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院子外面那女人的声音,陈业峰心里也是 “咯噔”一下。
这声音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呢?
听着好像是他大伯女儿陈业娇的声音,也就是他的大堂姐。
果然,话音刚落,一个女人迈步走进了院子,这女人正是他的堂姐。
陈业娇笑着走进来,眼神一下子就落在了周海英身上,又看了看老太太手里的鸡,好奇地问道:“谁怀孕了?我在外面就听到说怀孕了,咋回事啊?”
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陈母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其他人也是有点慌了神。
老太太却面不改色,笑着说道:“我们没说谁怀孕呀,说的是我家养的那只狸花猫怀孕了。”
陈业娇哦了一声,也没有多想。
她热情的拉着老太太的手就说起话来:“阿嬷,我之前听说阿公生病,也一直想回来看看,可实在是太忙了,走不开啊。我天天烧香拜拜佛求阿公平安 ,真是对不住您二老。”
说着说着,堂姐的眼眶瞬间红了,还有泪花闪烁。
我草,这演技也实在是太好了吧!
比后世那些小鲜肉的演技强太多了,都不需要滴眼药水。
老太太笑了笑,说道:“你这孩子,忙就忙吧,也别太累着自己。”
陈业娇接着说:“阿嬷,我家男人最近搞投资挣了点钱,这不,他从城里回来,特意让我给您和爷爷带了补品,说要好好孝顺你们,好好补补身子呢。”
老太太如今心里跟明镜似的,经历上次老头子生病住院,大儿子一家除了开头露了个面,后续就找各种借口推脱,钱和力都没有出多少。
反而是老二家、老四家和阿峰他们前后张罗,掏钱出力。
她早已看 透了老大一家子的虚情假意和算计。
陈业娇这张嘴向来是能说会道,但实际行动却没多少。
上次老爷子生病去邕州住院治疗,老大一家都没出什么力,现在突然说带了补品,指不定是有什么目的。
此刻面对大孙女的甜言蜜语,她也没当面揭穿,只是笑着说:“你们有心了,其实不用这么破费。”
陈业娇拉着老太太的手,甜言蜜语地说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拉着老太太离开了。
看着陈业娇离开的背影,陈母忍不住吐槽道:“瞧见她那样没?嘴上像是抹了蜜,说的真是好听。每次回来都是两手空空,这次还说带了补品,指不定又是在给人画大饼。”
“每次回来都是这样,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赚了大钱了,买了项链 、手镯,可你们谁见她给我们这些叔叔、婶婶提过一斤糖一块饼?之前还有脸让你大伯他们过来借钱,说什么稳赚不赔,利息给的高,要不是阿峰拦着,差点就借出去了,现在想想都后怕。”
前一世,那钱还真让他那堂姐借去了,后面都没有还了。
陈业峰眉头皱了皱,堂姐这次突然回来,而且对方还一副极力讨好老太太的架势,让他心里面隐隐有些不安。
两世为人,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堂姐了。
她就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这次回来肯定不止“回家看看老人”这么 简单,肯定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陈业峰神色严肃的告诫陈母等人:“阿娇姐这次回来,我总感觉有点不对劲,她要是开口向你们借钱的话,不管她说什么,千万别把钱借给她,一分都不能借!”
“她要是说什么稳赚不赔的投资,十有八九都是不靠谱的,可千万别信。”
陈业峰很肯定的认为她这次回来,指不定有啥别的心思。
陈母连连点头:“吃过一次亏还不长记性吗?我才不会借,这次就算她说破天,我也没钱借给她!”
陈业娟也道:“放心吧,我们又不是傻子,心里都有数。”
听到他们的话,陈业峰微微点了点头。
说着,他还有点不放心的将老婆周海英拉到一边,小声嘱咐道:
“你最近尽量少出门,虽然还没显怀,但老太太都能看出来你怀孕了,农村妇女眼尖得很,说不定也能看出来。现在计划生育严得很,咱们前面生了两个女儿,按照政策是不能再生的。我跟村主任关系再好,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违反政策啊。”
周海英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陈业峰安慰了她几句,然后出门去了村主任刘正清家。
到了刘正清家,陈业峰看到刘正清正坐在院子里,愁眉苦脸的抽着水烟筒,眉头皱得能夹死苍绳。
“正清叔,咋了这是?” 陈业峰问道。
刘正清抬起头,看到是陈业峰,叹了口气,苦笑着说:“阿峰啊,你来得正好。学校塌了的事你也知道了,我们几个村子的村主任商量了一下,决定把旧学校拆了,重新修建一所学校。可是这几个村子还是像以前一样不齐心,我说了半天,也没个结果。”
陈业峰皱了皱眉,问道:“怎么个不齐心法?”
刘正清叹了口气,说道:“你也知道,咱们海边这几个村子,都不富裕。修学校得花钱,可有的村子觉得自己村子孩子少,不愿意出太多钱。有的村子又说没钱,拿不出来。还有的村子觉得,读书没啥用,不如让孩子早点跟着大人出海捕鱼挣钱。”
陈业峰听了,心里也很无奈。
他知道,八十年代初的海边农村,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觉得读书不能当饭吃,都愿意送孩子去学校,认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就足够了。
这个年代,大家都穷,让他们掏钱修学校,简直比登天还难!
“正清叔,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学校还是得修,孩子们不能一直不上课啊。” 陈业峰说道,“要不这样,先组织人手,把还能用的课桌椅、黑板抢救出来。然后看看能不能先把村祠堂或者大队部腾出一两间房来,简单的收拾一下,让低年级的学生先复课。”
“而高年级的,他们年龄大些,看能不能去几里外的垌心村小学借读一段时间?虽然这样看着麻烦点,但是总比全部停课强多了。”
刘正清点点头:“你想的跟我差不多,到时候我去跟垌心村村主任说一下,至于低年级学生上课的地点,我还没有想好。阿峰,你说安置到哪里好?”
闻言,陈业峰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正清叔,你觉得咱们村的知青点怎么样?”
所谓的“知青点”,就是当年安置下乡知青的地方。
随着知青们返城,村里的知青点也就闲置出来了。
刘正清惊喜笑道:“哎呀,阿峰,你是你脑子活,这个主意挺不错的 ,现在知青点都荒废了,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随即他又面露难色的看向陈业峰:“虽然这样短时间能解决上学的办法,可是也不能长远下去,还得建新校舍,那破房子修修补补也不顶事了,以后要是出什么事,那后悔都来不及。”
喜欢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