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1章 危机四伏,废弃园区探秘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通讯频道里的杂音持续了整整十七秒。

林晚的手指没有离开耳机开关,她盯着主控屏右下角的时间读数,一帧一帧数着恢复信号的间隔。第十八秒,音频重新接通,前方传来极轻的一声喘息,是调查小组组长压低嗓音说:“还在。”

三个字,确认了人员未失联。

林晚立刻切入备用频段,同步启动城市边缘监控的热成像回放。画面中三个人影蜷缩在配电室夹层角落,体温轮廓清晰,位置未变。她调出园区三维模型,在b7区西侧墙体标出新的行进路线,随即通过加密信道发送指令:“改用静默模式,沿外墙低姿推进,避开中央控制台区域。”

视频回传画面晃动了一下,镜头缓慢抬起。林晚凝视屏幕中组长的眼睛,集中精神,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一瞬间,对方脑海中的画面浮现:一条狭窄通道,尽头有红光闪烁,脚下地面似乎松动。他正反复权衡是否该继续前进,担心触发警报,但又不愿空手而退。责任与风险在他意识里拉扯,最终责任占了上风。

林晚收回视线,声音平稳:“你们没被发现,刚才那人只是例行检查。保持当前节奏,绕开主通道。”

前方沉默两秒,随后三人开始移动。

摄像头贴着墙根前行,地面碎玻璃和金属残片在夜视仪下泛着冷光。一名队员踩到一段断裂的钢筋,脚底打滑,身体前倾。林晚几乎在同一刻下令:“停,左脚收回,重心后移。”

那人立刻定住,缓缓抽回腿。镜头扫过刚才落脚点,一块松动的水泥板边缘露出细线连接,延伸至墙内接线盒。

“震动传感器。”技术员低声确认。

林晚迅速比对建筑图纸上的电力布线标记,发现这些线路并未记录在原始档案中。她推断出传感器分布规律,远程指导小组采用三点支撑方式挪动——一只手扶墙,一只脚踩实固定结构,另一人用采样仪制造微弱电磁干扰,掩护行动噪音。

他们利用设备运行周期,在每轮蓝光闪烁的0.9秒间隙中快速位移。每一次移动不超过半米,耗时近五分钟才穿越第一道警戒带。

途中,一名队员呼吸频率逐渐升高,胸口起伏明显。林晚察觉异常,再次启用“心灵洞察之镜”。

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大学实验室的画面:白炽灯、安静的仪器运转声、窗外飘雨。他在强迫自己回忆那种平静感,但恐惧仍从缝隙渗入,手指微微发抖。

林晚立刻低声引导:“深呼吸三次,想着你做实验时的状态。你现在不是孤身一人。”

那人闭眼照做,呼吸慢慢平稳下来。

队伍继续前进,抵达楼梯井上方。通风口铁栅栏已被焊接加固,无法拆卸。红外图像显示下方走廊温度稳定,每隔三分钟有一道人影经过,脚步节奏一致。

林晚将信号脉冲时间与巡逻时间重叠分析,发现两者完全同步。她判断这是自动化调度系统控制的巡逻机制,而非随机值守。

“窗口期只有两分三十秒。”她提醒,“在下次脉冲结束后立即架设拾音器。”

小组依令行事。微型拾音器顺着电缆槽滑入墙体,吸附在通风管道外壁。十秒后,音频传回。

“……样本还有两天就能激活,赵总说这次不会再出错。”

“别大意,上次瑞科那边泄露的事还没查清。”

“只要核心程序不联网,没人能追踪到数据流向。”

声音很轻,但足够清晰。

林晚记下对话时间节点,同时注意到其中一人提到“程序不联网”,意味着对方依赖物理传输或局域网络操作。这限制了他们的远程操控能力,但也说明内部系统高度封闭,一旦进入难以实时获取信息。

她正准备指示小组进一步探查地下入口,忽然发现主控屏上的热成像出现异常波动。

原本稳定的三人轮廓中,有一人的体温在短短十秒内上升近一度,心跳频率陡增。镜头轻微晃动,呼吸声变得急促。

林晚立刻锁定该队员视角画面。他正靠在墙边,额头渗汗,眼神有些失焦。

她迅速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他的意识深处浮现出一个画面:小时候家里老房子的地下室,黑暗中有人站在角落看着他,他想跑却动不了。此刻的压抑环境触发了童年记忆,恐慌正在蔓延。

林晚没有迟疑:“你现在安全。告诉我你现在看到什么,描述出来。”

耳机那头停顿了一瞬。

“灰墙……铁门半开着……地上有水渍。”

“很好,继续说。”

“右边有个电箱,编号是b7-3……灯是灭的。”

林晚对照图纸,发现他说的位置正是通往地下机房的前哨配电间。这个细节证明他尚未丧失判断力。

“你现在不是孩子了。”她说,“你是来查清真相的人。再往前一步,就能看到他们藏了什么。”

那人深吸一口气,点头,抬手擦掉额头的汗。

队伍重新集结,沿着电缆槽向配电间移动。途中,林晚发现墙壁上的接地线有被重新拧紧的痕迹,表面氧化层不均,像是近期被动过。她怀疑这里曾接入额外设备,用于分流电力或屏蔽信号。

接近配电间门口时,组长停下动作,示意其他人隐蔽。他从工具包取出一面微型反光镜,贴着门缝向上探去。

镜面映出走廊景象:地面干净,无杂物堆积。墙角处有一个小型摄像头,外壳颜色与墙面接近,若非刻意查找极易忽略。镜头缓慢转动,每三十秒扫视一次通道。

“有监控。”组长低声通报。

林晚立即调取无人机最后传回的画面,比对摄像头型号。数据库匹配结果显示,这是一种民用级广角镜头,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主要用于运动侦测。

“它只认动静。”她说,“等下一次蓝光亮起时行动,利用光线变化干扰感应。”

众人等待片刻,当设备发出冷光的瞬间,三人借着光影交错的刹那冲过走廊,躲进配电间侧门后方。

门内空间狭小,堆满废弃仪表盘和旧电缆卷轴。林晚让他们打开便携式信号探测器,扫描周围频段。设备很快捕捉到一段加密短波信号,频率跳变频繁,每次持续不到五秒,发射源位于地下三层。

“他们在传输数据。”技术员说。

林晚皱眉。按理说,若系统完全离线,不应存在主动信号发射。除非……他们在用某种间歇式无线模块进行单向推送。

她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刚才那个人会抬头看向通风口?如果只是例行检查,没必要特意停顿。

她回放断联前的最后一帧画面。那人站在控制台前,输入密码后看了眼手表。那个动作太过自然,不像为了掩饰什么,反而像是在确认时间。

林晚将所有线索串联:定时脉冲、同步巡逻、规律供电、间歇传输——这不是临时据点,而是一套精密运行的系统。他们不是在隐藏,是在等待某个时刻的到来。

她刚要开口下达新指令,前方画面忽然剧烈震颤。

一名队员猛地抬手,指向门缝外。

走廊尽头,一道人影正站在摄像头下方,手里拿着一把钥匙,缓缓插入电箱锁孔。

喜欢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