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娘子都首富了,还要考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2章 果真是千古雄文!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贡院内帘官不少,都在专心阅卷,随着这一声惊呼,不少目光都看了过来。

“这是出了什么文章?竟让刘大人如此失态?”

能够来阅卷的,都是多年的老油条,水平自不用说,故而都有些好奇。

然而,之前的帘官并未理会众人,像是被文章深深吸引了,越看越兴奋,忍不住拍案叫绝,“好!实在是太好了!真乃千古奇文!”

这话一出,众人也越发好奇了,不少人都围了上去。

这不看还好,一下之下,一众帘官也纷纷发出惊叹。

“好!好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好?果真是千古奇文!”

“……”

一众帘官沸腾了,惊叹不已。

两位主考,礼部尚书韩云山和翰林大学士柳昌隆,原本并没有太在意,毕竟会试嘛!齐集了整个景朝最顶尖的才子,真出了什么好文章也不足为奇。

可,能够让一人惊叹的好文不算什么,能够让众人都惊叹的好文,那就不多见了,何况听人群念出来的这些句子,两人都不禁眼眸大亮。

柳昌隆当即道:“呈上来看看!”

那帘官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呈了上来。

只见文章的标题上写着四个字:星梦阁记!

必须的,这种文章一出,必然会大爆,流传千古,千古什么的先不管了,许夜也管不了,他在乎的是当下,这种千古奇文不能便宜了其它人,安在星梦阁头上最好不过,顺便为星梦这个招牌打一波广告。

何况,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岳阳楼都不知道,所以咯……

“好!好!果然是一篇千古雄文,此子才华横溢,但更难得还是那份拳拳之心,赞!大赞!”

柳昌隆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韩云山也不住点头,“此文确实难得,这会试第二场,只怕是无人能出其右,也不知是哪位举子。”

有帘官道:“都说应天书院的谢临渊文章锦绣,怕不是此子?”

“未必!看这文章的题目,星梦阁记,星梦阁、星梦书屋以及星梦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再观此文,写到了钱江……”

众人心领神会,星梦这个招牌不光在两浙火爆,在京都也已经火了。

加上星梦书屋还有个被称为星河诗仙的临安第一才子,众人很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许夜。

当然,目前只是猜测,在没有揭名之前,一切都是未知之数。

不过这篇文章的优秀已经毋庸置疑。

阅卷还没结束,这篇文章便已经在朝中部分大臣之间传开。

此刻,一名头发有些发白,年莫五旬的老者,便在看着这篇文章,口中忍不住赞道:“果真是一篇好文,难怪能让翰林院一众文人都炸开了锅。”

“相爷说的是,此文乃千古佳作,其作者才华横溢……”身边的随从恭敬道。

没错!老者正是景朝左相,王定邦。

他面容刚毅,眼眸深邃,口中道:“文好还是其次,更难得的是,此子还在身体力行,且有能力……”

随从怔了一下,“相爷确定是他写的?”

王定邦道:“多半假不了,能写出此文的人,定然不是一般人,要有非凡的胸襟。”

“还记得他说过读书人的归宿,或主政一方,造福百姓,或教书育人,开民智鼓民力竖民德,或着书立说,传播思想,弘扬正能量。泗县是造福百姓,星梦慈善学堂是开民智,星梦周刊那些话本,算是传播思想,弘扬正能量……”

“暂且不论他做的对不对,最起码他在做,而且效果还不错。”

说着他突然感叹了一声,“老夫终究是老了!”

随从脸上掠过一抹诧异。

王定邦又道:“罢了!先不说这些,如此好文,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尤其是朝堂上那些当官的……”

次日,街面上便出现了传闻。

“听说了嘛!今天早朝之上,朝廷公布了一篇文章,据说出自这次会试。”

“什么文章至于在朝堂上公布?假的吧?”

“千真万确,文章都已经流传出来了。”

“大赞!果真是千古雄文,而且附合会试第二场题目,难道真出自会试?”

“……”

文章的传播,也让一众举子炸开了锅。

会试还没放榜,文章就流传出来了,可谓闻所未闻,甚至在朝堂上公布,足可见这篇文章的分量。

而拜读之后,这篇文章的思想高度,也让众人惊叹不已。

谢临渊也是其中之一,看过这篇文章后,脸色都微微有些发白。

相比之下,林大才女就很得意了,因为这文章一看就是自家混蛋写的,不得意才怪。

这会林大才女傲娇的同时,还在一边诉说老太太的光辉历史,老太太也在一旁听着,生怕宝贝孙女说漏了什么。

但凡哪里不对,眼神便瞪了过来,就差没自己开讲了。

林大才女见状无疑越发傲娇。

小雅则在一旁极力憋笑,很玩味的样子。

而就在文章传播,许夜变着花样讨好老太太的同时,贡院内也再次引来了极大的争议,因为会试第三场的阅卷已经开始。

两位主考,礼部尚书韩云山,和翰林大学士柳昌隆,此刻都来到了政事堂。

政事堂乃景朝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由景朝太子,和左右丞相领衔,六部协同。

此时,各部大员都在看着某份答卷,脸色也都变得有些古怪。

上首,一名身着蟒袍的青年男子,面色和睦,向着众人道:“这份答卷诸位大人都看了,不知都有什么看法?”

青年男子正是景朝太子赵恒。

礼部尚书韩云山率先道:“回太子殿下,臣以为此篇策论提及的一条鞭法大善,不光能整合我朝目前繁杂的税赋制度,有效减少贪腐空间,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也更便于管理,而且将人头税摊入田亩,如上所说,还能大大促进人口增长……”

“另外,上面提到的改革开放,鼓励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说一切社会问题的本质都是经济问题,发人深思,臣以为……”

……

喜欢娘子都首富了,还要考状元?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娘子都首富了,还要考状元?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