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神级兑换系统,我当奸商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3章 多是机缘巧合所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嬴政身着青衫,徐行于淮南王陵寝之中,忽见一方虚空浩瀚无垠,隐约可见祥云浮动,仙宫楼阁参差错落,金银山峦连绵起伏,天女散花,舞袖翩跹,恍若梦境,难辨虚实。

然定睛细看,却又发现那不过是空无一物的幻境,寂寥空旷,万象皆虚。此处实为一面照映心相的灵镜,将人心所思所念尽数呈现。

嬴政未行多远,虚空中忽现无数血色鬼目,阴森可怖。

\"故弄玄虚?\"

嬴政淡然一笑,话音未落,那漫天鬼目如遭重击,凄厉哀嚎响彻虚空,寒意刺骨,不似人间之声。

忽然一点猩红自虚无中渐渐晕染,缓缓显出一道身影。此人头顶高冠,身着素衣,衣袍不染纤尘,仿佛与虚空浑然一体。

其双目似蕴含四季轮回、金戈铁马、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怨恨愁,世间万种情思尽凝于此,包罗天地至理,人间大道,皆在其中。

\"淮南王......或许该称呼您为北邙帝君,别来无恙。\"

第二十一章 昆仑玉虚,蜀山悬阁

淮南子在道门中地位尊崇。

汉以前的修行之道,大致分为天神、地仙、人仙三途。此三道对资源要求极高,正所谓财侣法地,缺一不可。

天神需受人间香火祭祀,信众广布,金身供奉,方能稳固神格,传播信仰于凡尘。

地仙之道,则需日夜炼制丹药,如当年嬴政淬炼地元大丹,从丹炉气机中参悟天地玄奥。炼丹如创世,丹师一职,可谓耗资无数。

修炼之人需时刻保持气血充盈,每日消耗的灵食药材不计其数。再加上频繁斗法留下的暗伤,更需要天材地宝调理,花费更是惊人。

汉唐之际,天仙与鬼仙两道逐渐兴起,到了宋代已成为修行界主流。天仙一脉尊奉唐代吕洞宾为祖师;而鬼仙之祖,正是眼前这位淮南子——道门真传,幽冥之主,万古鬼帝!

北邙抬眼望来,目光平静如水:\"确实许久未见了,赢道友。\"

那双眼睛宛如深潭,无悲无喜,似有情又似无情,仿佛将天地作棋盘,众生为棋子。

二人静立不语,周围空间却已悄然变化。阴阳二气流转不息,三才四象轮转不停,地风水火不断演化,彼此道韵相互映照。

论道之时,五感尽消,唯有时间长河奔流不息,仿佛亘古不变。

\"道法自然,红尘历练,道友修为更进一层,可喜可贺。\"

\"彼此彼此。\"

两位绝世强者在八公山中达成默契。北邙帝君欲从神界手中夺取鬼域,重整地府秩序;而嬴政则谋求证道称帝。双方还交换了主神空间的隐秘情报。

\"令徒转世之事如何了?\"

\"哼,那孽徒如今投靠西方主神,与暗黑魔神勾结,似乎另有所图......\"

提及昔日被嬴政算计的弟子,北邙帝君眉头微皱:\"莫非仙秦也对那方世界感兴趣?\"

嬴政从其话语中感应到那个世界——天界十二主神,地狱七魔王,魔法网络,奥术源头,远古神明,创世艾欧......

那是一片法则独特的宇宙,没有天命轮回,只有力量与智慧的较量,时刻上演着波澜壮阔的史诗。

\"符文之道,信仰封神?不必了,仙秦自有符咒体系。\"

嬴政话音刚落,主神空间内铭烟薇传来的一道讯息,被他以地仙修为直接具现化——竟是两柄长剑虚影。

帝君目光微动:\"这双剑......有点意思。\"

\"我仙道炼剑,向来讲究阴阳相生,水火交融。即便是雌雄双剑,也追求阴中含阳,阳中蕴阴,此为天地至理。\"

\"正所谓人剑相合,因果相生。\"

悬浮在空中的双剑,一柄湛蓝如九幽寒冰,一柄赤红似焚天烈焰。

\"帝君请看,此剑极阴不含阳,彼剑至阳不纳阴。水火完全分离,唯有双剑碰撞时,才能激发阴阳相冲之力,威力倍增。\"

\"如此极端的炼器之法,虽然威力惊人,却难以持久。不仅剑身易损,持剑者也容易遭受反噬。\"

嬴政抚掌笑道:\"不错。鬼界若要独立,以帝君之能本非难事。但当时您正与诸天神魔交锋,若得此剑合璧,瞬间引爆光暗之力,便能彻底斩断鬼界与其他位面的联系。\"

北邙帝君猛然醒悟:“原来鬼域与人世的通路就在昆仑……妙极!阁下这是要借本君之力,既断送七百年后神界在凡间的根基,又能暗算衔烛神龙,当真是一箭双雕。”

