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后,我成了极品好婆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各司其职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李先生,你继续负责学堂这块,教导孩儿读书之外。

另外,负责村子所有账本收入、开支的记录书写。

我知道这份事情繁琐、占据的时间也多。所以,学堂可以再招收一位先生,帮助你教导学堂的学生。

招收先生,这事情你比我们清楚,你自己看着办了。”李天星继续安排李先生道。

“好。”李先生也很满意李天星的安排,另外还要让招收一个先生作为助手,给自己分担的担子之外,还掌握了村子的银钱大权,这无疑是对他能力和信任的极大肯定。

李先生心中暗自思量,定要将这份职责尽善尽美,不负村子的厚望。

“里正叔,你负责对外衙门、以及处理村民的琐碎之事。

除此之外,监督村子账本支出明细,每笔银钱不管是支出还是收入,都需要两人签字。

最后,每月都要汇总,确保每一笔账目清晰无误,公开透明。”李天星继续安排张里正道。

“好,此事我知道。”张里正面色严肃的点了点头。

听起来,安排的职责虽然比不上张留安、张鲁等人,实际上也是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深知,作为里正,自己的职责重大,既要维护村子的日常秩序,又要确保村民们的利益不受侵害,尤其是账目管理,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

“至于两位周叔的话,我想把果园交给你们两人管理。

可别小瞧了果园,一旦果园成了,会成为村子经济支柱。

以后巡逻队也不会再去果园忙活,需要果园自行招收村民前来帮忙,两位周叔看着办了。”李天星继续道。

“至于鲁小姐的话,你负责村子商源开发。

比如:引入新的商铺入驻村子,以后果园成了之后,销售果子,给村子开源赚钱。

鲁小姐,你的任务艰巨而重要。村子的发展,就看你能给村子赚多少银钱了。”李天星看了一眼鲁姣姣道。

“张火娘,你倒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了,行这事情交给我。

我回头琢磨琢磨一下了。另外,很多地方都要招人干活儿,这工钱多少一个月合适呢?”鲁姣姣跃跃欲试道。

“村子现在没有多少赚钱的路子,前期可能给不了太多的银钱。

果园、巡逻队人工,一月按照五十文钱发放了,市集人工这边,一月也只忙活三日,就给十文钱工钱了。

至于我们几个,就不算工钱。”李天星沉吟了一会儿道。

“行,就按照这个来了。”张里正点了点头道。

“张火家的,我看你都安排我们各种事物了,你给自己安排什么事情呢?”周里正见状问道。

“我负责每次的会议主持就行了,其他就不参与了。”李天星纯甩手掌柜道。

自己在家遛遛狗带带娃还不快活吗?揽事情干是不可能的。

倒是其他人听到李天星这话,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她只要主持会议,把握大概方向就行了。

“既然说到市集铺子的事情,我有点想法。

我们不可能等有商铺入驻市集了之后,这才建商铺,这样来,担心途中会变卦之外,早一日建成,也能早一日吸引人流,为市集聚拢人气。

我们不是有两条街的市集吗?先根据市集的规划布局,提前建造一批标准化的商铺,用一条街用来打造商铺。

一旦有商家想要入驻我们村子,有现成的商铺可以直接入驻,无需再耗时费力去搭建,这样能极大地提升他们的意愿和效率。

我们可以将这条专门用于商铺的街道设计得风格统一,既美观又能体现我们村子的特色。

除此之外,这些没卖出去之前,也可以租借来摆摊的村民,收些摆摊费用。”这时,鲁姣姣提议道。

“我倒是觉得可以提前建上一些商铺,不用建的太多,先试试水。

毕竟,想要建一条市集的商铺,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张鲁也没有反对鲁姣姣的提议,反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也行,可按照鲁叔的来,先建上一些商铺来试试水了。”鲁姣姣也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想法。

毕竟张家村刚刚发展起来,一下子投入太多资源去建造大量商铺,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市集的发展不如预期,那么这些提前建造的商铺可能会成为村里的负担,到时候还不如摆摊收取摊位费用来的划算的。

