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5章 这颗心要化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待于祥一碗茶下肚,那马大郎提前到了。短衣草履打扮,派头却如上官。来了,所过处茶客纷纷离座欠身相迎。来了,挑当中间一坐。来了,茶博士快步上前将他身前方桌特别擦拭三遍,再换干净新布又细细抹了五遍,直到桌子一尘不染,直到平了那三番五次,再给上了专属于他的小盅茶具。

看下来,这位讲究人,讲究人定是有钱人,有钱人定是文化人。

似于祥这般精明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马大郎看似地位尊享,受众人青睐看重,实则如回乡兜售女装时的阿q,一时的富贵返乡,一时的光鲜罢了。其中败絮,唯其自知也。

众人将他围坐,不催不急,就等他品下那两口茶之后开坛说法。

那马大郎两指头捏住茶托,一指顶着茶盖,‘咣’一声敲下桌子,手中茶具就当惊堂木来用了,“话说这人呐,从娘肚子里出来但有四悲四喜。四大悲: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子无良师。四大喜: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露。哎--额庄稼汉紧要上心的仍是这雨旱天气...”

不对劲!绝逼有套路!这位的做派特么与说书先生无异撒。

于祥悄悄问茶博士,“待会儿要散赏钱不?听书钱含在茶水里了不?”

“丰俭请随意。只是我这快活林,一碗茶才收你几个子!”

行吧!那啥,就当游学了。

快活林么,没有欢乐如何能成名。

“忽冷忽热爱感冒,刮风下雨怎知道?今天我来说一段,天气形势和预报。昨日我已经和大伙预报了,辽东大部分地区---晴!那真是风和日丽啊。不过有句老话您可别忘了,叫天有不测之风云呐。好嘛,转眼之间是乌云密布宛如黑幕,嚓嚓嚓...一道响雷划过,嗒嗒嗒...这雨可就下来了。”

马先生,你这是下马蹄子呢!不过你这老小子有点意思,借云图来播战线了。

“你别看东北下得这么热闹,西北天可不错,不过稍有点偏西风。怎么回事呢?因为最近两天啊,有个暖压槽!由南向北正在移动,所以天好。但你也别高兴得太早,从云图分析,受奴儿干司冷空气影响,东南沿海可能有台风出现。据小道消息透露,台风登陆之后是东风转南风,南风转西风,西风转北风,北风转东风。”

你这是旋风!席卷四面八方,天下打成了个热窑。多虑了,局势断不至此。

“所以千万不能轻敌。这就叫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望诸位提前做好防风防盗准备,咱们明天接着再报!”

无可厚非。苏州有弹词开篇,甘泉为何不能有说书开篇。用风雨雷电来比喻军情战况,作正式开说之前的开胃菜,博取听众一乐。这个马大郎幽默诙谐,有两把刷子。

高手在民间撒!于祥决定:这钱场,给了!

插一句:如果泰森、曹少、胶皮在场的话,妥妥勾引出他们少年时代的记忆和情怀,那绝对的,三五钱的碎银说给就给,眼睛都不带眨。为啥呢?因为这位兄台的风格和沙嗓子,活脱脱单田芳老先生在世啊。

马大郎的快活林书场之所以能从穷棒子口袋里掏到钱自有其独到之处,别人说书讲究个留下悬念戛然而止好讨赏钱,他玩的是充分互动,挑起话题让听众参与讨论,好比是后世的话题主播。

今日之重大新闻:别省官军助我剿匪。

今日之互动话题:半万甲兵能否敌得过三万闯军。

评论区里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不外乎左中右三派:大胜、打平、不敌。

“说不敌的那几桌,赶紧回家收拾细软,大路朝天,赶紧南逃。”马先生朝着他们啐口唾沫,“闯营距此八十里磨刀霍霍,说话就到,若朝廷兵马挡不住闯贼,你我还能在此品茶谈笑悠哉悠哉乎?甚脑子?猪脑子!”--“不瞒诸位衣食父母,前几日返乡之时与官道上偶遇了那湖广军,额滴神呀,人人披甲全军披甲。额官军见得多了,可从未见过这般得齐整军容。”

呵呵。那是的,我湖广军全员配铁甲,里一层外一层,咱那甲胄,八个字:用料扎实、做工考究,有面有里。边军见了都得流哈喇子。

于祥从面汤里捞几筷子碎面吃掉,再喝上口汤,放20个钱在桌上,“店家,以后面汤里多放些辣子,那玩意儿提鲜。”说着伸臂画圈,放开缠起的袖摆,起身走人。

多放辣子当然提鲜了!店家不免嘟囔,你这穿长衫宽袍的说得轻巧,岂知辣子有多金贵,多放半捏捏,小店便要亏本。

“外乡来的客人且慢!”

