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玲的指甲抠进方向盘,轮胎碾过河床的裂缝发出骨头断裂般的脆响。后视镜里扬起的沙尘像条土黄色的巨蟒,紧咬着车尾不放。她瞥了眼副驾上的铜制量水器——部落长老临别时塞给她的信物,此刻正在烈日下泛着濒死的光。
“前方三公里处有交火。”
卫星电话的机械女声还未播完,挡风玻璃突然炸开蛛网状裂纹。子弹擦过她耳际的瞬间,后座的塑料水囊发出气球破裂般的闷响。清凉的水流从弹孔喷溅而出,在滚烫的仪表台上蒸发出嘶嘶白雾。
她猛打方向盘冲进枯死的灌木丛,棘刺刮擦车身的声响像无数把生锈的刀在割铁皮。后视镜里,两个骑骆驼的身影从沙丘后闪现,AK-47的枪管在热浪中扭曲成诡异的弧度。
水囊的裂口在颠簸中越撕越大。张美玲单手扯下头巾去堵漏洞,粗麻布料瞬间被浸透。水珠顺着座椅缝隙滴落,在发烫的铁皮底盘上烫出细小凹坑。她突然想起三天前那个部落男孩——他蜷缩在井边,用生锈的罐头舀泥浆喝时,喉结也是这样剧烈地上下滚动。
枪声逼近了。
她抓起量水器砸开后车窗,铜器坠入沙地的闷响吸引了追兵的注意。趁他们分神的刹那,她翻滚下车躲进河床裂缝。干涸的河床像张裂开的嘴,裂缝深处的阴凉让她打了个寒战。
上方传来骆驼的响鼻声,沙粒从裂缝边缘簌簌落下。张美玲屏住呼吸,看着自己呼出的白雾在岩壁上凝成水珠。追兵用刺刀戳进裂缝试探时,她摸到裤兜里那管口红状的应急水笔——里面存着最后15毫升纯净水,本是用来在联合国文件上签字的.
当第一滴混着硝烟味的汗珠滑进嘴角时,远处的沙丘突然腾起蘑菇云般的尘暴。骆驼受惊的嘶鸣声中,她听见量水器在沙地上滚动的声音,铜器与岩石碰撞出远古祭祀般的清鸣。清凉的水流在滚烫的铁皮地板上嘶嘶蒸发,混着弹孔透进来的沙粒,在脚边凝成褐色的泥浆。张美玲抓起副驾的铜制量水器,这是埃塞俄比亚部落长老临行前塞给她的信物。量水器表面的刻度被磨得发亮,最深的那道凹痕据说是曾祖父时代大旱年的标记。
临时难民营的围栏是用报废汽车焊接的。
两个部落的男人在围栏外对峙,他们的武器从AK-47到削尖的羚羊角不一而足。中间那口井的辘轳已经断了,井绳像死蛇般垂在发黑的石壁上。张美玲挤进人群时,看见白发长老正把骆驼头骨掷向井底——头骨撞击井壁的闷响传来,过了整整五秒才听到水花声。
“还剩不到三米深。”长老的拇指摩挲量水器,铜器表面结着层白色的盐霜。穿迷彩服的年轻人突然推开老人,将自动步枪伸进井口扫射。飞溅的碎石中,张美玲扑倒一个正在收集晨露的男孩,塑料瓶里的水珠洒在沙地上,瞬间被吸得无影无踪。
联合国官员的视频会议在下午三点准时开始。
张美玲刚展开被弹孔撕裂的卫星地图,沙尘暴就掀翻了帐篷。她在呼啸的风沙中嘶吼:\"过去半年有17条商道消失!\"便携投影仪在帆布上投出鬼影般的地图,骆驼队的GpS轨迹像血管般干涸断裂。
“我们需要全球水权……”
卫星信号突然中断前,官员的虚拟影像正在摇头。张美玲扯下头巾蘸取泥浆,在帐篷内衬写下\"每口井日均服务4300人\"。沙粒渗进棉布纹理,后来在日内瓦法庭上,这些沙粒的矿物成分成为指控某国军火商的关键证据——弹壳合金与沙中的稀有金属同位素完全吻合。
深夜的难民营,孩子们用手术刀片剖开塑料瓶。
他们在瓶身刻满细密的沟槽,黎明前将这些容器倒扣在仙人掌丛。十岁的阿依莎捧着收集到的30毫升露水找到张美玲:“姐姐,够不够在法庭上说话?”
