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生物酶失活的难题尚未解决,那边求方之路又遭遇重重阻碍。孔军听闻有位隐世老渔夫对特殊保鲜方法颇有研究,赶忙带着黄鳝妹前去拜访。老渔夫的居所位于一处偏远的小渔村,四周被茂密的树林环绕,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那座破旧的小屋,门庭冷落,显得格外寂静。
孔军满脸堆笑,对门口的小童拱手说道:“小哥,劳烦你进去通报一声,我们有饵料保鲜的难题,想向老人家请教,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
小童上下打量了孔军一番,不耐烦地撇了撇嘴:“去去去,爷爷哪有闲工夫搭理你们这些无名小卒。”
孔军在门外苦苦等候了半日,好话都说尽了,小童才不情不愿地甩来一句:“爷爷忙着呢,没空。”
孔军满心无奈,悻悻而归,一脸沮丧地对黄鳝妹说:“黄鳝妹,这可怎么办?求师无门,咱们这鱼饵研发之路,怎么就这么坎坷。”
他身形局促,眼神中满是期待,在门口不停地来回踱步,与小童交涉时,姿态谦卑到了极点。遭到拒绝后,他的眼神变得落寞无比,仿佛霜打的茄子,拖着沉重的步子缓缓返回。说话时,眼神中透着疲惫却又坚毅,双手无意识地握紧拳头。
黄鳝妹也是一脸无助:“是啊,孔军,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孔军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我再翻翻那些旧籍,说不定能从中找到灵感。” 说完,他又一头埋进那堆泛黄的古籍之中。此刻的他,身心俱疲,囊中羞涩,每一步都仿佛深陷泥沼,举步维艰。
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就像黑暗中的明灯,支撑着他继续艰难地探寻。他翻古籍时,双手急切地翻动书页,眼神仿佛要穿透纸张,寻找那一丝珍贵的线索。尽管一脸倦容,但眼神中却透着执着。黄鳝妹在一旁,轻咬着朱唇,眼神关切地不时帮他整理典籍。
阿强在一旁看着,心中有些不服气:“表哥,那小童也太无礼了,要不咱们再想办法进去?说不定那老渔夫根本不知道我们的来意,只是被小童拦住了。”
孔军摇摇头:“算了,强扭的瓜不甜。我们还是先从古籍里找找线索吧。”
就在他们专心研究古籍时,小李匆匆跑了进来:“不好了,我联系了几所高校,他们都说目前没有相关的技术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
孔军一听,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怎么会这样?难道我们真的走投无路了?”
黄鳝妹着急地说:“孔军,别灰心,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
阿强也在一旁说道:“是啊,表哥,办法总比困难多。”
孔军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好吧,我们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小李,你再帮我们留意一下,有没有其他科研机构或者专家可能有解决办法。
小李眉头紧皱,满脸愧疚地挠挠头说:“表哥,实在对不住啊,我把能联系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都问了个遍,可他们要么没相关技术,要么就是研究方向不匹配,根本帮不上咱们。”
阿强气得直跺脚,满脸通红地嚷嚷:“这可咋整?咱们费了这么大劲儿,眼瞅着就要成功了,难不成真要功亏一篑?”
孔军咬着牙,额头上青筋暴起,攥紧拳头,指关节都泛白了,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别慌,咱们再仔细琢磨琢磨,办法总会有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工坊里来回踱步,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四周摆放的原料和实验设备,仿佛这些物件里藏着解决难题的关键。
黄鳝妹眼眶泛红,心里又急又担心,却还是强打精神,轻声安慰道:“孔军,你先别着急,说不定转机马上就来了呢。” 正说着,工坊的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了,一个身材高大、穿着一身皱巴巴西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他手里拿着一张名片,满脸堆笑地说道:“各位,打扰一下,我叫王辉,是一家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的老板。我听说你们在研发黄鳝鱼饵,正好我这儿有个技术,说不定能帮上忙。”
孔军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几步上前,急切地问道:“王老板,您快说说,是什么技术?”
