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6集:凑钱风波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菊院归心

陈远捏着牙行伙计递来的纸条,指腹反复摩挲着“纹银三十五两”那行墨迹,喉结不自觉地滚了滚。秋阳透过镖局的木窗,在他脚边投下细碎的光斑,可他心里却像压了块凉石头——方才回屋翻了藏在床板下的木匣,铜板和碎银加起来不过二十五两,离三十五两的总价,还差整整十两。

十两银子,对寻常人家不是小数目。若是省吃俭用,够一家三口嚼用小半年;若是换些布料,能给柳如氏做两身体面的新衣裳;若是用来买种子,能种上半亩好田。陈远指尖敲了敲桌沿,第一个念头便是找掌柜的预支工钱。上次押镖去江南,工钱还没结,加上这个月的例钱,凑凑该能补上缺口。可刚起身要去前堂,脚步又顿住了。

昨天傍晚他路过掌柜的屋,听见里头正跟账房先生商量事,说要往南方增开两个镖点,车马、伙计的食宿、还有跟当地商号的打点,处处都要花钱。镖局正是用钱紧的时候,自己这时候开口预支,不是给掌柜的添堵吗?陈远皱着眉坐回凳上,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腰间的镖囊,里头的飞刀沉甸甸的,倒让他想起了李虎。

李虎是镖局里的老伙计,比陈远大五岁,为人豪爽,家里有几亩薄田,手头还算宽裕。上次陈远发烧,还是李虎连夜去镇上请的大夫。“要不,找李虎大哥借借?”陈远心里琢磨着,等下次押镖结了钱,再连本带利还上,应该不算麻烦。这么一想,心里的石头才算轻了些。

天擦黑时,陈远揣着那二十五两银子回了家。柳如氏正站在灶台边忙活,见他进门,赶紧擦了擦手迎上来:“今天怎么回来得晚了?我炖了红薯粥,还热着呢。”她身上系着靛蓝的布围裙,鬓边别着朵晒干的野菊,是前几天去后山摘的,衬得眉眼格外柔和。

陈远把银子放在桌上,叹了口气:“牙行那边问过了,要三十五两,咱们还差十两。”柳如氏盛粥的手顿了顿,随即把粥碗递到他手里,轻声说:“别急,总能想到办法的。”

两人坐在小桌边喝粥,红薯的甜香飘在屋里,可陈远却没什么胃口。他把想找李虎借钱的念头说了,柳如氏却摇了摇头:“别去麻烦李大哥了,他家里孩子多,开销也大。”她说着放下粥碗,转身走到墙角的木箱边,蹲下身翻找起来。

木箱是柳如氏的嫁妆,上面雕着简单的缠枝纹,边角已经有些磨损。她从箱底摸出一个红布包,层层打开,里面躺着一对银镯子和一支玉簪。银镯子是光面的,磨得有些发亮;玉簪是白玉的,簪头雕着朵小小的梅花,是她娘亲手给她打的陪嫁。

“这镯子和簪子,拿去当铺当了,应该能凑够十两。”柳如氏把布包递过来,声音很轻,却带着几分笃定。陈远赶紧伸手按住她的手,眼眶忽然有些发热:“这可不行!这是你娘给你的念想,怎么能当?”

“念想记在心里就好,”柳如氏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背,“咱们有了自己的家,以后日子好了,再把它们赎回来就是。再说,比起镯子簪子,我更想有个能种满菊花的院子。”

陈远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又酸又暖。他知道柳如氏有多宝贝这两样东西,平时都舍不得拿出来看。可现在为了买房,她却愿意把最珍贵的嫁妆当掉。他攥紧她的手,沉声道:“不行,这绝对不行。你把东西收回去,钱的事我来想办法,总能解决的。”

柳如氏还想再说什么,陈远却把布包塞回她手里,推着她把东西放回木箱。那天晚上,陈远翻来覆去没睡好,心里盘算着各种办法:要不,去镇上的赌场试试运气?可转念一想,赌场那地方十赌九输,万一把仅有的二十五两也赔进去,就更糟了;要不,去给人打零工?可短时间内也挣不到十两银子。直到天快亮时,他才迷迷糊糊睡过去,梦里都是银镯子和玉簪的影子。

第二天一早,陈远顶着黑眼圈去镖局上班。刚走进大门,就见阿福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还拿着个热乎乎的糖糕:“陈哥,你可算来了!掌柜的一早就让我找你,说有急事。”

