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正男正巡视城防走在蒙格身边,见状不禁好笑。“你个骚鞑子过嘴瘾呢!”
蒙格摸摸后脑勺不好意思道:“鞑子离太远,枪没准头,咱也没有重机大炮。再说了,师长你有令不准擅自出战。小的便不敢出堡靠近了打,小人只有一颗脑袋,可不够军法处的阎罗们砍的。”
丁正男哈哈大笑,笑过算过正待要走。听蒙格在背后说:“师长,小的有个主意...”
同为忠良之后,徐玉对丁正男真是够意思,给了把破枪,也给了当今世上最高端最大气最上档次的手雷。徐总工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薄铁皮手雷全重580克,内装800颗边角料铁渣,杀伤半径3米。这款被近卫军亲切地称作恐龙蛋的黑火药手雷可比梁山军装备的仿77-1式木柄手榴弹更具时尚与现代感。蒙格的投弹技能在近卫军中数一数二,其76米投弹距离的高光记录保持至今无人能破。然而鞑子远在500米开外,够不着怎么办?蒙族发明家蒙格自有创意。
在介绍蒙格发明创意之前,有必要对后金军使用的弓再行科普。鞑子的弓有两项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知识产权:一曰牛角弓梢。在弓柄两头加装牛角,牛角本身具有弹力,如此开弓时拥有两重弹力可事半功倍。后金打仗常要征集15--60岁的男丁入伍,正因为后金的弓有牛角弓梢这一独特设计,15岁的孩子和60岁的老弱也能开弓。二曰弓弦。明军的弓弦通常用动物的筋甚至麻绳制成,虽然结实但容易脆化,使用寿命有限。而后金巴图鲁弓用丝线做弦,取吃柘叶的蚕吐出的丝做成的弓弦其坚韧程度比筋弦更胜一筹。
后金作为一个新兴的政治军事势力,持有积极进取、赏罚分明的社会环境,制造的盔甲、兵器,质量远胜明朝兵仗局出品。明军最喜爱的缴获,第一当为后金军的甲胄,第二则是后金的弓。
后金苦逼,军费有限,无法普遍装备蚕丝弓弦,大部分的弓弦用动物的筋制成。蒙格把缴获的后金弓弦取数十根缠绕加粗制成弹力皮筋,再锯擂木制成超大弹弓架,割开皮甲做弹丸兜。如此,弹弓式抛弹器便制作完成。能积极开动脑筋是好的,军中小发明是值得鼓励的,45度仰角发射是无比正确的,机械增程手榴弹的思路更是值得推广的。然而,手雷引爆时间过短注定了蒙格难以将创意落实到实战。
第一次试验,手忙脚乱和心慌意乱,由于太紧张没能第一时间内发射出去,手雷飞出不远后便爆炸。
第二次发射,好歹能在拔掉插销后瞬间松手发射,但还是因为太紧张,蒙格把弹丸兜握太紧阻挡住了弹体。结果落在了几米开外处爆炸,好在战士们经历过训练时投弹脱手,能够及时避开才不至酿成事故。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弹体顺利飞向远方,飞出一半的路程空爆。
这个时候丁正男开始想念梁山军自用的木柄手榴弹了,开始为自己的颜值控后悔。恐龙蛋好看不中用,真不如拉线的木柄弹好用。
近卫军的手雷自主生产能力为零,全部依赖梁山进口,是宝贵的。丁正男不会让蒙格浪费第四颗手雷,但可以容忍再浪费一颗木柄手榴弹。他私藏有三颗梁山军木柄手榴弹。发明能手蒙格却不愿在试了,因为通过三次实践操作发现,粗制滥造的弹弓并不能将半斤重的恐龙蛋机械增程至500米远,他可不想糟蹋师长大人的私藏品。但他看到木柄手榴弹时又突发了一项创意。他想到了弩,如果把弩槽开大,打磨光滑,用大型硬弩弹射木柄手榴弹岂不是好。将木柄弹的引信延长足可覆盖100--300米距离,定为杀敌利器。
丁正男轻蔑地鼻孔出气,“傻小子,费那劲!老子告诉你,梁山军的步枪不光能打子弹,还能打榴弹。嗯,你没见过枪射榴弹。就是能用枪打出去的榴弹。只要我军装备上步枪,鞑子零散时打子弹,聚拢时打榴弹。哼哼,别说4万,40万鞑子也不够填牙缝的。”
连着3天两边相安无事。阿多多不曾发动进攻,丁正男亦无力率部突围。
在阿济格看来,土木堡里的近卫军等同受伤的豪猪,豪猪缩成一团竖起尖刺,土狼阿济格不好下嘴。
鞑子围城部队由大哥阿济格的镶红旗打头阵,阿济格比多铎、多尔衮大上二三岁,也就多了两三年的战斗经验,能够正确对待敌人战斗力。阿济格不光把近卫军比作不好下口的豪猪,还比作为难啃的硬骨头,要想吃下对手得做好崩掉几颗牙的准备。身为大哥得护着两个兄弟,决定由自己的镶红旗吃苦在前,让两个兄弟跟在后头吃现成。
对阵双方其实都在等。阿济格等的是火炮,丁正男等的是弹药。
对阵双方都在做准备。阿济格在磨刀,丁正男在做木匠活。
第四天上午,阿济格终于等到了盼望已久的炮,大小6门,有大将军炮也有小号的弗朗机炮,都是本次抢劫的战利品,当然还有负责操炮的明军俘虏炮手。让阿济格头疼的是,他的大炮射程还不如近卫军的枪,要想轰掉土木堡,只能将炮阵地暴露在敌军火力射程之内。
炮兵,真正的技术部队,后金军的宝贝。几十辆盾车密密麻麻挡在炮阵地前,只露出6个黑洞洞的炮口。为压制堡城上的步枪火力,盾车后面安排有数千弓箭手引弓待发,用密集抛射彻底压制住反击火力。
看着敌阵中还穿戴着明军衣甲的炮兵和后金鞑子们忙碌着掘土垫炮,丁正男抢先发难,乃一声令下:“抛弹车准备!”
