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砺手提灯笼,自然而然就走到了右前方。
但他刚走两步,便又站定脚步,回身来等,看宋妙已经跟了上来,几乎并肩,方才继续向前。
他把那灯笼又朝左边伸了伸,更好照路,口中聊起次日安排来。
“咱们明日都是第一天上工,早饭时辰又赶,如果来不及,千万要说,凡事都是能商量着来的,把饭点往后挪半个时辰也行,设法从城中捎买一点吃食过去也行,不怕支应不过去。”
“我也是头一回操持这样大场面,其实卫州募到了不只这八百人,可一则船只运力不足,二则也怕突然上手,人太多,掌控不过来,故而特地将人排了期,分批来到。”
“孔复扬一早就来跟我说,只怕大家没有经过事,他自己也没有经过,想多叫几个掌过事的熟手帮忙盯看,我请卫州来的张家几个管事在后头提点,又让把人丁集合时间也分了批——总归只要顺利把这一天过去就好,后头再慢慢总结错处、对处也不迟。”
“前头如此,你后头伙房自然也一样。”
话里话外,虽未明言,全透露一个意思——你且看,我都这样偷巧,大家一样偷巧,你也不要太过紧逼自己。
宋妙也不推辞,一口应了,道:“公子放心,要是赶不及,我不会强撑,否则忙中出错,反而不好。”
又道:“我今日问过了,因是头一天,大家都振奋得很,很想表现,我们且先估计着来。”
两人商量一路。
官驿前堂跟后院相距并不远,韩砺开头还领先小半步,走着走着,变成了并肩,再往后,却是越走越慢,又细问了人力、物力有无旁的缺少。
因见时辰实在不早,虽然仍有许多话想说,到底知道明天事忙,不敢耽搁人太久,老实把人送到了门口。
临到告辞,他忽然道:“上千人的吃食,虽说分早、午两批,你们到底才二三十人,做起来难免辛苦,那个晚上的添菜,如果忙不及,就不要做了。”
又道:“汤也好、菜也好,孔复扬不过嘴馋,你不用理会他,将来回京,随便给点什么堵那张嘴就行。”
这话他先前就说过一次,此时再说,宋妙自然承了这番好意。
她道了谢,进门之后,正要去摸火引,却是面前一亮,原那韩砺人在门外,把那灯笼探进屋中,高高举起,给她照明。
宋妙点了灯,返身出门,送了他几步,等到停步时候,因见人回头看自己,不免笑了笑,忽然道:“韩公子只说不用理会孔公子,那你自己呢?”
韩砺怔了一下。
宋妙又道:“我若是忙不过来,自然罢了,可要是能腾得出手,公子自己想不想吃的?”
韩砺张口欲言,不知为何,竟是犹豫。
宋妙却没有再等他回答,只笑着点一点头,返身回了屋,把门掩了。
而韩砺定在原地,只觉那关门的缓缓一声,似乎轻轻打在了自己的心上。
***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宋妙就已经爬了起来。
她简单梳洗一番,刚出得前堂,就听得前院低低嘈杂声,开门一看,不独几辆骡车已经到了,不少娘子婶子们也已经到了。
官驿外头挂了灯,众人见得宋妙出来,忙迎上前来,嘴里叽叽哇哇的。
这个说:“娘子,我们这一组人已经齐了!立时就能走。”
那个说:“娘子,我们这里也齐了,只是有一个刚去里头借茅房,一会就出来,也马上就能走!”
也有自己组没齐整的,急得不行,忙发派人去街口看,嘴里还催道:“唉呀,这廖家姊妹,从前挺靠谱的,这回怎的这会子还不到!一会可得好好说说她!这不拖后腿嘛!”
宋妙见得众人如此,便笑道:“还有片刻才到时辰,不急,先进里头略坐一坐。”
一时那大饼也从后头出来。
宋妙见得他,有些意外,道:“今早不是排了你留在官驿,接应马婶子她们带的新来人手么?怎么这样早起?”
大饼忙又扯了扯袖子,站直了背,认认真真道:“今日是咱们工地伙房头一天开工,我虽得的是其他差事,怎么也要来送一送娘子,不然在床上翻来复去的,怎么都睡不着!”
