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8章 玩轰-6,得A照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对轰-6的改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照抄。

照抄另一时空里的轰-6N的作业,而不是轰-6K。

轰-6N比轰-6K的大改进有几点,一是取消弹仓,改为半埋式机腹重型挂架,二是增加空中受油装置,三是换装了国产的涡扇发动机。

和歼-10的操作一样,李干直接给了长飞厂唐昌洪画了图纸,尤其是气动外形图纸。

让他们照着这个样子来进行设计。

所有的结果都会在吹风洞的时候得到验证。

两年前,李干投入了二十多个亿建设风洞群,可以说,现在东大的风洞,小到巴掌大无人机,大到战略运输机,只要是飞行器,都能吹。

薛学力报告,涡扇-18完成了地面测试,进入了装机试飞阶段。

李干决定亲自去长飞厂看一看,有一些业务上的调整,也需要和长飞厂交代。

现如今,薛学力已经是东大最赫赫有名的涡扇发动机设计大师。

从仿制斯贝到弄出国产的超级斯贝,再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10、涡扇-10b,再到强-6使用的涡扇-9,再到为大型军用运输机配套的涡扇-20,以及为轰-6c研制的涡扇-18。

这些型号,这一条技术路线上,都是薛学力在总抓。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为四代机研制的超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涡扇-15!

之所以给四代机的配套航发“15”这个序号,是因为李干要求非加力推力要达到15吨以上,这个指标才能实现1.5马赫超音速巡航。

无疑,最难的就是涡扇-15了。

李干到了长飞厂后,立即把该厂的领导以及设计所的高级以上工程师召集起来开会。

他开门见山地说,“现在你们长飞厂集中了运-20、运-10、运-9、轰-6c以及新式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的预研任务,足足五个大项目,都是国家重点项目。”

李干环视了一周,道,“任务太繁重了,既不利于项目的推进,也不利于我国军工领域均衡发展的战略。”

“你们把运-9战术运输机项目、运-10的非核心部件的生产,移交给山飞厂吧。”

长飞厂的领导们面露犹豫,纷纷对视着,迟迟不表态。

唐昌洪是厂长,同时也是设计所所长,他倒是没有舍不得,但他们是一个班子,即便是他是一把手,也不好独断专横。

李干就是担心,靠下文件要求,长飞厂这边心里会有怨气,唐昌洪也不好做事,所以才专门跑过来一趟。

“畅所欲言,只要你们的理由足够充分,我不强求。”李干说。

马上有一位副厂长说,“李局,这些项目很多是前年立项的,我们当年招收了很多技术人员,以长工大、山工大、长电科大等学校的为主。”

“目前我们的人员是非常充足的,如果把两个项目交出去,我们的人手就冗余下来了。”

李干笑道,“这事很好解决,两个项目的技术人员都随项目调到山飞厂。还有,我纠正一下,运-10的核心部件还是你们来生产,总装也在你们厂,是让你们把数量最多的非核心部件的研制和生产交给山飞厂。”

另一人说,“李局,当时是以长飞厂的名义招收的,一些人就是奔长飞厂的编制来的,现在把他们调到山飞厂,不太合适。”

李干挥了挥手说,“没什么不合适的,都是国企,都是国家编制,级别不变、待遇不变,再给一笔搬家费安置费什么的,这总行了吧?”

有人很想说厂里没钱,但这话不敢说出口。

他们叫李干为李局,是称呼李干拨款委员会审计审核局局长这个职务。

开什么玩笑,李局是管经费划拨的,你敢跟他哭穷?

长飞厂有多少钱,李干比谁都清楚。

唐昌洪说话了,“我同意李局的看法,五个国家重点项目,其中四个是部队重点项目,我们的确有些吃不住劲了。”

“运-9给出去,运-10的非核心部件给出去,对咱们的影响不会很大,这也是帮扶兄弟厂的大好事。”

大家纷纷点头,不再有意见了。

李干笑道,“和你们打交道我是开心的,不像211厂,屁事做不成,狗屁倒灶的事情倒是挺多的。”

“行,我要跟你们说的就是这个事,尽管落实。”

不到三十分钟的会议结束。

在长飞厂的大型停机位上,一架轰-6b已经在等候李干的临幸。

这架02号轰-6b有个不太一样的地方,它的左发是涡扇-18,右发是原来的d-30Kp2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在粮食换技术计划中,东大引进了一批这型发动机,用于改进轰-6,量产型号就是轰-6b。

而涡扇-18,就有不少d-30Kp2的技术里面。

和基本型相比,轰-6b最大的变化就是机身两侧的进气口更大了,因为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进气量非常大,进气口必须要增大。

在这个技术上,轰-6b的外形更加圆润了,取消了前后炮塔,取消了机头的领航员舱室。

因为东大的航电系统、飞控系统,已经超越了苏联,且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整个机组人员直接精简为三人,正副驾驶以及机械师。

后续的轰-6c搞不好连机械师都取消掉,就配备两名飞行员即可以完成工作。

这架轰-6b就是用来试验涡扇-18的,保留一台成熟的发动机,这是发动机试飞的惯例。

以前搞涡扇-10b的时候,因为歼-10是单发战机,没有办法用这个飞机来进行试飞。

可是,翻篇全国,竟然除了歼-8之外,再没有的另外一款双发战机了。

于是,此前生产那三十来架歼-8战机,就有一部分被改装成了专门用来试验航发的飞行平台。

也算是发挥了歼-8的余热了,这个项目,多少就还有点价值存在。

李干打量着这架完全变了模样的轰-6b,开玩笑说,“轰炸机是大型作战飞机,开这玩意儿必须得A照啊!”

众人呵呵笑了起来。

没什么飞机是你李局长不会开的,你才是试飞局局长呀!