抛弹车其实是缩小版的回回炮,回回炮抛石头,抛弹车抛手雷,确切说是用麻绳捆绑住三个手雷的集束手雷。丁正男否定了蒙格利用床弩发射的想法,决意向老祖宗学习回归传统。他可没有后发制人的修养,打仗,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看看是你铁疙瘩厉害,还是我恐龙蛋牛逼。
时间仓促且没有合适的材料,抛弹车亦属粗制滥造。全车无铁作,齿轮和活动卡扣都用的木头,抛杆用木片层压制成,弹兜用麻绳编结。即便简陋,调整好角度,五百米射距不在话下。丁正男亲自上墙头,望远镜里找到后金炮阵地,这个距离已经有700米开外。这个距离上近卫军只能挨揍无法还手。
战争的魅力在于不会按照数据或者指标能够精确推演的,正因如此,无论梁山军、近卫军,还是明军、后金军,参谋人员的作用一定是被大大低估的。如果战争只是军力推演这么简单,直接比大小比数量好了,还要指挥员来干什么,还要发挥指战员技战术来干什么?
明军炮兵俘虏主观能动性为零,被动积极性却很高涨。在刀背和刀刃的鼓励之下操炮轰击,拳头大的铁蛋从炮口呼啸而出,奔向夯土包砖的土木堡。
等等,为什么拆家小能手大将军炮没动静?仓促运来的军事重器待临战时才发现遭到了破坏,炮口里被灌入了铁浆,千辛万苦运来的大杀器已成废铁。丁正男真该好好谢谢那位或是那些无名英雄们,那个或是那些佚名炮手在城池陷落前能够记得破坏武器不为敌所用。
弗朗机有效射程500--700米,最大射程1000米。这指的是严格按照生产流程符合战术指标的新出厂火炮。后金弄来的二手老炮便如同二手老婆般松松垮垮。3斤到5斤重的炮弹能够着堡墙。
几阵轰鸣,瞬间便有重物敲击城墙,只有站在墙头的岗哨能感觉到脚底的震感。好比有女人一粉拳打在札甲上的感觉,只能让人兴奋而非威胁。不知是土木堡夯土质量好还是炮弹无力,效果上只听个响,要说靠铁蛋把城墙给砸塌掉,纯属阿济格的美好愿景。
这种无效攻击却让后金军感到沮丧,六轮炮轰后大炮需要冷却,趁着冷却的功夫,阿济格下令炮阵地前推,推到300米距离上抵近轰击。他的算盘是拼着损失掉炮也要轰塌堡墙,炮没了可以再抢,炮兵没了可以再找。不惜代价也要把敢于攻击后金勇士的出头椽子干净彻底消灭掉。
对土木堡的攻势从炮击开始。300米距离,感官完全不一样了,每次炮轰都如重锤敲击洪钟,带来巨响和震动。阿济格上一秒还想派出2000弓箭手前突,用抛射箭雨来压制近卫军反击,保护抵近射击的火炮。受到炮击那惊天动地的鼓舞,他下一秒就把‘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裹进闷屁排出了体外,乃改良为不惜(某种)代价。
毕竟‘不惜一切代价’具强口号属性,喊口号易,做起来难。
毕竟攻坚真真是大金国勇士的软肋,除非政治需要万不得已,后金军才会干蚁附攻城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的亏本买卖。
毕竟羽箭很贵,真真不敢浪费。让我们简单算笔账。后世网店上,最次的玻纤箭每枝2--3块钱,好点的箭镞20块钱左右。这样算下来,能杀人的箭每枝起码20元软妹币。2000弓手每人十次抛射便是二万枝箭,一次性火力输出的代价是40万元---够直观、够以事实为依据了哈!
阿济格很想玩上这么一次箭雨覆盖,很过瘾很壮观,但这不是穷人家玩得起的烧钱游戏。后金弓箭手玩的是精确狙击,讲究一箭毙伤一个敌人。
阿济格,后金,不光精通打仗,还精通战争经济学,十分懂得投入产出比。箭是自己的,要珍惜。炮手是俘虏明国的,是耗材。
喜欢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