陈远心里纳闷,掌柜的找他能有什么事?难道是南方镖点的事?他接过糖糕,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却没驱散心里的不安。他快步走到前堂,掀开门帘进去,见掌柜的正坐在桌边喝茶,手里拿着本账册。

“掌柜的,您找我?”陈远拱了拱手,心里还在琢磨着要不要提预支工钱的事。

掌柜的放下茶碗,笑着指了指桌边的椅子:“坐,找你有件事。”他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蓝布钱袋,放在桌上推到陈远面前,“这里面有十五两银子,你先拿去。”

陈远愣住了,看着钱袋,一时没反应过来:“掌柜的,这……这是怎么回事?”

“你跟王老板的合作,帮镖局打开了南方的路子,这可是大功一件,”掌柜的喝了口茶,语气很是欣慰,“我听说你最近在看房子,还差些钱?这十五两你先拿去买房,不用急着还,等以后工钱慢慢扣就是。”

陈远又惊又喜,手里捏着钱袋,沉甸甸的,心里的石头一下子落了地。他张了张嘴,想说些感谢的话,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掌柜的,这怎么好意思?镖局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

“钱的事你不用操心,”掌柜的摆了摆手,“镖局能有今天,靠的就是你们这些肯干事的伙计。你把房子定下来,让柳夫人安心,以后押镖也能更专心。再说,你为镖局立了功,这点钱不算什么。”

陈远站起身,对着掌柜的深深鞠了一躬:“多谢掌柜的!我以后一定更用心押镖,不辜负您的信任。”

“快去吧,别耽误了过户的事。”掌柜的笑着挥了挥手。

陈远拿着钱袋,脚步轻快地走出镖局,心里像开了花。他没去别的地方,直接往牙行赶。路上遇到卖糖葫芦的,还特意买了一串,想着柳如氏爱吃甜的,回去给她尝尝。

牙行的伙计见他来,赶紧迎上来:“陈兄弟,钱凑够了?”陈远笑着点头,从怀里掏出二十五两银子,又加上掌柜给的十五两,一起放在桌上:“麻烦小哥,今天就能办过户手续吗?”

“能!当然能!”伙计喜笑颜开,赶紧去叫账房先生来办手续。笔墨纸砚很快摆好,账房先生一笔一划地写着房契,陈远站在旁边,看着纸上“陈远”两个字,心里满是踏实。

等签完字、按了手印,房契递到手里时,陈远的手都有些发颤。他小心翼翼地把房契折好,放进贴身的衣袋里,又跟伙计约好明天去看院子,才转身离开牙行。

走出牙行大门,阳光正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陈远摸了摸怀里的房契,又看了看手里的糖葫芦,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他想赶紧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柳如氏,让她也高兴高兴。

远远地,就看见自家的小院门口,柳如氏正站在那里张望。她还是系着那件靛蓝的围裙,手里拿着个扫帚,见陈远回来,眼睛一下子亮了。

“怎么样了?”柳如氏迎上来,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陈远笑着从怀里掏出房契,递到她手里:“你看,咱们的房子,过户手续办好了!”

柳如氏接过房契,手指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不是难过,是高兴。她擦了擦眼泪,笑着说:“太好了,咱们终于有自己的家了。”

“是啊,”陈远把糖葫芦递给她,“以后,咱们就能在院子里种满菊花了。”

柳如氏咬了口糖葫芦,甜丝丝的味道从舌尖传到心里。她抬头看着陈远,眼里满是笑意:“嗯,等秋天,咱们的院子里,肯定全是菊花香。”

那天晚上,两人没再喝粥,陈远特意去镇上买了半斤猪肉,柳如氏炒了盘红烧肉,还煮了鸡蛋汤。吃饭的时候,柳如氏把房契放在桌上,时不时就看一眼,像是怕它会飞走似的。陈远看着她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觉得所有的奔波和担心,都是值得的。

睡前,柳如氏把那对银镯子和玉簪重新放回木箱,轻声说:“幸好没当掉,以后咱们的孩子出生了,我还能把它们传给孩子呢。”陈远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会的,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什么都会有的。”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安静又温暖。陈远摸了摸怀里的房契,心里踏实得很。他知道,从拿到房契的这一刻起,他和柳如氏的日子,就有了新的开始。而那个种满菊花的院子,不仅仅是一个家,更是他们对未来的期盼,是往后岁月里,最安稳的依靠。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