李干心道,难怪后世的网友开玩笑说六爷把字母都用完了,连续改了半个世纪,到最后连当初设计它的工程师都认不出来了。

东大人民的创造力简直惊人。

还有个冷笑话,某天一俄罗斯老兵来参观,问,你们现在不用图-16了吧?

陪同的空军领导就尴尬地笑。

轰-6就是仿制的图-16,血统在那,再大变样,在根上也很难改变这个认知,尽管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飞机了。

不但用,还大量用,好几百架呢!

薛学力说,“阿干,飞机准备好了,地面开车滑行也做过测试了,满足起飞试飞要求。”

“二标,走着吧。”李干从林小茹手里接过飞行头盔,提着就大步往登机梯那边去。

轰-6b设计了机身侧登机梯,收放式的,收起来的时候,表面严丝合缝,工艺非常的精湛。

长飞厂和985厂是一个体系的,都属于航空工业联合体成员,得到了985厂的大量技术扩散,制造工艺当然是大迈步地前进了。

张二标紧跟李干身后。

现在,李干当年带出来的那批老人,基本都放出去独当一面担任部队长了,唯有张二标一直是他的参谋长。

这次试飞非同小可。

是第一次使用轰-6b作为新的航发试验机,是东大第一次试飞就采取航发全要素试飞。

所谓全要素试飞,即完全按照实际使用的流程和状态,来对航发机型全面的检验。

这必须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底子作为基础。

说白了,造出来的航发,在经过地面测试之后,装机试飞的可靠性要很高才行。

李干认为目前已经能够做这样的试飞了。

如果成功,以后航发的试飞时间将会大大缩短!

这个意义太重大了。

东大最缺的就是时间。

长飞厂地处西北地区的南部,此时是乍暖还寒时分,飞行服是冬季的,黑色棉衣,不过,轰-6b开始,都配备了驾驶舱内空调系统,倒不担心会冷会热。

进入驾驶舱后,李干首先看到的是与歼-10很相似的操作界面,三个大屏显为主,附近布置着各种仪表和开关。

和老毛子原厂货那杂乱的仪表台相比,简直就是一代机和三代机之间的差距。

仪表台很重要,这是飞行员获取信息的终端,如何让飞行员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飞机状态、外部环境的信息,就看仪表台怎样来呈现了。

张二标吃惊道,“嚯,旅长,这就是现代化啊,老毛子造的那都什么东西啊,乱七八糟的。”

“这就是技术扩散的威力。”李干笑道,“歼-10的航电系统是吴强搞的,飞控系统是他和宋总联手搞的,老吴这小子,是咱们国家飞机现代化的大功臣。”

张二标说,“当初我根本想不到,歼-10的诞生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李干说,“不止这些,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战机,带动的是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

张二标忽然问,“旅长,你说这玩意儿咱们能不能出口?”

“出口?”李干坐下来,诧异看着张二标。

张二标说,“是啊,出口创汇啊,赚钱回来搞更先进的,歼-10不就是这个路子吗?”

李干哭笑不得,“这是轰炸机,中型轰炸机,带点战略性的,因为能够挂载核武器,属于禁止出口的项目。”

“原来如此……不过,当年老毛子也卖给咱们了。”张二标说。

李干一愣,细细一想,是啊,为什么要遵守国际规则,为什么不能自己制定国际规则?

像巴铁那样的铁杆,不考虑其他因素,他们要是想要,也能卖过去一点。

不过,这种动不动就能飞5000公里远的轰炸机,实在是太敏感了。

李干说,“即便我们愿意卖,也没有哪个国家买。”

“怎么说?”张二标奇怪问。

李干摇动操纵杆检查翼面,说,“因为不但贵,而且养起来非常贵!”

“养一个轰炸机中队,以12架轰-6b为例,服役20年,总花费至少要20个亿,这还不算人员成本。”

“平均下来12架轰-6b一年就要用掉1个亿,除了美苏两国超级大国,还有哪个国家负担得起?”

“当然,英法德意经济实力没问题,但是他们不需要,因为有美国人提供安全保护。”

张二标人都懵逼了。

一年一个亿啊,太恐怖了!

当然,李干是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了,因为他之后以后货币贬值的速度和程度。

要是按照现在的货币价值来计算,养100架轰-6c型,一年几个亿就够了。

“总而言之,轰炸机这玩意儿,不是五常之外的国家能玩得起的。单单是轰炸机的维保体系,他们就搞不来。”

“我们有完备的工业体系,能把成本压得很低。”

李干说着,指了指仪表台,道,“开始飞行检查。”

张二标立即拿出飞行检查表,他念一项,李干检查一项,随后他确认一项,直到把飞行检查表里规定要做的检查项目全部做完。

这是李干搞出来的航空器飞行检查规范,只要是飞机,在常规状态下,飞行员必须要按照规范机型检查。

这么说有效降低了故障隐患上天的几率。

更先进的做法是研制一套自动检查系统,飞行员只需要启动自检系统,就能迅速扫检飞机的各个子系统,只需要对最重要的几项进行人工复检。

当然,若是打仗,一切以时效为准,只要发动机能转起来,飞行员就要立即升空作战。

完成了飞行检查,李干呼叫塔台,“塔台,洞两飞行检查完毕,是否滑出?”

“洞两,可以滑出,等待起飞指令。”

“明白,滑出,等待起飞指令。”

李干轻推两根油门杆,两台发动机迸发出巨大轰鸣声,推动着轰-6b缓缓滑出停机位,很快就在起飞位置停了下来,机头对准了跑道。

吹的是西北风,因为是朝北起飞。

双发战斗机没办法做两个油门杆,因为增重厉害,且加重飞行员负担,大飞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洞两,计时起飞!”

喜欢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