果然等人齐了,他主动上去跑前跑后,又帮确认人数,又给分骡车,年纪不大,事情已经做得很有几分周全。
等到那骡车出发了,他还站在门口,挨着墙,挥着手,一副依依惜别模样。
骡车上的众人却是没有一点他的离愁别意。
此时虽早,大家走了一路来到官驿,早已醒透了,确实也是头一天上岗,从未做过那样多人的饭菜,谁人都没有底,坐在骡车上,个个都在讨论一会要怎么才能手脚更快。
一行人出发甚早,等到了地方,天边只蒙蒙亮——不过卯时。
此时门口早等了几辆车,却是采买的人带着送货的人早早到了。
负责点数盘查的是那夏婶子同另两个娘子,三人立刻跳下了车,跟着过去验看。
其余人径直去了伙房。
伙房很大,按着宋妙先前要求,前、中、后、侧,一共四道门,分别设锁。
锁是三重锁,昨日就由三个人分别拿了钥匙,此时一齐上去开门。
门一开,众人就按照早做好的安排,各司其职,或去检查水缸,或去看灶、锅、刀、案等等地方,也有人去外头担柴进来。
都是在浣衣坊干过活的,又是这样年纪,除却张四娘,几乎个个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家外什么事情没干过,厨房更是一把抓。
眼见一屋子人个个熟手得很,宋妙便稍稍放了心。
她早想好了今日菜色怎么安排,等诸人样样探查无误,过来回禀,便按着组别做了分派。
今次做的是大锅饭,虽分早午饭,一顿也约合六百人规模,跟先前在京都府衙那一回却是截然不同。
京都府衙公厨对的是官吏,经费充裕,对吃食的口味要求是偏向于肉、菜均衡,口味尽可能多。
今次对的却是一直都要干力气活的劳力,本钱也要尽可能的压缩,口味反而没有那么重要,最要紧的是让人吃得饱。。
宋妙知道人一旦汗出得多,体力耗费得大,饭菜就要尽可能口重、盐足,还要油水多。
碍于成本,肉是不可能多的,只能在其他地方多想想办法。
早上只是第一回尝试,她按着计划做的是酸菜肉星馒头、白菜馒头,本来是想配豆浆,只是没料到两天功夫,那韩公子竟是从卫州召来了这许多人,使得原本的计划就不成了。
都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
这里虽有大石磨三只,也有骡子,但半早上功夫,一口气想做六百人份的豆浆,宋妙还是有些拿不准,只怕来不及。
不过豆子是昨天离开之前泡上的,除却黄豆,还有黑豆等等一些小豆,这半天下来,已经泡得个个胖乎乎、圆溜溜的,虽不好再做豆浆了,却也能做一样送馒头的东西——稠豆粥。
豆类扛饿,里头再添些其他便宜粮谷,煮得样样都开花,也不用旁的糖、盐调味,这样做起来简单,也省事,只时不时翻锅,不要糊底就是。
一时决定妥当,她便做了分派,让各组各做自己事情,揉面、剁肉、洗菜、生火、煮粥,同步进行。
六百人,只有二十来斤的肉,分到每个人头上,几乎就是一咩咩,既如此,除却留了些熬油的,她干脆全数拿来剁成极细的肉糜,混进馅里包起来。
只要肉剁得够细,馅料拌得够均匀,就可以让人吃的时候产生怀疑——应该是有肉的吧?我刚刚好像吃到了肉星?
