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1章 舆论风暴,联盟深陷危机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t-3的终端上传速率还在波动,林晚的手指悬在追踪指令上方。她正准备启动深度溯源程序,主控台右上角的监测屏突然跳出三级预警标识,红光无声闪烁。

舆情热力图瞬间被激活,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刺破阈值线。十八分钟内,五个高影响力账号同步发布名为《用户选择权的隐形剥夺》的调查报告,附带所谓“内部日志截图”,直指联盟产品存在强制行为建模与数据操控。

林晚迅速调出传播路径分析。信息节点从中立智库“云都科技伦理观察”发出,三分钟内扩散至十二个行业媒体号,转发账号的Ip分布集中在城南数据中心集群。伪造的技术术语使用精准,报告格式符合权威机构标准,普通用户几乎无法辨别真伪。

她立即切入内部通讯系统。市场团队的紧急会议请求正在排队等待接入,科研组的日志后台显示三条未读消息,内容均为对当前外部指控的疑问。一条来自年轻工程师的私信弹了出来:“我们真的没做过这些事吗?”

林晚关闭私信窗口,没有回复。她点开今日使用记录,“心灵洞察之镜”还剩两次可用次数。现在不是浪费在个体情绪上的时候。

苏悦的专线接通。“舆情爆发了。”林晚说,“五家核心媒体同步推送,内容高度一致,不是自发行为。”

“我已经看到了。”苏悦的声音压得很低,“三家客户刚刚发来正式函件,要求我们在二十四小时内提供完整数据合规证明,否则暂停合作评估。”

“不回应。”林晚说,“他们要的是恐慌蔓延,不是真相。”

“可沉默会被解读为默认。”

“那就让他们解读。”林晚盯着屏幕上不断攀升的转发量,“这份报告的逻辑漏洞太多。真正的技术团队一眼就能看出伪造痕迹。他们不是针对专业人士,是冲着普通用户去的。”

她调出前世记忆中的相似案例。十年前,赵铭就是用同样的手法将她推入舆论漩涡——先放出半真半假的信息,再通过第三方‘爆料’制造连锁反应,最后由‘受害者家属’出面指控,形成闭环证据链。

这次的手法更成熟,但节奏一致:造势、施压、逼供。

“启动信源逆溯。”她说,“不要走常规通道,用备用链路接入境外缓存节点,查这五份报告最早出现的时间和位置。我要知道它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明白。”苏悦顿了一下,“需要通知其他人吗?”

“暂时不。”林晚切断通话。

她转向战术屏,将当前舆情事件标记为“认知攻击第一阶段”。这不是单纯的抹黑,而是测试——测试公众反应速度,测试联盟应对节奏,测试内部稳定程度。

两分钟后,市场团队负责人主动接入会议频道。声音里带着克制的焦虑:“我们不能再沉默了。已经有三家区域代理商提出退出意向,如果明天上午没有声明,连锁反应会更严重。”

“你怕的是业绩下滑。”林晚说,“但他们要的是人心崩塌。”

对方沉默。

她继续道:“他们故意选在早高峰发布,利用通勤时间扩散。标题用‘剥夺’而不是‘影响’,用‘操控’而不是‘引导’,每一个词都在激发情绪。这不是讨论问题,是在煽动对立。”

“但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已经在做了。”林晚调出加密通道记录,“向十五家核心客户单独发送验证包,包含本地数据处理日志和权限调用明细。只给他们,不公开。”

“这不够。”

“够不够不是你现在能判断的。”林晚语气平静,“你现在要做的是稳住团队。谁在群里散布怀疑情绪,记下来。谁对外透露内部讨论内容,立刻隔离权限。”

对方张了张嘴,最终点头。

林晚挂断连接,闭眼片刻。精神微微发沉,但她还是启用了第二次“心灵洞察之镜”。

视野模糊一瞬,随即清晰。她调出刚才参会的三名成员影像,逐一凝视。

第一个,市场主管。脑海中浮现的是季度财报数字,夹杂着对职位不保的担忧,但仍有执行指令的意愿。

第二个,副手。表面附和,内心却在盘算如何转移责任,甚至已有跳槽念头。

第三个,苏悦。画面中是她办公室的白板,上面写着“逆溯方案A\/b”,她的注意力集中在技术路径上,焦虑存在,但被任务感压制。

林晚睁开眼,将三人状态标注在指挥系统中。副手列为“潜在风险”,其余两人保持观察等级。

她重新打开舆情面板,发现新增两条动态:一家主流财经媒体转载报告,并添加评论称“监管部门或将介入调查”;另一条是某知名AI专家发文质疑联盟的“伦理边界”。

热度正在跨圈层扩散。

她拨通苏悦电话。“逆溯进展到哪一步?”

“刚锁定第一个缓存节点,在东南亚中转服务器。原始文件上传时间比公开发布时间早四小时十七分钟,命名格式是‘Final_Report_V3_cN’。”

“V3?”林晚眼神一紧,“说明至少修改过两次。”

“而且……”苏悦声音微变,“文件属性显示,最后一次编辑设备Id,与十年前诺维森撤离时遗留的办公终端序列号匹配。”

林晚指尖一顿。

十年前的设备,现在还能留下痕迹?要么是对方故意留下的线索,要么……他们从未真正离开。

“继续追。”她说,“不要碰主系统,用离线分析环境处理所有数据。”

“明白。”

通话结束,她调出对手行为数据库,输入当前事件参数。系统自动比对历史模式,弹出三项高度相似案例。全部发生在七到十年前,全部由赵铭经手或参与决策。

手法如出一辙:先制造外部压力,再诱导内部动摇,最后借组织自查之名,逼迫目标自证清白——而在这个过程中,早已埋好的“证据”就会顺势浮现。

她站起身,走到战术推演屏前,手指划过三个区域。

“市场组,继续定向发送验证包,范围扩大到前五十客户。内容加入实时数据流对比图,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操作从未被干预。”

“科研组,加快反制算法部署进度。我不需要它完美运行,只要能在检测工具上线时同步激活,形成技术回应。”

“调查组,改变追踪方向。不再追Ip链,转而分析这五份报告的文字特征。查用词习惯、句式结构、段落节奏。我要知道执笔人是谁。”

命令下达后,她坐回指挥席,目光落在苏悦传来的文件编辑记录上。

那个设备Id还在系统里挂着最后的登录痕迹,时间是三天前,凌晨一点二十三分,持续五十九秒。

一次短暂的唤醒。

像是一次确认,也像是一次挑衅。

她伸手按下通讯按钮,准备再次联系苏悦。

就在这时,主控台左侧的监控窗格闪了一下。

t-3的终端定位依旧在线,但信号强度骤降,上传速率归零。

三秒后,恢复。

林晚的手停在按钮上。

喜欢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