他眼中闪过一道锐芒——既然嬴政想驱虎吞狼,自己何不火上浇油?若能引得神界内乱……帝君唇边浮现笑意,与嬴政对视道:“若本君记得不错……九天玄女在昆仑的道统,该叫琼华……”

岁月如梭。自淮南王“登仙”后,元封二年,汉武帝大军压境,滇国举国归顺,请求派遣汉官治理。

武帝赐予滇王印信,允其自主管辖。至此,女娲族领地正式并入中原,两地气运交融,祸福相连。

数百年后,汉成帝在位时,蜀地悬空山重现人间。彼时昆仑道派初兴,修士们对悬空山灵气不甚在意,唯有琼华派开山之祖格外热衷——传闻山中藏有上古秘宝,更有史册所载的姜国太子所铸邪剑。

琼华派供奉九天玄女,向来以铸剑之术闻名。听闻那柄载入史册的凶器,祖师岂能无动于衷?

毕竟古姜国龙阳太子与胞妹逆伦之举,早已被钉在史册之上。而那柄饱饮鲜血的魔剑,更衍生出无数离奇传说。

但凡醉心剑道之人,听闻此事必然心驰神往,而那时中原东部的修士也按捺不住,纷纷前往探寻。

汉室宗亲中的修道者刘根,亦召集众多修士,奔赴蜀地。刘根,字君安,京兆长安人士,汉成帝时入嵩山修行,偶遇异人传授秘法,因而得道,能役使鬼神。

传闻悬空山乃神界遗留的藏宝之地,其中法宝无数,但最珍贵的并非这些法器,而是天帝留下的金丹!据说金丹乃神树果实所化,一颗便能抵千年修行,修道者若能得到,可谓天赐良机。

如此传言引得无数修士趋之若鹜,然而蜀地悬空山的封山禁制极为玄妙,无人能解。刘根遂与琼华祖师商议,此人法力高深,威望极重,联合诸多同道修士,苦修焚天五火大阵,以烈火焚山,熔石成浆!足足烧了九九八十一日,竟将庞大的悬空山体焚毁十之一二。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番动静早已惊动四方修士,待外围禁制一破,那些潜伏已久的修士便蜂拥而出,局面顿时乱作一团,许多人稀里糊涂地丧命其中。

就在众人自相残杀、杀红了眼之际,一柄魔焰翻腾的邪剑挟漫天烈火骤然现世,不知焚灭了多少修行之人。

### 第二十二章 蜀山祖师嬴神霄,轩辕无敌宇文拓

悬空山大战后,那柄邪剑不知所踪,中原修行界元气大伤。幸存者或得法宝,见蜀山灵气浓郁便留下修行,或欣喜离去。

琼华派创派祖师便是其中一位,他偶然获得一部神秘的铸剑典籍,记录了阴阳双剑的炼制方法,其威力之强横,令他又惊又喜。可惜回到琼华后不久,便因修炼失控而身亡。

那些带走宝物的修士大多如此,不明缘由地接连遭遇厄运。后来擅长推演的高人发现,从悬空山取走的法器法宝,都与新仙界的开辟有着莫大关联。

俗话说:得了好处总要付出代价。这些法宝都背负着振兴仙道的重任——或是开创宗门,广传仙法;或是除魔卫道,显圣人间,引导世人求仙。

想带走宝物就一走了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留在蜀山修行的修士们起初惊慌失措,冷静下来后决定在悬空山建立门派。

春秋末期,蜀山地区灵气格外充沛。

东汉时期,一些方士寻访至此,蜀山逐渐成为传说中的修仙圣地,陆续有修行之人在此隐居修炼。当时还未形成固定门派,众人修行方式各异,全靠自行领悟。

偶尔有修士得道飞升,但多半属于\"尸解仙\",多是机缘巧合所致。

汉成帝年间,蜀山修道之风盛行,修士多达数千人,分散为数百个小门派,各有独特的修炼法门。虽然修行宗旨不同,但大多与道家思想相通。

同一时期,蜀山妖族修炼活动日渐频繁,世人这才知晓世间还有\"妖\"这一族群。部分修士以除妖灭魔为修行根本,认为这样可以积累功德成就仙道,蜀山剑侠的名声因此在民间流传。

东汉末年,各派争斗不休。在\"仙剑派\"的号召下,蜀山修士齐聚山顶召开大会,共同组建\"蜀山盟\",并在山巅设立总坛,这就是后来蜀山剑派的前身。

东晋时期,蜀山各派逐渐合并为十几个宗门,其中以\"仙剑派\"势力最大,门下弟子超过百人。

南朝梁武帝崇尚佛教,将蜀山视为异端,派高僧法师上山修建佛塔。\"蜀山盟\"奋力抵抗,佛门最终败退。

喜欢洪荒:神级兑换系统,我当奸商了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洪荒:神级兑换系统,我当奸商了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