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魏公的称谓,以及封地的多少,另一个汉献帝赐予曹操的特权更为关键。
篡位套餐的最后一项,加“九锡”。
荀彧千方百计阻拦地一切,在他离开之后不过半年的功夫,曹操便已经全部集齐。
《礼记》中记载,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谓之九锡,涵盖了衣食住行、保镖权力和祭祀等多个方面。
汉献帝赐曹操御用大车和兵车各一辆,各配有四匹黑色雄马驾车,共计黑马八匹,象征着出行尊贵等级;
赐衮冕之服和赤舄,是古代祭祀等重大场合的最高规格礼服,代表着礼仪上的极致荣耀;
赐诸侯享用的三面悬挂的乐器和三十六个人演出的方阵舞,仅次于天子专用的“宫县”,曹操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演奏;
赐朱户,住宅的大门可以漆成红色;
赐纳陛,登堂的台阶可以修在檐下;
赐虎贲卫士三百人,安保级别与天子同个档次;
赐象征权威的兵器斧、钺各一柄,曹操至此名正言顺拥有生杀大权,可代表天子惩罚罪犯或叛乱者;
赐朱红色的弓一把,朱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把,黑色的箭一千支,红弓矢用于征讨不义,黑弓矢用于狩猎,受赐者可代表天子行使征伐之权;
赐祭神用的美酒一罐,并配有玉圭和玉勺,获得了与天子同等的祭祀权。
这一套下来,曹操的地位已经无限接近于天子,不仅可以任命封地内的官员,确立子嗣,还能祭祀先祖,名正言顺地替天子征伐。
至此,曹操已经越过了臣子的身份,成为了天子的左右,分享着大汉天下。
或许会有人说,刘备和孙权等诸侯骂曹操骂得对,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一心只想着篡夺大汉,而不是匡扶汉室。
但身处东汉末年的混乱,哪个诸侯敢说没有一些私心,占据地盘不是为了将来能统一天下?
袁绍骂曹操是贼,架空了汉献帝,其目的也是为了击败曹操,自己统治兖州和豫州地区。
孙权骂曹操是汉贼,占据天下三分之二,其目的也逃不开争夺天下。
甚至刘备骂曹操是汉贼,声称要匡扶汉室,最终也是建国称帝。
唯独曹操,终其一生都未曾真正篡汉,而是安守本分。
在这样的乱世下,就算曹操自己不想要上位,其手下人也会推着曹操前进。
曹操走到如今,魏国这艘大船已经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更多的是各方士族大家和将士之间的博弈。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秋,七月,荣登魏国公的曹操开始建立祭祀土神与谷神的社稷坛和曹氏祖先的宗庙。
社稷是朝廷政权的核心象征,而宗庙则是皇族血缘与正统性的象征。
根据汉代礼制,只有天子有权设立国家级的社稷坛和皇室宗庙,地方诸侯或权臣无权私自建立。
曹操作为东汉权臣,突破这一礼制限制,自行建立社稷坛与曹氏宗庙,本质上是对 “挟天子以令诸侯” 阶段的权力升级,更是公开宣示自己已掌握实际的政权。
这一举动将“九锡”具象化,也彻底的点燃了众将士的热情,标志着东汉末年政权开始更替。
所以很多人都说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就将精力从扩张领土转到了建立曹氏家族的势力上去了。
这句话说的没毛病,一来曹操年纪大了,加上头痛病一直困扰着他,实在没有多余的体力四处征战,二来曹氏家族虽然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始终只是大汉朝廷的臣,这些好不容易得来的地盘,只需要天子一句话就会被全部收回,只有王侯,才能有继承制,将曹氏家族延续。
故而曹操尽管终其一生未称帝,但始终在为曹氏延续构建条件。
除了在魏国内宣誓主权外,曹操还对朝廷中动了手。
他将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献给汉献帝,三人都被封为贵人。
表面上看,这个举动只是一个联姻的升华版,但实际上是东汉末年权力博弈中极具策略性的政治操作,其核心目的有两层。
东汉末年的混乱是从宦官和外戚两大势力的对战中开始的,也是这两个群体最接近皇权。
曹操将女儿献给汉献帝,不仅可以起到监视皇帝举动的作用,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外戚的力量,强化对汉室朝廷的控制。
当然,曹操这一举动也给了世人一种暗示,就是他曹操是不会篡位的。
外戚势力再强大,也无法得到正统的认可。
接下来曹操的举动就很容易理解了。
当时汉献帝的皇后是伏寿,其家族伏氏虽已衰落,但仍是潜在的反对力量。
曹操通过送女儿入宫封贵人,形成 “曹氏外戚” 与 “伏氏外戚” 的制衡,甚至为取代伏氏铺路。
到了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以 “伏皇后图谋不轨” 为由废杀伏皇后及其家族,随后次年(215 年)立其女曹节为皇后。
至此,曹氏彻底垄断了汉室后宫的最高权力,汉献帝的婚姻关系完全被曹操掌控,“外戚” 这一传统政治力量彻底成为曹氏的附庸。
这些都是后话。
回到建安十八年,马超在凉州造反,夏侯渊领军追击却不敌,又因氐人首领千万又起兵响应马超,驻军兴国,夏侯渊率军撤回。
随后马超占据凉州,杀死刺史、太守,自称征西将军,兼任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凉州从事杨阜,其表兄姜叙,联合赵昂、尹奉、梁宽、赵衢等人诱马超出城后,杀马超家眷,与马超大战。
马超不敌,败走投张鲁。
曹操得知消息,封赏讨伐马超的功臣,封十一个人为侯爵,杨阜被封为关内侯。
凉州之地也恢复平静。
同年十一月,魏国开始设置尚书、侍中和六卿等官职。
曹操任命荀攸为尚书令,凉茂为尚书仆射,毛、崔琰、常林、徐奕、何夔为尚书,王粲、杜袭、卫觊、和洽为侍中,钟繇为大理,王为大司农,袁涣为郎中令,并代理御史大夫事务,陈群为御史中丞。
至此,魏国国内政治体系已经基本完善,政令传达通畅,俨然是一个小国。
另一边,刘备攻刘璋。
益州郑度献策迁巴西、梓潼百姓,烧粮坚守,刘璋以 “拒敌护民,非迁民避敌” 拒之。
面对刘备的进攻,刘璋部将刘等战败,吴懿、李严相继降,刘备势盛,围雒城。
张任出战雁桥败死。
《曹操那些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曹操那些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曹操那些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