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之上的气氛,因内卫急报而瞬间绷紧。方才还在商讨北上宏图的轻松惬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大战将至的凝重。吴权当机立断,立刻命令近卫小将张茂,率领一百五十名最为精干的近卫,火速护送山寨中所有老弱妇孺家眷,趁着吴军合围尚未完全严密之际,抄隐秘小径先行下山,赶往舒城去寻找“金头狮子”孟恩。
张茂领命,毫不迟疑,立刻带着精锐近卫,组织起惊慌却有序的家眷队伍,迅速消失在密林深处。他们的离去,带走了山寨大部分的拖累,也留下了一丝希望的种子。
然而,留下的两千七百余人——包括吴权带来的一千近卫精锐和甘宁、阳群麾下的一千七百多名能战的山寨弟兄——所要面对的,却是庐江太守孙辅派来的三万郡兵!黑压压的吴军如同潮水般涌来,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已将庐山下山的主要通道围得水泄不通。统兵大将,正是已故东吴元勋黄盖之子,黄柄。
黄柄其人,继承了其父的勇武,生得狼头虎目,肩宽背厚,一身戎装,手持长刀,骑在战马之上,煞气逼人,确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指挥郡兵,开始伐木取石,构建营寨工事,摆出了一副长期围困、步步紧逼的架势。沉重的号角声和军队的喧嚣声,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山头。
山寨聚义厅(姑且如此称呼)内,气氛激烈异常。
“怕他个鸟!”甘宁第一个吼了出来,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盏乱跳,“三万郡兵?听着吓人,不过是些没上过几次战场的软脚虾!老子当年在长江上,带着几百弟兄就敢劫官船,杀得官兵屁滚尿流!如今我们有近三千敢战之士,陛下带来的更是百战精锐!依我看,趁他们立足未稳,咱们集中兵力,选一个方向猛冲下去,必能一举击破重围!杀了黄柄那厮,正好扬我北汉军威!”他双目赤红,战意高昂,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纵横江海的悍匪时光。
典韦如同半截铁塔般矗立在吴权身侧,闻言立刻瓮声瓮气地附和:“甘将军说得对!主公,让俺和甘将军做先锋!俺这双戟,好久没尝过血的滋味了!定杀他个人仰马翻,护着主公冲出去!”他声音如雷,充满了对自身武力的绝对自信,仿佛山下那三万大军不过是土鸡瓦狗。
这两位绝世猛将一开口,顿时让聚义厅内不少原山寨的头目和军中悍卒热血上涌,纷纷叫嚷起来,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不可!万万不可!”
一个清朗却急切的声音猛地压过了请战的喧嚣。只见荀寓快步走出,脸色因焦急而显得有些苍白,他先是对吴权躬身一礼,然后转向甘宁和典韦:
“甘将军,典将军!二位勇武,天下皆知!若在平原野战,或守城之战,纵是十万大军,我等亦敢与之一战!然今日情势截然不同!”他语气急促而沉重,“我等如今深处何处?是在吴国腹地!庐山虽险,却是一座孤山!我们即便侥幸,击溃了山下这三万郡兵,然后呢?”
荀寓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声音拔高:“然后我们就会立刻成为整个吴国的头号目标!孙权岂会善罢甘休?届时,来自四面八方、无穷无尽的吴国援军将会蜂拥而至!我们这点人马,能击退一次围剿,能击退十次、百次吗?一旦开战,必有伤亡!我军将士再是精锐,也是血肉之躯!若伤亡惨重,那些受伤的弟兄们怎么办?”
他痛心疾首地问道:“在这敌境深处,缺医少药,后有追兵,我们如何携带大量伤员长途跋涉数千里返回北汉?难道要将他们遗弃在这荒山野岭,任吴军屠戮吗?若如此,军心必散,我等与不仁不义之徒有何区别?即便最终有人能杀回北方,陛下又何以面对天下人心?”
荀寓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每一个被热血冲昏头脑的人头上。就连最冲动好战的甘宁和典韦,也一时语塞,张了张嘴,却无法反驳。他们可以不怕死,可以奋勇厮杀,但无法无视“袍泽伤残遭弃”这个残酷而现实的问题。
阳群此时也站了出来,他的脸色同样凝重,声音却比荀寓更显冷静:“荀先生所言,正是我所担忧。黄柄并非蠢材,他父亲黄盖善能用兵,他岂会不知?他此刻围而不攻,或徐徐进逼,正是要以优势兵力耗损我们,将我们困死在这山上,或是逼我们下山野战,落入他的圈套。一旦我军出现大量伤亡,士气跌落,则万事皆休。硬拼,实乃下下之策,正中对方下怀。”
聚义厅内,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方才请战的狂热消退后,冰冷的现实如同庐山清晨的浓雾,弥漫在每个人心头。打,看似勇猛,却可能陷入绝境,甚至导致无法承受的损失和道义困境。不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三万大军将山头围困,坐以待毙吗?
甘宁焦躁地来回踱步,典韦抱着双臂,胸口剧烈起伏。荀寓和阳群眉头紧锁,苦思良策。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始终沉默不语、面沉如水的北汉昭武帝——吴权。等待着他的决断。
《四国争霸》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四国争霸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四国争霸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