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操那些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3章 兵至合肥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春,北面的代郡乌桓三部又开始捣乱。

乌桓三部大人皆自称单于,管辖范围内的各项事宜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久而久之,周边百姓都慢慢觉得太守的命令可以不执行,但单于说的话必须得做到。

这些单于自信心也开始膨胀,逐渐将手伸到了全郡事务。

当时的代郡太守眼看郡中事务无法控制,只好将情况汇报给了曹操。

北方乌桓飘忽不定一直是曹操的一块心病,他必须要挑选一名信得过的得力干将,将代郡之事彻底解决。

于是,曹操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出身河东裴氏,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以 “有高行”“明于治体” 着称。他早年曾避乱荆州,对时局和地方治理有深刻洞察,且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的灵活性。

此人便是裴潜。

曹操看中裴潜的核心特质,善于因地制宜,任命裴潜为代郡太守,并授权让裴潜带领精兵前去镇压讨伐。

裴潜推辞说:“代郡人口众多,稍有行动便能聚集上万兵马。单于自知放肆横行日久,心里也不踏实。如今多带兵马前去,他们一定会因害怕而拒绝我军入境,兵马带少了他们又不放在眼里。依我看应该用计谋解决问题,而不能用军队来威迫。”

于是裴潜只身乘车前往代郡。

单于惊喜参半,裴潜平静和缓地安抚他,单于和他的部下都摘下帽子,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全部归还了前后几次掠夺的妇女、器械和财物。

裴潜按律诛杀了代郡与单于内外勾结的高官郝温、郭端等十余人,北方边境地区大为震惊,老百姓心归魏室,代郡随即平定。

后来裴潜在代郡做了三年太守回到朝廷任丞相理曹掾。

曹操称赞褒奖了裴潜治理代郡的功劳,裴潜说:“我对百姓虽然宽宏,,但对胡人却很严厉。如今谋臣们一定认为我于理过严,于事过宽。其实胡人一向骄横恣肆,管治过宽必然导致松弛散漫,因此只能将他们绳之以法,这就是诉讼纷争所以产生的原因。从现在的形势上判断,代郡一定还会发生叛乱。”

听完这番话,曹操十分后悔这么快就让裴潜回来,几十天以后,果然又传来三个单于造反的消息。

曹操只得派鄢陵侯曹彰为骁骑将军,前去征伐他们。

有类似问题还有邺城西面的并州。

生活在并州地区的南匈奴随着并州的稳定,人口不断繁衍,势力也逐渐增大。

同年七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入朝魏国。

呼厨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归顺曹操,并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并州之乱时起兵反曹。

南匈奴与乌桓一样,常常摇摆不定。

曹操恐其蔓延难制,对呼厨泉很不放心,便想了一个办法。

他把呼厨泉留于邺城,用上宾之礼对待他。

呼厨泉曾任内侍,对于留在邺城也不好多说,何况如今曹操位高权重,根本不能得罪。

曹操再次让南匈奴的右贤王去卑居平阳,管理南匈奴各部。

曹操又分南匈奴为左、右、前、后、中五部,每部选尊贵者为帅,别令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左部居太原故兹氏县、右部居祁县、南部居蒲子县、北部居新兴县、中部居大陵县。

从地图上就能看出,五部相距较远,中间还有其他县城间隔,一时间根本无法统一行动。

加上部落中还有汉人为司马监督,名义上部落的统帅是当权者,实际汉人司马才是话事人。

如此一来,虽然南匈奴部落名义上继续保存着,但权力却已全部落入曹魏政权的手中。

单于只是徒有虚名的称号,南匈奴国家政权亡。

同年八月,曹操任命钟繇为相国,把国内之事交给他全面处理。

十月,处理完乌桓和南匈奴之事,又安排好了邺城各项事宜,曹操再次发兵南下,讨伐孙权。

十一月,大军到达谯县。

十二月,大军到达合肥。

到合肥后,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八百将士对战孙权十万大军的地方,赞叹良久。

视野回到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曹操抽调合肥兵力,只给张辽、乐进、李典等将留下七千人守城,孙权趁机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合肥。

其实曹操早就料到孙权定然会在合肥空虚之时来袭,便再去西征张鲁的路上,让护军薛悌送去一封信函,信函边还写明,要在有敌人来攻时再打开来看。

孙权十万大军果然来袭,张辽与诸将打开信。

信中说:“若孙权军来到,张辽李典出战;乐进守城,守城者不得与战。”

曹操的计策并没有给三人带来安心,相反让他们都感到疑虑。

城外斥候送来消息,孙权十万大军,几乎压上了所有江东主力,包括濡须坞建造者吕蒙、平叛神将贺齐、与张辽齐名甘兴霸、以及凌统、蒋钦、徐盛、潘璋、陈武等等将领。

如此阵容,若是出城被包围,几乎毫无胜算,若是待在合肥城中等待救援,便与曹操的指令相违背。

张辽却分析出不一样的建议。

他觉得趁孙权大军还没有对合肥形成包围之势前,率先出击,打吴军一个措手不及,杀杀他们的锐气,便能让众人安心,合肥城也就能守住。

李典和其他将军都赞同张辽的意见。

那问题来了,谁去挫吴军的锐气。

这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人数少了,压根成不了气候;人数多了,合肥城就空虚。

这时,张辽再次站出来,当夜就募集敢于出城迎战的精锐将士八百人。

他开剥牛肉赏给将士饱食,准备明日大战。

次日,天色刚亮,张辽披甲持戟,亲自先登直陷敌阵,撕裂了东吴军队的防线。

张辽的突袭杀得吴军措手不及,张辽很快就斩杀了数十名东吴士卒和两名东吴将领。

他一边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名号,一边冲锋陷阵,冲入东吴的营垒,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之下。

孙权哪里能料到曹军会如此勇猛,甚至都没有想到曹军还敢出城。

混乱之中,吴军将士纷纷撤离。

偏将军陈武上前阻拦张辽,被张辽斩杀。

孙权等人则逃跑到一座较高的山冢上,用长戟来自卫。

张辽见敌方主帅退避,便叱喝孙权,迎面挑衅。

但孙权没有轻举妄动,得知张辽所率士兵非常少,当即命令大军将张辽重重包围。

张辽左右突围,杀出包围圈。

没能冲出重围的人们大声呼喊:“将军要舍弃我们吗?”

于是,张辽带领着中期破围的几十人,又杀入了重围,去救援的馀众几百人。

吴军皆望风披靡,没有人再敢抵挡张辽了。

此战之后,张辽名声大振,孙权也有了新的称呼。

《曹操那些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曹操那些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曹操那些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