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启元四年,秋,九月十六。”
“宜:嫁娶、祭祀、祈福、安门、合龙。”
钦天监为“万里黄河第一铁桥”的最终合龙,选定了一个天朗气清的黄道吉日。
这一天,整个黄河两岸,再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皇帝宁宣宗,亲率文武百官,驾临位于黄河南岸的观礼高台。无数的百姓和商贾,更是提前数日,便从四面八方赶来,将附近的山头,都挤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都想亲眼见证,那座横跨天堑的钢铁巨龙,最终“画龙点睛”的神圣时刻。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十二座巍峨的桥墩,早已如擎天之柱,稳稳地屹立在奔腾的河水之中。
而在桥墩之上,一段段巨大的钢铁桁架,也已从两岸,向着大河的中心,延伸而去。
如今,只剩下最后一道、位于河道正中央的、长达三十丈的巨大缺口,等待着被填补。
随着三声礼炮轰鸣,合龙仪式,正式开始。
这一次,没有再用驳船横渡。
张柱子,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采用了一种更为大胆、也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
只见在黄河的两岸,两座高达百丈的巨型塔吊之上,各自伸出了一条长长的、由无数钢缆组成的“悬臂”。
最后那一段合龙的桁架,被预先分成了两半,分别悬挂在这两条悬臂之下。
在数万人的屏息注视中,随着张柱子手中令旗的挥舞!
两台巨大的蒸汽机,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
那两条悬挂着半段桁架的悬臂,竟如同两位伸出臂膀的巨人,缓缓地,从两岸,向着河心,平移而去!
“动了!动了!天啊!那铁桥,它……它自己在动!”
岸边的百姓,爆发出了一阵不敢置信的惊呼。
他们看着那两段重达十数万斤的钢铁“巨臂”,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就那样凭空地,横跨在数十丈的高空之上,稳稳地,向着中心点,不断靠近。
这种景象,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在他们眼中,这非人力所能及,唯有神仙,方有此等移山填海之能!
高台之上,皇帝和一众大臣,同样是心神激荡,震撼无言。
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
两段半截的桁架,在空中,完美地相遇、对接!
早已等候在上面的数百名顶尖工匠,立刻展开了最紧张的铆接作业。
清脆而密集的“叮当”声,响彻云霄,如同在为这座伟大工程的诞生,奏响最后的华彩乐章!
半个时辰后。
当最后一颗烧得通红的铆钉,被狠狠地敲入钢梁之中时。
张柱子拿起手中的一面巨大红旗,用力地,向着天空,挥舞了三下!
“呜——!!!!!!!”
早已等候在两岸的数十艘轮船,同时拉响了汽笛!
雄浑的汽笛声,与两岸百姓那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汇聚在一起,声震寰宇!
成了!
这座凝聚了帝国最高意志,融合了“青石之学”所有智慧结晶的“万里黄河第一铁桥”,终于,全线贯通!
它如同一道横贯天地的钢铁彩虹,以一种无可匹敌的雄伟姿态,第一次,将黄河天堑,彻底征服,踩在了脚下!
……
然而,跨越黄河,仅仅是“京武铁路”南下之路的第一步。
真正的考验,来自于那横亘在帝国腹心之地,自古以来便隔绝南北的……太行山脉。
在黄河铁桥紧张施工的同时,另一支由营造司最精英的勘探队与工程队组成的队伍,早已深入了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中。
他们的任务,是为火车,开辟出一条能够翻越这座巨大山脉的“天路”。
“山地机车”和“齿轨铁路”,虽然解决了“爬坡”的问题。
但太行山脉,不仅仅是坡度陡峭。更可怕的,是其巨大的、动辄上千米的海拔高差,以及连绵不绝的山峰与深谷。
如果只是单纯地,用齿轨铁路,一路向上硬爬,那铁路的坡度,将达到一个连“山地机车”都无法承受的恐怖角度。
为此,张大山,再次从他那无尽的知识宝库中,取出了一项全新的、充满了工程智慧的解决方案——
盘山展线!
