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2章 七爷传医典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七爷的咳嗽声从里屋传来,像把钝锯在拉扯老松木。杜小华端着药碗站在门外,听见里面\"哗啦\"一声——是那本《山经》掉地上了。她连忙推门进去,看见老人佝偻着腰想去捡,手指却怎么也够不着。

\"我来。\"杜小华捡起那本发黄的线装书,发现翻开的正是\"熊胆\"那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七爷接过药碗没急着喝,反倒指着书页问:\"丫头,知道为啥熊胆要配蜂蜜?\"

\"蜂蜜甘缓,能制熊胆的苦寒。\"杜小华脱口而出。

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他颤巍巍从炕柜里取出个布包,解开三层油纸,露出五颗蜡封的药丸。\"我像你这么大时,师父给的。\"蜡丸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今日传给你。\"

杜小华刚要推辞,外头突然传来急促的拍门声。马寡妇抱着个襁褓冲进来,孩子脸色青紫,嘴角冒着白沫。\"七爷!我家宝儿吃了山核桃卡住了!\"

七爷刚要起身,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杜小华一把接过孩子,手指在孩子脖颈处一摸:\"不是卡住,是惊风!\"她抓起炕桌上的针包,取出三根银针,在灯火上燎了燎。

\"你干啥?\"马寡妇尖叫。

\"百会、人中、涌泉。\"七爷沙哑道,\"让她扎。\"

银针落下,孩子\"哇\"地哭出声来。杜小华又掰开半颗蜡丸,用温水化开喂下。不到半刻钟,孩子脸色转红,抓着马寡妇的衣襟要奶吃。

七爷让杜小华从梁上取下一个落满灰的陶罐。揭开蜡封,里面是半罐黑如漆的药膏,异香扑鼻。\"三十年的虎骨膏,治小儿惊风最灵。\"老人把罐子郑重交给杜小华,\"从今日起,你每日来学两个时辰。\"

学习从辨认药材开始。七爷的药材分三柜:天柜收云芝、雪莲等珍品;地柜藏黄精、首乌等山货;人柜摆着寻常的柴胡、黄芩。最让杜小华惊讶的是个小木盒,里面整齐码着各种动物牙齿。

\"这是...\"她拿起一颗尖牙。

\"猞猁的犬齿,磨粉治癔症。\"七爷咳嗽着,\"那颗带槽的是毒蛇牙,解蜂毒。\"

第二天,屯里老张家母羊难产。杜小华跟着七爷去接生,老人却只让她动手。\"五指并拢,顺着劲儿推。\"七爷的声音在耳边响着,\"对,摸到羔羊前蹄没?勾住...\"

当两只湿漉漉的羊羔顺利产出时,张家媳妇突然大出血。杜小华想都没想就掏出剩下的半颗蜡丸,却被七爷拦住。\"用这个。\"老人递来根干枯的草茎,\"血见愁,嚼碎敷上。\"

回程路上,七爷教她唱《采药歌》:\"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经过悬崖时,老人突然指着岩缝里一丛不起眼的草:\"瞧见没?九死还魂草。\"

杜小华刚要上前,七爷却一个踉跄栽倒。她拼死拉住老人,自己的胳膊在石头上刮出长长一道口子。血滴在岩缝里,那丛灰扑扑的草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出了绿色!

\"缘分啊...\"七爷望着染血的草药喃喃道,\"这东西见血就活,专治内伤。\"

当夜,七爷发起高热。杜小华用还魂草煎水,又取出天柜最上层的锦盒——里面是片干枯的莲花状菌类。\"百年云芝,吊命用的。\"她的手在发抖,\"七爷,您教我...\"

老人摇摇头:\"给我熬碗葱豉汤就行。\"他让杜小华取来《山经》,在扉页添上一行字:\"医者仁心,药分三等: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国。\"

天亮时分,七爷的烧退了。杜小华在灶房打盹,被一阵窸窣声惊醒。窗台上摆着个树皮编的小篓,里面是五颗新鲜的熊胆,旁边还有几株沾着露珠的还魂草。院墙外的雪地上,梅花状的脚印一路延伸向禁猎区。

七爷在里屋哼起了歌谣:

\"一把草药哟一份缘

师徒传承哟心相连

你救我一时哟

我记你百年......\"

喜欢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