次日听证会上,张美玲将三十个刻痕各异的塑料瓶堆在联合国讲台。阳光透过瓶身的沟槽,在白色大理石地面投射出扭曲的非洲地图。当某国代表质疑数据真实性时,她拧开瓶盖,让最后一滴露水落在量水器的曾祖刻度线上.
撤离前夜,部落铁匠熔化了七代相传的铜量水器。
岩洞的缝隙渗下细沙,落在张美玲的睫毛上。她蜷缩在洞壁凹陷处,膝盖抵着发烫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蓝光映出石壁上远古的岩画——抽象的水波纹与骆驼群,被岁月侵蚀成模糊的泪痕。
阿里将外接硬盘裹进羊毛毯,毯子上的奶渍早被风沙腌成硬块。部落老人穆萨盘坐在洞口,用骨刀刮擦一块生皮子,鞣制的酸臭味混着洞外的柴油味涌进来。他的手背布满晒斑,每刮一下皮革,就有细碎的皮屑混着沙粒簌簌落下,像在给数据硬盘下葬。
“履带声近了!”马克的耳朵紧贴岩壁。洞外,装甲车的轰鸣碾过白天的营地,金属履带将他们的帐篷布料、骆驼粪球和散落的数据线绞成碎末。张美玲听见某种清脆的碎裂声——或许是装骆驼刺样本的玻璃管,又或许是马克那副摔裂的眼镜。
电脑电量还剩3%。
上传进度条卡在98%疯狂颤抖,张美玲的拇指几乎要把触控板按穿。阿里突然扯下头巾盖住洞口缝隙,羊毛纤维间漏进的月光被切割成破碎的星点——边防军的探照灯正在扫荡沙丘。
“成了!”马克的嘶吼在岩洞炸响。
最后的电量将三处地下湖坐标送进卫星时,张美玲撕开衬衫下摆。马克递来半瓶锈水——是白天从德军铁轨上刮下的氧化层。她用骆驼鬃毛蘸着铁锈,在布条上写下的经纬度数字泛着血痂般的暗红。
洞外风声突变。
阿里的骨笛声刺破沙暴的呜咽,那是用秃鹫翅骨磨制的六孔笛,音调尖锐如刀。穆萨突然用生皮子包住硬盘,苍老的手指在皮革表面按压出古老的结绳纹路——部落记载水源的密语。
沙暴的先锋扑进岩洞。
张美玲把写满坐标的布条塞进铝制水壶,壶身还留着弹孔。马克用胶布封口时,发现壶底刻着德文缩写\"w.S.1941\"——正是白天挖出的道钉上的名字。
装甲车的轰鸣被风沙吞没。
阿里率先冲进狂沙,骨笛声在风墙中扭曲成断续的哀鸣。张美玲抱着裹皮革的硬盘,感觉沙粒正从每个毛孔往里钻。穆萨跟在最后,将鞣制用的酸液泼向身后——刺鼻的气味混入沙暴,掩盖了人类活动的最后痕迹。
3天后,他们在绿洲边缘找到迁徙的部落。
阿里吹响骨笛召集仪式,穆萨展开生皮子。鞣制后的皮革上,结绳纹路与硬盘划痕重叠,部落巫师用水囊里的锈水涂抹纹路,液痕竟与地下湖的卫星图轮廓完美契合。
张美玲拧开弹孔水壶,倒出的布条已被铁锈蚀穿。但老人用酸液在皮革背面显影的坐标依然清晰——那是1941年的德军测绘员与2028年的游牧部落,在沙暴中完成的跨世纪密约。
喜欢气候边缘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气候边缘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