其原理,看似简单,实则巧妙到了极点。
——既然无法直线攀登,那便……绕路!
工程队不再追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是像一条蜿-蜒的盘龙,利用山体的侧面,以一种相对平缓的坡度,修建出一条“之”字形的、不断迂回盘旋向上的线路。
火车,通过在这种“之”字形的线路上来回行驶,不断地抬升自己的海拔高度。
如此一来,原本一段直线距离只有十里,但高差却有数百米的恐怖陡坡,便被拉长成了一段长达三十里,但平均坡度却不足三度的缓坡。
这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对机车爬坡能力的极限要求,也使得铁路的修建,成为了可能。
于是,在太行山脉之中,一幅波澜壮阔的建设画卷,再次展开。
在那些相对平缓的盘山路段,铺设的是普通的铁轨。
而在那些不得不面对的、坡度超过五度的关键爬升路段,则铺设上那带有“牙齿”的齿轨铁路。
两种技术,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工匠们,在“开山猛药”的帮助下,遇山开路,逢涧搭桥。
一条前所未有的、如同巨龙般盘旋在山间的“天路”,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向着太行山的顶峰,不断延伸。
……
三个月后。
黄河铁桥之南,太行山脚之下。
一场规模不大,但意义却更为重大的“综合试车”,即将举行。
一辆满载着煤炭和水的“开拓者·山地一号”机车,拖拽着十节装满了铁矿石的货运车厢,静静地,停在铁桥的南端。
它的前方,是平坦的华北平原。
而它的身后,则是那座刚刚建成的、雄伟的黄河大t铁桥,以及,那座如同天神般,耸立在云端之中的巍巍太行。
这一次,它的任务,是完成一次完整的、从平原到高山的征服之旅。
“出发!”
随着张柱子一声令下。
钢铁巨兽,开始缓缓启动。
它先是平稳地,驶上了那座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万里黄河第一铁桥。
宽阔的桥面,坚如磐石。火车驶过,除了发出“哐当、哐当”的悦耳声响,整座大桥,竟没有丝毫的晃动。
成功跨越黄河之后,列车,开始向着太行山,进发!
进入山区,地形开始变得复杂。
列车,也开始沿着那条“之”字形的盘山铁路,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不断地迂回盘旋,缓慢而又坚定地,提升着自己的海拔。
从高空俯瞰,那场景,壮观到了极点。
就如同一条黑色的钢铁长龙,正在一座绿色的巨山之上,昂首盘旋,寻找着通往天际的道路。
终于,它来到了第一段“齿轨铁路”之前。
驾驶室内的铁牛,熟练地,切换了“减速增扭”模式,并降下了“驱动齿轮”。
“吼……咔……吼……咔……”
那充满了力量感的、独一无二的交响曲,再次响起!
列车,开始以一种稳健无比的姿态,咬着那带牙的轨道,向上攀爬!
窗外的景色,在飞速地变化。
脚下的悬崖,深不见底,远处的云海,波澜壮阔。
而这条钢铁巨龙,却如履平地,无所畏惧。
一个时辰后。
当列车,最终成功地,攀上了太行山的第一座高峰,停在了那座新建的、位于山巅的信号站时。
“呜——!!!!!!!”
一声响彻云霄的、充满了无尽骄傲与豪情的汽笛长鸣,向着整个天地,宣告了它的胜利!
它成功了!
它跨越了天堑,攀上了云端!
张柱子站在山巅,迎着猎猎的山风,看着脚下那条如丝带般缠绕在群山之间的“天路”,看着那辆正在骄傲地喷吐着白色蒸汽的钢铁巨-兽。
他知道。
从今天起。
这世间,再也没有任何山川,能够阻挡,大宁帝国前进的脚步了。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