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暖房”的横空出世,以及其产出的“冬日奇珍”,如同一场绿色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大宁帝国的上层社会。能在三九寒冬里,吃上一口清脆爽口的黄瓜,品尝一颗汁水饱满的番茄,已经取代了所有传统的珍馐美味,成为京城权贵之间最高等级的炫耀资本。
……
大宁启元二十四年,夏。
岭南进贡的八百里加急快马,一路换马不换人,终于在果实最新鲜的时刻,将一箱用冰块镇着的、晶莹剔透的贡品,送抵了紫禁城。
那是刚刚才从树上摘下的……荔枝。
皇帝在御花园的凉亭内,设下家宴与皇后、太子,以及几位最受宠的皇子公主,共同品尝这来自帝国最南方的“天赐珍果”。
他亲手剥开一颗荔枝那粗糙的红色外壳,露出里面如同羊脂白玉般温润的果肉。轻轻一口咬下,那清甜甘冽、芬芳馥郁的汁液,瞬间便在口腔里爆开,仿佛将整个岭南盛夏的阳光与雨露,都浓缩在了这一颗小小的果实之中。
“好!好啊!”皇帝吃得是龙颜大悦,抚掌赞叹,“此物,真乃……人间至味,果中神品!”
一旁同样吃得眉开眼笑的小公主,奶声奶气地问道:“父皇,这果子这么好吃,咱们为何不在京城的园子里,也种上几棵呢?这样咱们不就能天天都吃到了吗?”
童言无忌,却也问出了皇帝心中最大的遗憾。
他宠溺地摸了摸女儿的头,长叹一声,眼中充满了无奈。
“痴儿,你有所不知。”他指了指北方那高远的天空,“此物,名曰‘荔枝’,乃南疆独有之奇珍。其性,喜暖畏寒,一旦离开岭南那湿热之地,便难以存活。我朝,非是没有尝试过将其北移。然,无论是何等名贵的品种,无论是何等精心的照料,一旦过了那道分隔南北的‘大江’,便会……尽数枯萎而死。”
“便如那古书所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乃天地四时之定数,非人力所能更改也。”
他这番话,充满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充满了身为帝王的……无力感。
……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皇帝这声充满了遗憾的感慨,很快便由内阁首辅张小山,原封不动地传到了千里之外,那座早已成为帝国农业科技圣地的……青石村。
正在田间指导着农学司学子们,进行新作物试种的元圣张大山,在听完儿子的转述之后,只是淡淡一笑。
他抬起头望向了那片被巍峨的秦岭,与奔腾的黄河所共同定义的……广袤北方。
“天地定数?”
他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了一抹充满了“人定胜天”豪情的微笑。
“在我‘格物’之道面前……”
“何来,不可更改之定数?”
……
三日后。
一封由元圣张大山亲笔所书的密信,以及数十张结构极其复杂、画满了各种植物剖面图的全新图纸,被再次,以“八百里加急”的最高等级,送抵了京城,呈送到了皇家格物学院农学司首席大司农李淳风的案头。
信的内容,依旧是那般言简意赅,却又充满了颠覆性的力量。
“淳风吾徒亲启:”
“闻,陛下有‘南果北移’之憾。为师夜不能寐,苦思冥想,终得一‘逆天改命’之法,或可一试。”
“万物生长,其根在土,其本在木。南方之果,之所以畏寒,非其‘枝叶’之过实乃其‘根基’,不耐北方之霜冻也。”
“然,天地万物,相生相克。北方,亦有其根深蒂固,不畏严寒之‘强悍’树木。”
“若,吾等能以‘移花接木’之巧,取南果之‘精锐枝条’,嫁于北木之‘强悍根基’之上。使其借北木之躯,汲取北方水土之精华,则大事或可成矣!”
“此法,我称之为——‘改良嫁接之术’!”
“随信所附图纸,乃为师,根据格物之理,所推演出之不同科属植物之间‘亲和嫁接’之可能。其中以‘山楂’、‘枣木’为砧木,嫁接‘荔枝’、‘龙眼’之法,最为可行。尔等可大胆一试。”
“记住,格物之道,在于‘实践’,更在于……打破常规,敢想敢为!”
