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3章 甘泉雨岔大峡谷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甘泉县衙应是甘泉县城里第二破烂不堪的公共建筑。影壁全倒只剩墙根,八字墙倒了一边,衙门无门。门槛低矮,只到人的腿肚子下缘,当中一段经千人踩万人踏已然包浆凹陷,几乎与地平。

嚯嚯,你这甘泉县衙门槛不高哩。甚好!

老赵自诩一贯为人民服务,看到甘泉县低调亲民,对王知县颇有同仁之亲切。

这回上官的表情和内心吻合一致,主人不至猜错,解释说历任县令完全贯彻官不修衙的理念,最近的一次修缮还是弘治十三年的事了。

弘治十三年,似乎挺遥远。上官对两个变量的复杂计算总是弄不太明白的,乃把算盘珠子来唤。于祥眼珠子骨溜溜转上几圈,手上掐指来算:“梁山公历应为1500年,16世纪的头一年,上世纪的百年建筑了。”

于是上官乃发话:“官家得有官家的脸面,该修还是要修的。百年老建筑,修旧如旧嘛。”

王不为毫无诚意地随便答应了声,欠身请贵客登堂入室。宾主二人进入无门衙门后,老赵遵守客道乃翻身下马。

王不为笑道:“上官无需多礼,此地并无下马石。”

堂堂官署大道之上确无下马石,只长满了齐膝高的荒草。老赵费时费力拍掉粘在官袍上的野草籽,皱眉问道:“贵县何故如此萧条破烂?”

道两边的东西厢房腐烂不堪,房子里也是长满枯草,显然常年无人居住办公。更离谱的,县衙大堂塌了半边房顶。最最离谱的,今日并非休沐之日,进到衙门中却不见一个衙役差人。

“县丞在何处办理公务,贵县何故如此败落?”--“贵县---”

于详眼尖,看见王不为官袍里的裤脚打着几个补丁,重重咳嗽几声打断了老赵的追问,也避免了主人家的尴尬。于详本跟在老赵身后,当下策马赶上几步,对着老赵耳语道:“人家是真穷,咱就别想着打秋风了。我估摸着一个大子儿也捞不着,这回就实打实为朝廷办事为皇帝分忧了。”

不想老赵听了这话便吼了起来:“这倒好,湖广军奉诏千里迢迢地过来剿匪,兵部不拨银子,陕西省不拨银子、延安府不拨银子,苦主也没银子。么得饷银,让弟兄们喝着西北风去拼命不成!”

老赵发飙自有他的苦处。把梁山军这个异端放一边不提,赵寿吉领导下的湖广军算是普天之下最体谅朝廷的部队了,部队开拔费也就是奖金,只是平时工资的2倍。换做别家,起版饷银的三倍起。

话说朝廷不是不给赵寿吉加班奖金。按朝廷规制,客军跨省作战的军费由中央地方两级筹集,应该由陕西省、延安府、甘泉县三级地方财政支付大头。只是这省府县三级政府都苦哈哈,可不是哭穷,是真穷!银子真没有,白条要不要?

王不为心惊肉跳地表示:欠条现在就写,马上就写。

贫穷。贫者没钱,穷者无官,甘泉县两个都占了。

在知县被闯王高迎祥干掉之前,甘泉县有县无长长达6年之久。老县长被杀之后,不出意外的话,没个几度春秋也补不来新人。也就是说,县丞王不为必当常年以副代正主持甘泉县大局。他这官也做得憋屈,干正职的活拿副职的钱。

为何甘泉县没有知县?谁不愿意做官呢?那确实是因为没有人肯来!甘泉县,顾名思义有甜水,甜水就在城外一里处神林山麓,名为美水泉,当年由大名鼎鼎的旅行家隋炀帝赐名。问题是,除了这美水泉,全县可就再无别处甜水了。你想,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中个进士,外派当个县委书记,哪个不想把十年学费连本带利捞回来,谁高兴到此黄土高原不毛之地来喝苦水吃粗粮。甜口人人喜爱,吃苦受罪,还是算了吧。能坚守阵地的只能是本地人王不为,也正是靠着本地人王不为本乡本土的面子,一泡尿能从城东撒到城西的甘泉县城里仍是有富户愿意慷慨解囊摆下接风宴。

贫归贫,必要的公务招待不能免,饭局设在了甘泉郡王府。好歹也是个郡王府,破落如抽上大烟的土财主家,堂堂郡王府连个暖房都置办不起。上几个大鱼大肉便是当地最高规格的宴席。天冷,菜才上桌便没了热气,从武昌繁华地来的赵寿吉和于详都懒得动筷子。

趁着席间小解的空隙,于详向老赵说了句心里话:“得了,人家怪可怜的,就当做慈善吧!”--“此地为何贫苦,于某已然略知一二。”

“没水呗。”

没有水,工业农业齐刷刷完蛋,没有工农业支撑,三产照例发展不起来,可不只能穷得叮当响呗。

赞过赵军门的真知灼见后,于祥说道:“最主要的还是闭塞守旧。没听那王不为还有那郡王口口声声县令县令,早在洪武年就定下规矩来只唤作知县,此地二百多年旧称不改,你说有多闭塞守旧。没人带他们玩,只能自个跟自个玩,能玩出什么花样就特么见鬼了。”

“既如此,那就...?”

