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悦的语音刚落,林晚的手指还停在通讯键上方,主控台右下方那条绿线仍在轻微波动。她没有接通t-3的请求,而是将情报标记为“待审”,窗口最小化后迅速切入科研系统后台。
太阳穴还在隐隐作痛,这是刚才连续使用“心灵洞察之镜”的后遗症。她闭了闭眼,指尖轻压眉心,再睁眼时已调出近七十二小时的科研日志。屏幕左侧滚动着各项参数变化曲线,三条异常中断记录集中在同一模块——抗干扰原型机的信号校准层。
她立刻发起专线通讯,接通科研团队负责人陈远。
“材料的事,到底卡在哪?”她开门见山。
陈远的画面出现在侧屏,背景是实验室一角,几台设备亮着红灯。他坐在终端前,手指搭在键盘边缘,语速平稳:“我们正在重构电路架构,尝试绕开钛晶复合基板的依赖。目前有两个方向在并行测试。”
林晚盯着他的眼睛,没说话。三秒后,她凝神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视野一沉,随即清晰。她看到的是堆满废弃原型机的实验台,第七版设计图被撕成两半,散落在垃圾桶边缘;一名研究员靠在墙边喝水,眼神发直,杯底沉淀着未溶解的提神药剂;另一人反复刷新运单页面,供应商的回复始终停留在“暂无排期”。
更深处,是陈远自己的念头——不是技术难题,而是时间。他们已经试过十七种替代方案,全部失败。真正的瓶颈,是手里连一块合格的基板都没有。下周初若还拿不到货,所有反制算法都将失去实测基础。
林晚关闭能力,声音没变:“你们不是在优化方案,是在等材料。告诉我实情——还有多少缓冲时间?”
陈远的手指顿住,喉结动了一下。三秒沉默后,他说:“最多七天。如果下周一前没有到货,整个迭代周期至少推迟三周。”
林晚的目光落在主控屏上。倒计时窗口显示距离敌方可能发动全面攻击还剩十六天。三周延迟,意味着她们将在没有新一代防护模块的情况下迎战。
她调出联盟应急条例第十四条,逐字核对权限范围。条款明确:在重大技术危机下,总指挥可启用“红链通道”,跳过常规审批流程,直接协调资源调配。
但她没立刻输入密钥。
过去的经验告诉她,赵铭最擅长的就是从程序漏洞中制造陷阱。一旦走错一步,不仅会暴露己方底牌,还可能被反咬一口,定性为违规操作。而眼下舆论风暴尚未平息,监管部门的问询函随时可能送达,任何越权行为都会成为对方攻击的突破口。
她转而打开内部任务系统,在空白面板上新建三项临时指令。
第一项:市场部协助排查全球范围内具备资质的替代供应商名录,要求四十八小时内提交初步清单。
第二项:调查组溯源该材料近三个月的流通链条,重点核查是否存在人为截流或定向封锁。
第三项:科研团队提交一份“最低可行版本”技术预案,允许性能降级,但必须保证核心功能可在现有条件下部署。
三项任务创建完毕,她将状态设为“待确认”,光标悬在最终确认键上方,迟迟未点下。
陈远还在等回应。
“你刚才说‘重构架构’。”林晚忽然开口,“为什么一开始不说实话?”
陈远低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终端边缘,“说了也没用。采购流程走不通,说了只会让团队更慌。”
“可隐瞒会让问题变得更深。”她盯着他,“现在不是怕影响士气的时候,是得让所有人知道,我们缺什么,才能一起想办法补上。”
陈远抬起头,眼神里有一丝松动,“我知道……但我不能让下面的人觉得,我们连材料都搞不到。他们熬了三个通宵,就为了多试一次。”
林晚没再追问。她清楚那种无力感——明明拼尽全力,却被一个外在条件死死卡住。就像前世她交出完美方案,却被上司以“格式不符”为由压下,连申诉的机会都不给。
她收回视线,重新看向主控屏。材料短缺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供应链战争。敌人不需要亲自出手,只要控制几个关键节点,就能让整个反击体系瘫痪。
而赵铭,最懂这种打法。
十年前,他就曾通过幕后操控原材料供应,逼垮一家竞争对手。当时对方研发进度领先两个月,却因为某种稀有涂层断供,被迫放弃产品发布。事后调查显示,三家主要供应商在同一时间段集体“库存告急”,而赵铭名下的子公司,恰好提前两周完成了全量囤货。
如今相似的局面再次浮现。
林晚调出钛晶复合基板的全球产能分布图。五家主要生产商中,三家位于境外,两家在国内。过去半年,订单流向出现明显集中趋势,尤其是最近一个月,云都地区的公开采购申请几乎全部被拒。
这不是巧合。
她将画面切至关联分析模式,输入赵铭的名字。系统跳出十几个间接关联企业,其中两家近期有过大宗材料交易记录,标的物虽未明示,但运输路线和仓储地点与同类物资高度重合。
她正欲深入追踪,主控台左上角弹出一条提醒:心灵洞察之镜剩余可用次数——1次。冷却时间预计两小时后恢复。
她指尖停在太阳穴上,轻轻按了两下。精神仍有些滞涩,刚才那次使用耗去了最后一丝余力。现在她不能再轻易动用这个能力,必须留到最关键的时刻。
可眼前的问题,等不了两小时。
她重新看向那三项待确认的任务。如果现在按下确认键,就意味着正式启动非常规响应机制。市场和调查团队会立刻收到指令,内部系统也将生成审计追踪日志。一旦被盯上,对方很快就能察觉联盟已陷入被动。
但她别无选择。
手指缓缓移向确认键,距离还有半寸时,她忽然停下。
她想起陈远刚才的眼神——不只是焦虑,还有一丝隐藏的怀疑。不是对她,而是对整个系统的信任正在瓦解。当一个人开始怀疑努力是否有意义时,比资源短缺更危险的,是斗志的流失。
她需要再看一次。
不是看数据,是看人。
她闭上眼,最后一次启用了“心灵洞察之镜”。
这一次,她没有锁定陈远,而是接入了实验室公共监控画面中的每一位成员。短暂的精神刺痛袭来,视野切换。
她看到年轻研究员盯着空荡荡的物料架,低声问同事:“你说……咱们真的还能做出来吗?”
她看到技术主管把一份报废报告揉成团,又展开,最后悄悄塞进抽屉。
她也看到有人默默改写代码,把原本依赖高性能材料的模块拆解成多个低配版本,试图用算力弥补硬件缺陷。
有人想放弃,也有人在坚持。
这才是真实的困境——不是所有人都撑不住,而是有些人已经在独自硬撑。
林晚睁开眼,切断能力连接。她不再犹豫,指尖落下,点击确认。
三项任务瞬间同步至对应部门待办列表,系统自动生成加密追踪编号。
她转向通讯界面,准备通知陈远后续安排。就在这时,主控台右下方那条绿线突然剧烈抖动了一下,t-3的信号强度骤降百分之四十,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拽了一下。
她的手指停在半空。
喜欢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