这封信,这番话如同一道最璀璨的闪电,瞬间劈开了李淳风和他所有弟子们,那早已被“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句千古名言所禁锢的……思想枷锁!
嫁接!
移花接木!
他们,并非没有听说过这种,在民间园艺中,偶尔会使用的“小道”。
但他们从未想过,这种“小道”,竟能被元圣大人,提升到如此“逆天改命”的战略高度!
更未想过,不同种类的树木之间竟然也能进行“联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农技”了。
这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物种啊!
……
一场,比“杂交育种”,还要更加精细,也更加充满了挑战的“植物外科手术”,便在皇家农庄那座巨大的“琉璃暖房”之内,秘密地展开了。
李淳风,亲率农学司最顶尖的团队,将此地设为了“南果北移”的最高等级实验基地。
无数棵从北方深山之中,移植来的、生命力最顽强的野生山楂树和酸枣树,被小心翼翼地栽种在了暖房那恒温恒湿的土地之上作为此次实验的……“母亲”。
而与此同时,一艘艘最快的蒸汽龙舟,也日夜兼程从遥远的岭南,运来了一批批同样珍贵的“父亲”——
那,是刚刚才从最优质的“挂绿”荔枝树和“石硖”龙眼树上,剪下的、依旧带着晨露的、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嫩绿枝条!
实验,开始了。
李淳风,和他那群早已将元圣的图纸,背得滚瓜烂熟的弟子们,如同最严谨的外科大夫,穿上了洁白的罩衣,戴上了细麻手套。
他们,用栓子四哥特供的、最高纯度的精炼酒精,为手中的每一把小刀、每一片竹板,进行着最严格的消毒。
然后他们走到了那些强壮的“北方母亲”面前。
“劈接!”
李淳风一声令下。
一个年轻的学子,便手持一把锋利的小刀,在那粗壮的山楂树砧木之上,干脆利落地,竖直劈开了一道,深约一寸的平滑切口。
“削穗!”
另一个学子,则拿起一根来自岭南的荔枝嫩枝(接穗),以四十五度的角度,极其精准地,在其两面,各削出了一道,长短、厚薄完全一致的、光滑的楔形斜面。
“插!”
李淳风,亲自,接过那根处理好的荔枝接穗,小心翼翼地,将其,插入了山楂树砧木的切口之中。
他,仔细地,调整着角度,确保,二者那最最关键的、负责输送养分的……“形成层”,能够,完美地,对齐!
“绑!”
最后,他用一根浸泡过特殊药液(防止感染)的柔软麻绳,将接口处,紧紧地,缠绕、包裹、固定!
……
劈接,切接,芽接,腹接……
一个又一个的“联姻”手术,在暖房之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与对生命的敬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淳风和他的团队,几乎是吃住都在了暖房里。
他们,如同照料初生的婴儿一般,为这些刚刚完成了“换体手术”的特殊“病患”,提供着最精心的照料。
他们,控制着暖房的温度与湿度,确保它们能在一个最舒适的环境里进行愈合。
他们,观察着每一个接口的变化,详细地记录着,哪一种组合,愈合得最快;哪一种又出现了排异与枯萎。
……
终于,在一个月后。
当李淳风,再次满怀着忐忑与期盼,走进暖房时。
他看到了此生最令他感到震撼,也最令他感到幸福的一幕。
只见在那些被重点标记的、由“山楂”与“荔枝”相结合的实验体之上。
那根本该是异类的“南方枝条”,不仅没有枯萎。
反而在那粗壮的“北方身躯”之上,成功地抽出了一抹无比鲜亮,也无比顽强的……嫩绿新芽!
它,活了!
它,真的活了!
它,以一种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将两个原本相隔千里,永不相干的生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足以颠覆整个帝国农业版图的……新生命!
那一瞬间,李淳风这位为土地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双膝一软,跪倒在了那株,充满了奇迹的“混血”树苗之前。
他的眼中老泪纵横,口中喃喃自语。
“元圣……元圣大人……”
“弟子……幸不辱命!”
“橘生淮北……亦为橘的时代……”
“从今日起,由我等……亲手,开启了!”
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