“老赵,咱就别劫贫了!”

赵寿吉喝着掺了酒的水,在腌黄河鲤鱼、白切猪肉、油炸小鱼、烂炖羊肉、羊杂碎、烤羊蹄、烧猪蹄、肉夹馍馍、小葱炒蛋八个大菜面前开出了真诚的泪花。

甘泉郡王府最豪华酒宴只是湖广中等人家的家宴,主人家怕被客人看不起,楞弄出一桌全荤来。老赵心里其实蛮酸楚,宴席上越没有素菜就越能揭了甘泉的脸面:怎一个贫字了得呀!

再看,堂堂郡王府连个伺候酒席的侍女都不曾配备,就一个武夫模样的亲随保镖立一旁添酒端菜。难得,居然此人会说几句施州土话,让人听着无比亲切。此人号称十年前在施州见过于详,当年虽不曾有幸瞻仰过赵总兵,但桅杆屯赵百户的大名却久仰啊久仰。

于详对此感觉挺好,跑这鸟不拉屎的破地方竟会遇见半拉老乡。他嘴巴刁,桌上的菜太粗鄙无法下口,便扔下筷子有一句没一句地和那位老乡聊上了。这一聊才知道,这个郡王亲随居然还认识刀凤兰和林云。只是此人居于闭塞之地浑然不知有施州大疫,不知刀家因瘟疫家破人亡,单传独苗刀凤兰已官至梁山军东海舰队政委,更不知昔日抢他饭碗的林教头正是梁山军委主席。

于详看此人孔武有力说话诚实,但因林云之故落魄返乡而错失施州大发展,故而怜悯他运气太差,乃萌生招揽之意。亦不管不顾在座的郡王意思,对他直言道:“你李齐虎一身的枪棒武艺,何不投我湖广军中建功立业?”

一个直接,另一个更直率。那李齐虎闻言半句客套话没有,完全不去看主子脸色,当下里单腿跪下,拱手谢向老赵和于详:“小的愿投军,从此追随将军左右。”

赵寿吉将李齐虎虚扶起,笑道:“你可是个爽(直)快(肠)人(子)。明日就来军中点卯吧。”

甘泉郡王一看这阵势是完全把自己当成了空气,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谄笑道:“贺喜二位了。祝赵总兵收得个急先锋,也要贺喜李护院投了个好前程。”

老赵仰脖子把水酒喝掉,起身团团拱手唱喏:“郡王,赵某感谢王府盛情款待。我是个粗人不会说好听的,接下来的事情么,我不要甘泉县一个大子儿!”

老赵客气,他哪里不会说好听的,他说的是世间最好听的天籁之音。甘泉郡王朱初三(因为没钱打点宗人府,朝廷不曾录下他尊讳名字,甘泉郡王没名字只能使用乳名‘初三’)和王不为感激涕零,当场迎风洒泪。

“于详,把地图拿来!”老赵要当场兑现自己的诺言。

于详铺开两张地图,一张是梁山军绘制的陕北军事地图,一张是星际争霸地图截屏照片。赵寿吉借筷子当教鞭,对着地图向朱初三和王不为详细讲解本次剿匪大计。

陕北剿匪记是几个结义兄弟给他编的剧本,有星际争霸截屏照片为证,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其实呢,内中精髓仍是那‘狭窄通道堵路口’原理简单却屡试不爽。主打的一个四面包围十面埋伏,不阙一。

甘泉县境内有个下寺湾,下寺湾有个丹霞地缝:雨岔大峡谷。

王不为纳闷了:“我县确有下寺湾村,但我本乡本土40载,闻所未闻那里有甚么雨岔大峡谷。”

“听我说。此处多有洪水冲刷而成的纵横红砂细缝,类同靖边哨马营的红沙峁,峡谷地形极复杂,许进不许出。赵某打算将高贼赶进峡谷中,让那3万流贼啃石头去!”

朱初三猛然醒悟:“将军说的雨岔峡谷便是豹子沟啊!”

于详插嘴道:“雨岔峡谷也好豹子沟也罢,叫法不同,总是闯贼就地伏法之所!”

喜欢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