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1章 万民同庆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大唐万岁!”

这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中,李隆基、李乾、太子李亨、李林甫、陈玄礼,以及满朝文武、长安百姓,无不挥舞手臂,声嘶力竭的高呼。

每个人额头、脖颈、手臂上青筋暴起,如同虬结的老树根,脸上挂满激动的泪水。

就连一向威严的李隆基,此刻也顾不得帝王威仪,右手用力挥舞,左手不停擦拭着夺眶而出的热泪。

这本该有损帝王威严的举动,却让百姓觉得这位天子更加可亲可敬。

这份激动,不仅源于吐蕃的平定,更在于其划时代的意义。

大唐立国百年,灭国数十,但唯有此次可与当年李靖灭东突厥、苏定方灭西突厥相提并论。

然而,吐蕃之役又远胜于此,东突厥、西突厥的疆域,早在汉朝就已纳入华夏版图,而吐蕃高原却是数千年来首次被华夏征服!

对李隆基而言,这更是超越秦皇汉武的不世功业!

“朕今日才知,为帝之乐竟至于斯!”李隆基像个絮叨的老太太般喃喃自语。

震天的欢呼持续了整整一盏茶的时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发响亮。直到李隆基想起今日还有诸多仪程,这才恋恋不舍地挥手示意。

然而,这等千古盛事,百姓哪肯轻易平息?饶是天子金口玉言,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现场稍稍安静。

“大唐的勇士们!”李隆基声若洪钟,脖颈上青筋暴起,“你们披荆斩棘,平定吐蕃,解我大唐心腹之患,朕心甚慰!今朕接受献俘!押下去!”

陈玄礼一声令下,龙武军将士押解着墀德祖赞、大论、小论等吐蕃君臣缓缓行进。

一辆辆囚车排成长龙,在万众瞩目下驶入玄武门。这场面,既是对胜利的庆祝,更是对历史的见证。

望着渐行渐远的囚车,百姓们心潮澎湃,又是一阵震天动地的欢呼。

“大唐的勇士们!”李隆基笑容满面,侧身相邀,如同款待贵客:“你们凯旋而归,朕在玄武门相迎,请随朕入宫!”他身后的群臣列队而立,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

“谢陛下!”将士们在李乾率领下齐声谢恩。随即列队行进,步伐整齐有力,脚步声如雷贯耳。

李隆基快步上前,左手握住李乾,右手拉住郭子仪,笑容可掬地引着二人步入玄武门。

太子李亨随即带领群臣上前,热情地牵着将士们的手一同入宫。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陈玄礼。这位龙武大将军大步走到队伍前,朗声道:“小崽子们,欢迎凯旋!你们立下大功,老夫欢喜得很!走,带你们进宫!”

龙武军将士们欢欣鼓舞,簇拥着老将军涌入宫门。

百姓们依依不舍地围上前来,伸长脖子张望,久久不愿离去。

在李隆基引领下,众人来到麟德殿。这座皇帝休憩宴饮的宫殿今日装扮得花团锦簇,太监宫女们穿梭忙碌。殿内整齐摆放着短案矮几,处处彰显着大唐举办盛宴的丰富经验。

“诸位爱卿请坐。”李隆基大手一挥,却拉着李乾和郭子仪来到御座前站定。

“谢陛下!”众人齐声谢恩。

李隆基落座后,示意二将坐在自己身侧。李乾和郭子仪连忙推辞:“陛下,臣等不敢僭越。”

“今日庆功,不必拘礼。”李隆基不容置疑地挥手:“朕要你们坐在这里,才好详询战事。平定吐蕃这一仗打得精彩,军报虽详,哪有亲历者讲述来的生动惊险?”他指向身旁座位:“坐下!”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李乾和郭子仪对视一眼,终于恭敬不如从命。殿内众人见状,无不感受到天子对功臣的格外器重,更添几分对这场盛宴的期待。

李乾和郭子仪见圣意已决,这才恭敬谢恩,在李隆基身侧落座。

“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杨国忠,还有你们几个,都坐近些。”李隆基连连招手,一众重臣忙不迭地围坐过来,个个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李乾和郭子仪,眼中满是期待。

谁都明白,接下来必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战事讲述。毕竟,平定吐蕃这一仗打得实在太漂亮了!

“朕知道你们都急着听。”李隆基环视群臣,莞尔一笑:“不过李乾他们长途跋涉,想必疲惫。先上些点心茶水,让他们稍事歇息再说不迟。”

“陛下圣明!”群臣虽心痒难耐,却也不得不强压急切,齐声附和。

随着李隆基一声令下,宫女太监们鱼贯而入,奉上各式精致点心和香茗。

大唐盛世不仅体现在赫赫武功上,更展现在百姓富足的生活中。眼前这二十余道点心,色香味俱全,就连寻常百姓家也未必能尽数尝遍。

李隆基率先拿起一块点心,笑吟吟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庆功,朕胃口大开,你们也不必拘礼。”说罢便大快朵颐,一连吃了近十块才停手。

有了天子带头,群臣也纷纷开动。李乾和郭子仪自然不敢怠慢。

最豪放的当属将士们,皇帝金口一开,他们立刻抓起点心就往嘴里塞,一边吃一边啧啧称赞:“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点心!”

看着将士们狼吞虎咽的模样,不少文臣暗自撇嘴,若不是场合庄重,怕是要出言讥讽了。

“这便是猛士之风。”李隆基看在眼里,对群臣解释道:“你们久居庙堂,不知战场凶险。有时数日不得进食,有时只能见缝插针胡乱填饱肚子。若都像你们这般细嚼慢咽,早就命丧黄泉了。”

战场瞬息万变,将士们早已练就了风卷残云的本事。这番话说得群臣面面相觑,再不敢露出半点不屑之色。

群臣们向来奉行细嚼慢咽的优雅礼仪,见将士们这般狼吞虎咽,心中难免鄙夷。李乾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正欲为将士们辩解,却听李隆基已先开口。

“陛下所言极是。”李乾顺势接话,“我们这些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人,早就习惯了狼吞虎咽。慢条斯理地吃饭?既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机会。”

郭子仪也郑重致谢:“谢陛下体恤。”

“正是这些连吃饭都要争分夺秒的猛士,才铸就了大唐今日的辉煌!”李隆基目光炯炯地扫视群臣,“你们可明白了?”

群臣们没想到自己的轻视竟引得天子亲自维护,虽然心中不以为然,却也不敢表露,只得齐声应道:“谢陛下教诲,臣等明白!”

“明白就好。”李隆基满意地点点头,转向高力士吩咐道:“去告诉将士们,尽管放开吃喝。不必拘泥于宫中礼仪,就当是在战场上一般。”

高力士领命而去。不多时,殿内便响起一片欢腾之声。将士们果然不再拘束,大快朵颐,高声谈笑,热闹得如同市井酒肆。

群臣们看得直皱眉头,李隆基却开怀大笑,连连赞许:“好!好!有如此猛士,何愁大唐不能驰骋天下!”

这番君臣对话,将庙堂与战场的差异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臣们讲究的优雅从容,在将士们的豪放不羁面前显得格格不入。然而正是这些不拘小节的猛士,用他们的热血与豪情,为大唐打下了万里江山。

李隆基的维护,不仅是对将士们的肯定,更是对大唐立国之本的坚守。

在他眼中,这些粗犷的举止不是失礼,而是最可贵的军人本色。这让在场的将士们无不心头一热,对这位君主更加敬重。

喜欢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