“那我们就先规划一下,看看具体要建多少商铺比较合适?”张鲁开始思考具体的实施方案。

“既然是试水就不用建太多,加上我家两家的话,对称各建五间,也就是十间出来。

那我们建出来的商铺,咱村子是打算买卖还是租借,价钱又如何呢?”鲁姣姣反问道。

目光却是放在李天星身上。

她和众人交谈了这么久了,也知道他们这个决策团队,是以李天星为主的。

只要她答应了下来的事情,基本就能定下整个计划的大方向。

“现在镇上买卖一间铺子多少钱?租借的话,价值又几何呢?”李天星反问道。

“这也是看位置和大小的,少则一两百银子一间,多则四五百两银子一间的。

租借的话,也是看位置和大小,价钱五两起步,到三十两封顶了。

合着你们卖村子的铺子给我家,还不知道镇上铺子价值几何不成?”鲁姣姣说到这儿,她有些哭笑不得的道。

“我们村子现在还不能和镇上比。

也是想着先吸引商铺入驻,先把名气给打出去,后面慢慢坐地起价的。

依鲁小姐这么说,我们村子的铺子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了?以租借为主最好了。

这样,我们村子的商铺以一百两银子为底价,多卖出去的银钱,格外提百分之二十的银钱给你,不管是谁,都是这个提成。

谁租借出一间商铺的话,奖励谁一两银子,租借商铺目前暂定七两银子一个月了。

诸位,这么干你们意下如何呢?”李天星沉吟了一会儿后,她这才缓缓定下村子商铺的价钱和租金。

“可以这么干,有银钱奖励,这也大大的刺激了众人的积极性。”鲁姣姣闻言,望向李天星双目微微一亮道。

一介乡野村妇,能够想到如此激励之法,简直是命中平民百姓的软肋。

在这个世道,钱财无疑是驱动人心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动力。

银钱奖励确实能迅速提升大家的干劲。

“另外,你作为商源开发,我们村子会烧砖你也晓得,但是今年卖出去的砖块大多是卖给在咱村子落户需要建房的村民。

卖出去的太少了,还需要扩大范围,这事情你且上心一些。”李天星想到此事后,她叮嘱鲁姣姣道。

多卖出一些砖块,他们家能够从中分得一半的利润,李天星自然是十分的上心。

“好,我会注意此事。”鲁姣姣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还有一件事情,我要事先和大家说清楚。

以后肯定还会有人落户在我们村子,甚至是和鲁家一样的大户人家。

万一,以后还有这样的大户人家,花几百两银子,想进入村子的决策团队,我们给还是不给呢?”这时,李天星面色凝重的在鲁姣姣、张里正等人面上看了看问道。

李天星此话一出之后,顿时冷场了起来。

因为,进入村子的决策团,意味着拥有了参与村子重大事务决策的权力,这不仅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实打实的利益所在。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若轻易放人进来,尤其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大户人家,恐怕会打破村子现有的平衡,引来不必要的纷争。

“张火娘,既然你提出了此事,想必心里头有了计较了,你且说来给我们听听了。”鲁姣姣知道,他们家是镇上第一家商贾落户在张家村,花了小钱,进入张家村决策团,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既然张火娘提出此事出来,很明显就是针对他们这种商贾提出来的制约。

“现在我们村子的决策团有八人,我个人以为,还可以增加一人,九为极数,这个数字吉利不说,以后遇上重大事情需要投票,也不会出现平局的情况。

八人投票时,若出现四票对四票,决策便陷入僵局,而增至九人,则能确保大多数意见能够主导决策方向,减少分歧带来的拖延。”李天星继续道。

“我觉得可行。”张里正第一个同意的点了点头。

其他人闻言,也都支持。

“还有,最后一个进入决策团的名额,可以找镇上的商贾来填补这个名额。

鲁小姐,你可以运作一二。

比如,你聚集镇上商贾拍卖一个名额,或者私下与某位有影响力的商贾进行协商,以合理的条件邀请他加入决策团。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商贾们往往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人脉资源,他们的加入不仅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支持,还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和信息渠道。”李天星继续和鲁姣姣道。

“好,这事情我琢磨琢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好消息。”鲁姣姣闻言,她双目微微一亮。

觉得李天星的想法独特新颖,往往能够给她带来几分惊喜。

为人处事老道,说话行事很有章法,瞻前顾后,走一步看三步,短短半日的时间,鲁姣姣对李天星的佩服已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她发现自己与李天星相处半日,那些关于人性的洞察、世事的处理,以及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不迫,都让鲁姣姣深感钦佩。

这让鲁姣姣大开眼界。

“最后,咱们村子决策团永远只有九个位置,不会再多增添一人。

如果有人上来,就必须有人下去。”李天星再次申明。

后面,众人在商量了一些事情之后,便各自散去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果园、市集、巡逻队这块很快就招收了相应的人手帮忙,其实开的工钱很低,但是是建设张家村,护卫、发展自己的村子,很多村民都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

李天星他们也没有苛待村民,有事就忙活,没事情的话,就回家干自家的活儿。

要是碰到农忙,都会安排人轮流回家帮忙。

张家村各处都在运转之中,特别现在白昼的时间越来越长了,等到四月初的时候,白昼的时间从晚上八点太阳下山延迟到晚上九点才下山了。

白昼时间延长,这也意味着村民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

之前天黑早,油灯又贵,舍不得点灯,晚上没有亮光,唠嗑唠嗑就睡觉去了。

倒是现在天黑的晚,吃饭不仅仅晚,晚上八点多还在自家田地除草、杀虫的村民大有人在。

村民给鲁家建的两间铺子,原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现在白昼时间长,村民们只花上一半个月的时间,就把鲁家两间铺子给建完了。

四月初,鲁家开始把自己要卖的东西,一一从镇上拉到村子里头来,开始布置这两间崭新的铺子。

李管事是忙得脚不离地,一边将货物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一边还不时想着如何能让铺子看起来更加吸引人。

他们特意在铺子门口挂上了两盏红灯笼,看起来温馨而喜庆。

中途,他们村子也开集了两次,在村民宣传下,也得知张家村即将会有商铺入驻了之后,来赶集的百姓络绎不绝,比往常热闹了许多。

“听说了吗?张家村会开两家商铺呢!是布店和粮店。”一位大婶边挑着菜边对旁边的邻居说道。

“是啊,以后咱们买东西可就方便多了,不用再跑那么远去镇上了。真羡慕张家村的村民。”邻居点头应和。

“现在张家村发展越来越好,这么搞下去,岂不是会发展成一个镇子了?”卖东西的那个妇人也跟着道。

“我还听说了,后面他们还会继续建商铺,打算今年把这一条街全部建成商铺。摆摊放在后面那条街的。”旁边有人凑了过来,神秘的道。

“这么看来,张家村老鼻子牛了。幸好我闺女嫁到张家村了!”

.........。

喜欢穿书后,我成了极品好婆婆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穿书后,我成了极品好婆婆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