带了些陕北口音的官话,这回无需于祥发挥他的语言天赋了,回头看去,发声者果然就是那跑码头的马大郎马说书。

“客人可是湖广人氏?”

不愧跑码头闯江湖的,有眼力界。“区区正是。”

马大郎离开座位,大步赶将上来,‘啪’一记抱拳,“先生莫非湖广军中之人?”

“区区正是。”

“啊呀,恩人在上,请受小民一拜。”说着拍了拍捶了捶俩老膝盖,一手撑地,艰难地弯曲膝盖单腿跪下。自己拜远远不够,因为个体代表不了民意,他亮开嗓子招呼在场的乡人,膝盖不曾生锈的赶紧与之一起拜谢恩公。拜他保境安民,谢他带来和平。

茶摊老板没来拜谢,他有更实惠的,亲自下厨为可爱的湖广军人再做一碗炝锅面,这回舀了足足半勺子的辣椒酱放到了海碗里。

完了完了,老子这颗心要融化了!

有虚有实、有礼有爱,这是身为大明军人的于祥在驻地以外从未享受到的礼遇,来自民间的爱戴。

尼玛,‘民拥军’这仨字,到底叫我于文昌亲体验了一回!自带干粮保甘泉还是有精神回报的嘛,做好人好事还是挺有愉悦感的嘛!

他老赵不怎么缺钱,一双儿女更不缺钱从不啃老,既如此,敛财来填充棺材吗。劝他往后继续贴钱做好人好事有何不可,就当花钱买个开心喽。于祥乃打定了主意。

“可看清楚了?”

“回禀大...”--“禀闯王,小的看得一清二楚。”

闯军的探子主官亲临一线,看了个一清二楚,也说了个明明白白。

来者并非榆林镇或大同镇来的边军,因为来犯官兵的着装甲胄明显异于边军,乃是南边的驻军。

且看:步营士卒内着札甲,再外披一层内衬铁叶的直身土黄色布面甲,布甲身后圈一‘勇’字,佩戴护腋护心镜、铁环臂、铁护喉,戴尖顶铁盔内衬土黄色护耳软帽,束皮跨带。跨带上挂皮水囊、雁翎刀、解首短刀、火药罐等物,手中或持朴刀或持大枪,或背鸟铳或背铁弩。穿麻布直缝战鞋打绑腿。另有持藤牌者,持铁制树杈状兵器者...

‘铁制树杈状兵器’,你个驴蛋蛋懂个球,本王来告诉你:那玩意儿叫做铁狼筅。那支官军若非湖广兵,老子便不做闯王,回老家土里刨食去。

惹不得!风闻湖广兵有俩师傅,一个姓戚一个姓梁,两大高手带出来的徒弟,可不敢招惹。

探子主官盛赞老大果然马贩子出身,走南闯北有见识。但无惧官军之光环,官兵嘛,作战规律已然摸得门清。其兵马北上,但求一个拒我于湖广之外。虚晃几招意思意思,咱不往湖广去便平安无事。

应是鼓励与赞美不止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对成年人尤其对上人更具情绪价值,更能激发其潜能。马贩子出身的高迎祥突智慧乍现,发现了一个为人所忽视的细节。

“你说湖广兵的布甲染的土黄色,本王问你,为何不是官兵惯常用的暗红?”

这个说不好,可能湖广省红色染料缺失,很大可能染布的钱被当官的给贪了,又或许湖广人尚土黄。

“不对。或故意而为之”--“战袍着色与山地同色,若暗藏于沟壑之中,我军则不易察觉。”

“此举如夜不收着玄衣皂靴,夜色中不能辨。我王明察!”

“着装与众不同,打法或与众不同,若其用心亦与众不同...”

高迎祥很难受,都不愿把话讲完,再不愿在脑子里设想出湖广官军不死不休与他闯军死磕的画面来。

他的这颗心也要化了。

喜欢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