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5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卫子夫展开《科研局跨局协作册》,指尖点着册上的星象计时仪图。

“天文局与工造局已合研‘星象计时仪’,”她抬眼看向刘妧,“班昭说可兼测水运仪象台的‘刻漏差’,以后计时更准了,造车、铺路都能按时辰算进度。”

刘妧拿起“仪象台改良令”,红印落在锦纸星轨图旁,像颗刚升起的星。窗外的齿轮声混着更漏响,缠在烛火上晃悠。

长安造车坊的雾气里,鲁直盯着“藤锦减震车”过鹅卵石路。车箱里的陶罐稳稳当当,连晃都没晃一下。

越人商队的阿勇拍着手笑:“鲁师傅,这车上的‘锦藤悬架’,越人那高低不平的山路也能用!我那批山货,就愁没好车运。”

鲁直抹着额头的汗,指着悬架上的竹环:“按算学算的,藤条张力到‘七寸’时减震最佳,你看这环对齐刻度就成,错不了。”

班昭抱着浑天仪零件走进来,零件上的铜环亮晶晶的:“鲁师傅,仪象台的‘转枢’总卡壳,想借你车轴的‘铜套锦垫’法——铜套耐磨,锦垫减磨,可行不?”

鲁直接过铜环掂了掂:“中!我这就画图纸,锦垫得用越人那种韧麻混织的,比纯锦结实。”

科研局专利核验房,黄月英对着越人“竹篾铺路法”图纸皱眉。图纸上的竹篾网画得歪歪扭扭,没标承重,像孩子涂鸦。

“这光画个网咋行?”她用指尖敲着图纸,“车一压塌了算谁的?”

新调来的道路局博士徐岳展开《九章算术》,算筹在沙盘上“哒哒”摆开:“用‘衰分术’算竹篾密度,每平方尺需承三石重。你看,这样编三层,底层粗篾承重,上层细篾防滑。”

阿月从竹筐里掏出把细长草,草叶上还沾着泥:“徐博士,把这‘固路草’种在竹篾缝里,根能缠土,比汉家的石灰还管用。俺们越人铺路都种这草,雨冲不垮。”

徐岳捏着草茎看了看:“这草根系发达,正好补竹篾的缝。我在图上标上种草的间距,两寸一棵,保准固得牢。”

建章宫尚方署,陈阿娇正扯着车帘试牢度。车帘用越人藤条织的,镶着汉地锦边,可接口处总脱线,一拽就松。

“这藤和锦咋就接不牢?”她把车帘往案上一摔,珠钗上的小梭子“叮”地撞在铜盘上。

尚方署丞捧着张图纸进来,是鲁直的“锦线加固环”:“太后,把藤条穿进锦环里编,跟织锦的‘经纬接结’一样,环套环,准掉不了。”

陈阿娇拿起锦环比量着,把藤条穿进环里再编,果然扯不动了。她顺手在帘角绣了个小人,一半汉装一半越饰,捧着条路:“这是‘路神’,管着汉越的道,保准一路顺。”

刘妧带着卫子夫走进来,卫子夫手里的《丝路车辙考》还卷着边。

“陛下,西域商队说咱们的车过沙漠总陷轮,”卫子夫翻开册子,指着上面的车辙印,“得学越人的‘宽幅车轮’,轮面宽了,压强小,不容易陷。”

陈阿娇看着新绣的路神:“让鲁直改!把宽轮和藤锦悬架合一块儿,西域、越地的路都能走。”

造车坊里,鲁直正给减震车装“宽幅车轮”。轮缘加宽了三寸,看着稳当,可车轴一转就“咯吱”响,明显吃不住劲。

“这可咋整?”鲁直蹲在车下瞅轴,眉头拧成个疙瘩,“宽轮是好,轴扛不住也是白搭。”

班昭抱着浑天仪的“平衡环”进来,环上的铜珠来回滚,却总保持水平。

“你看这环,”她把平衡环放在车轴上演示,“在轴两端加‘配重锦囊’,装沙调节平衡,轴就不费劲了。沙多就重,沙少就轻,跟调天平似的。”

阿勇一听,转身就从商队里搬来“沙囊藤网”:“用这网装沙,漏沙还能看时辰呢!走长途缺不了这招。”

鲁直把锦囊绑在轴两端,试推了推,车轴果然顺溜多了,连“咯吱”声都没了。他拍着车辕笑:“这下发往西域的车,再不用怕陷轮了!”

徐岳的“竹篾铺路法”专利核验完,锦纸上的图用朱笔标得清清楚楚:“竹篾三层,固路草间隔五寸”,旁边还按着手印——徐岳的方方正正,骆越的带着老茧,像两朵并蒂花。

陈阿娇派人送来了新铸的“道路纹”铜印,印钮是车轮套着竹篾,转一下就咬合住了。

“以后越人修路用这印,”内侍传着话,“太后说,汉越道路就算接上了,跟这印钮似的,拆不开。”

徐岳拿起印往图上盖,忽然笑了——昨日测越人古道路基,发现那“弧面设计”竟暗合《九章算术》的“勾股容圆”,老祖宗的智慧,早就在路上等着呢。

暮色把长安城染成了酱色,鲁直的“藤锦宽幅车”终于成了。车身上的汉锦缠藤条,越人图腾里嵌着汉家云纹,车辕上的专利牌晃悠悠的,刻着“鲁直·阿勇合造”。

阿勇带着商队试驾车,车轮碾过新铺的竹篾路,“咕噜咕噜”跑得飞快,比平时快了三成。

“这路配这车,”阿勇从车窗探出头喊,“明年我带十倍的香料来!”

鲁直站在坊门口,看着车队的尘烟混着晚霞飘远。想起年轻时只会修老车,如今却能把汉锦越藤拧一块儿造车,他忍不住哼起了长安的造车调,调子混着越人商队的铃铛响,在暮霭里荡出老远。

科研局的灯亮得跟星子似的,刘妧翻着徐岳的《越道汉筑考》,考末的“车路适配图”上,宽幅车轮刚好嵌在竹篾路基的弧面上,严丝合缝。

陈阿娇端着个锦盒进来,里面装着油罐,油里漂着层蜡:“哀家让尚方署调的‘车轴润滑油’,掺了越人贡的‘防沙蜡’,沙漠里用着不结垢。装在锦袋里,商队揣着方便。”

卫子夫展开《科研局交通册》,册页上贴着西域地图:“已用专利分成法,换得越人‘山路标记法’——在树上刻藤纹,按纹路走不迷路。班昭说能改成星象标记,西域没树的地方也能用。”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