王辉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公司研发了一种低温冻干技术,能在不破坏生物活性的前提下,把原料冻干保存,或许能解决你们生物酶失活的问题。”
孔军听后,激动得双手都微微颤抖起来,一把抓住王辉的手,用力摇晃着说:“王老板,太感谢您了!您可真是我们的救星啊!不过,这项技术的成本高吗?”
王辉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说:“成本嘛,肯定是有的,但我看你们这么有诚意,咱们可以商量个合作方案。我出技术,你们出人力和部分资金,等产品上市后,利润咱们按比例分成,您看怎么样?”
孔军犹豫了一下,和黄鳝妹、阿强对视了一眼,心里盘算着目前的资金状况,虽然紧张,但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他咬咬牙,点头道:“行,王老板,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孔军等人和王辉的团队紧密合作。工坊里整天忙得热火朝天,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他们终于成功地将低温冻干技术应用到了黄鳝鱼饵的生产中。新制成的鱼饵不仅腥味浓郁,而且生物酶的活性得到了有效保存,在模拟的黄鳝养殖环境中,效果十分显着。
孔军兴奋地将改良后的鱼饵放入测试水箱,只见原本躲在角落的黄鳝们,像是闻到了世间最美味的食物,纷纷扭动着身子,迅速游过来抢食。
黄鳝妹在一旁激动得又蹦又跳,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孔军,我们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阿强也高兴得合不拢嘴,大声喊道:“表哥,这下咱们可厉害了!这款黄鳝鱼饵肯定能大卖!”
孔军望着水箱里疯狂抢食的黄鳝,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心中默默念叨:“父亲,您看到了吗?孩儿又闯过了一关,这次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成功研发出稳定的黄鳝鱼饵后,孔军没有丝毫懈怠,马上开始筹备产品的上市事宜。陈婷也再次来到工坊,帮忙制定详细的市场推广计划。他们决定先在一些黄鳝养殖集中的地区举办小型的钓鱼比赛,邀请当地的钓鱼高手参加,用新研发的黄鳝鱼饵作为比赛指定用饵。
比赛当天,现场热闹非凡,众多钓鱼爱好者齐聚一堂。孔军站在比赛场地边,看着参赛者们使用自己研发的鱼饵,心中既紧张又期待。随着比赛的进行,不断有参赛者钓上又大又肥的黄鳝,现场响起阵阵欢呼声。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钓友兴奋地跑过来,对孔军竖起大拇指:“小伙子,你这鱼饵太神了!我钓了这么多年鱼,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用的黄鳝饵!”
孔军听后,心里乐开了花,连忙说道:“谢谢您的认可,这都是我们团队努力的结果。”
比赛结束后,黄鳝鱼饵的名声迅速在当地传开,许多渔具店老板纷纷主动联系孔军,想要代理这款产品。孔军和团队经过慎重考虑,挑选了几家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开始大规模铺货。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发布产品介绍视频和用户使用反馈,吸引了越来越多钓鱼爱好者的关注。
随着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孔军的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扩大了生产规模,招聘了更多的员工,还对工坊进行了全面升级。黄鳝妹负责生产管理,阿强则协助孔军处理对外事务,整个团队干劲十足。
在一次新品发布会上,孔军站在台上,自信满满地向众人介绍黄鳝鱼饵的独特之处和研发历程。台下的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发布会结束后,一位投资公司的代表找到孔军,表达了投资意向:“孔先生,您的产品很有市场潜力,我们公司愿意为您提供一笔资金,助力您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孔军激动地握住对方的手,说道:“太感谢您了!有了您的支持,我们一定能把公司做得更好!”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孔军的黄鳝鱼饵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钓鱼爱好者们的首选。而孔军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在钓鱼饵料行业中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续写着属于他的传奇故事 。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绝代钓鱼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绝代钓鱼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