打扰大师兄清修了。”

“好,二弟自便。”太上老君摸了摸自己的八块腹肌,点头道。

……

昆仑山。

诸葛玄刚随着师父从云彩上下来,一帮人便迎了上来。

这些人一共三十二个,大体都是人形态,但究竟是不是人,诸葛玄分不出来。

外形不是人的有八个。

其中一个是板凳佛。

所谓板凳佛,乃是一种一扎多长的佛像。

这个佛像底下不是莲花座,而是四里四方的小板凳。

一般而言,这种佛像都出现在蓝星的北魏时期。

板凳佛不是佛,而是当年的工艺品,如今的古董。

它过来的时候蹦蹦跳跳,板凳则被它顶在头上,怪可爱的。

另外七个也蛮有意思。

它们的外形十分相似,仿佛是亲兄弟姐妹。

这么说吧,葫芦娃+黑猫警长就变成了它们。

围上来后,三十二人‘师父’‘师祖’的喊,热闹的不行,和封神演义里阐教的氛围截然不同。

元始天尊笑着介绍道:“这是我新近收的弟子,他是由七界的证道神器之一、紫鼎所化,本身也是七界新出的圣人。”

一众同门纷纷向诸葛玄见礼。

诸葛玄连忙回礼。

凡是辈分比他小、管他叫师叔或师叔祖的,他都会送些素材或法宝、丹药。

能被诸葛玄送出手的东西,指定差不了。

晚辈们虽然不缺这点东西,依旧很高兴,各种道谢。

“云中子,你带你小师弟去找个地方安置吧。”元始天尊道。

云中子是个看起来三十来岁的帅大叔。

他穿的不是道袍,而是颜色很花的短袖短裤,脖子上挂着个电动小风扇,脚上则是一双塑料人字拖。

“是,师父。小师弟,你随我来吧。”云中子领命道。

“有劳师兄。”

去往住处的路上,云中子跟诸葛玄介绍起了昆仑山这边的情况。

“昆仑山说是山,其实是一方由师父开辟的世界,因此广阔无边,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种族。

平时除非特意外出闲逛,否则我们经常踏足的地方连昆仑山的万分之一都不到。

师父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心眼小、护犊子、注重跟脚,那些妖魔鬼怪过来玩儿,哪怕是旁听他讲道,只要不过分,他根本懒得管。

就连附近这几座山上,也有人类城镇和修仙门派,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

那些不受人类世俗礼仪约束的妖和鬼就更不用说了,就连师父在他们眼中也只是众生的一员。

师父喜欢被人平等对待,所以如果有妖或者鬼恶作剧,或是不打招呼就往你那里闯,你不要生气,免得惹师父不快……。”

诸葛玄越听越觉得这个版本的元始天尊好有意思,同时也不免感慨大千世界是真正做到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云中子依旧在做说明。

诸葛玄的部分心思却已经飘远了。

好熟悉的体验啊!

久远之前,我初入天外仙宗外门、内门,也有师兄们对我各种叮嘱、解释。

如今的他们又在哪里呢?

(本书完)

《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