等酸菜洗切好拧干,不放油,拿白锅炒干,白菜洗净焯水,切碎拧干,同样拧干切碎的还有少少的一些香菇。
猪肉糜剁好,炒了一半,一则出油,二则增香,另还有香菇碎也提前拿锅底剩的猪油填些菜籽油炒香,仍旧来调生熟馅。
馅料太多,宋妙算了比例出来,拿秤称了对应重量的盐并其余调料。
等调好味,那面也发得七七八八了。
诸人分好剂子,除却煮粥、烧火的,其余都洗了手,围过来包馒头。
滑州地处中原,日常面食吃得最多,家家户户都会包馒头,只是包法各有不同。
宋妙就备了十余只深底的圆勺子,让众人一个包子包一勺馅,只要平铺,不要满出,也不要少,尽量保证馒头大小、馅料多寡的统一。
至于包法,她选了个最常见的做了个样出来,让大家尽量照着来包,以免叫人因为看到自己手上的形状不同,你觉得我的馒头大,我觉得你的馅料多,因此生出吵闹。
馒头是按人头算,一人两个,酸菜馅的同白菜馅的各一只。
馅料也好、面也好,都是按着数量来准备的,包完就正正好,面、馅都将将用尽。
那两排灶烧了半晌,锅中添足了水,汽上得正好,于是一个一个大蒸笼架了上去,十来口灶,满一口锅的馒头就先蒸一口锅,不多时,伙房里就满是馒头香气。
厨子自然是要先吃的。
火还要人看,那几大锅粥也要人看着,宋妙就把人分做两拨。
最先蒸的那一锅馒头已经熟了,越上头的汽越足越热,自然就熟得越快,于是顶上那一笼馒头先给抬了下来,一群人出了伙房,在隔壁屋子里坐着吃早饭。
张四娘分到的是第一批。
热乎乎的稠豆粥,热乎乎的馒头。
说是稠豆,其实小米、粟米放得最多,豆类反而少,那粥果然很稠,并非食材给足的那种稠,而是久煮才凑出来的稠,上头浮着不薄不厚的一层米油。
米油带着香,是谷物、豆类混合的香,但是那香气之中,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熟悉味道。
张四娘吹半天,一口吃下去,是最寻常、最家常的味道,带一点她习以为常的穷味——那谷物、豆子显然都已经在库房里放了不短的时间,这样的粮谷,买起来要比新出的便宜三四分——就是她小时候早上爬起来,掀开自家锅盖吃到的那一口。
比起粥,那馒头却是厉害得多。
宋妙自己上手调的馅,虽然碍于银钱不够,肉只有很少的一点,但她全部用在了最最出彩的地方。
白菜馒头里头只一点香菇,酸菜馒头里头只一点猪肉星,但省下来的油全用足了,该炒的炒过,调味也合宜,吃进嘴里,给出了完全超过本身价钱的味道。
明明是自己剁的的肉,自己包的馒头,面也是陈面,吃起来面香不够,可吃到嘴里的时候,馅料很好地把陈面的味道给盖了过去,尤其那酸菜肉星馅的,酸酸咸咸香香,带一丢丢辣。
咸味比起平常的要重一点,但是并不过分,肉太少,其实吃不到一点肉汁,但是靠着那煸炒得焦香的肉末混杂其中,居然当真有非常明显的肉香,叫张四娘啃馒头的时候都不敢大口啃,难得地细嚼慢咽起来——唯恐一个不小心,把那肉星一口囫囵吞了进去,分明有,要是吃不出来,那就实在太浪费了!
厨子轮流草草吃完了饭,自然就轮到干活的人开始吃。
大大的推车,车上摆了抓地大炉子,炉子里烧着火,正给锅里的食物加热,算着时间一齐推到了才画好线,还没来得及开始挖的“新河道”旁。
此时天色早已大亮,头一天,各队方才或训话、或交代完毕,分派好各自的活,早饭就送到了。
吃饭的次序也是早早就定下来的。
负责巡查的小组带着哨子,一路吹过去,叫众人带上自己的碗筷到地方排队打饭。
一人一大平勺稠豆粥,酸菜、白菜馒头各一个,自己带的碗装粥,筷子一扎,一边一个包子,一群刚来到的壮丁们或站、或蹲,就在这空荡荡的“新河道”旁吃起了早饭。
早饭很扎实,粥熬得够久,不是数得清米粒的清水粥,馒头特别好吃,先说那白菜馒头,白菜自身就带甜,那香菇炒过,虽然切得很细,咬到的时候还是有肥厚感,一咬一口菜汁,整个馒头的馅都多汁得很,工地饭,居然吃出了鲜美。
至于酸菜馒头更不用说了,酸得够味,咸得也很好,正好下粥,里头竟然还有肉,要是一口正好咬到,焦香、滋油,那等美味,可惜不是蹲着,就是站着,二郎腿都抖不起来。
好厚道的一顿!
此时此刻,看着面前同普通荒野没有一点区别的所谓“河道”,人人都觉得自己只是来赚一点银钱、混一口厚道饭。
喜欢妙厨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妙厨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