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9章 帝王击鼓助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秦王破阵乐》乃大唐军舞,源于太宗平定刘武周时传唱的军歌。后经魏征精心改编,终成此曲。在《霓裳羽衣曲》问世前,它一直是大唐最负盛名的乐舞。

即便后来,每逢重大国事,此曲仍是必演之选。

今日庆功宴上,这支传世名曲自然不可或缺。

虽因场地所限,只能由两百梨园弟子出演,而非原本的两千之众,但见这些精挑细选的梨园弟子,个个身材魁梧,动作矫健。他们身披铠甲,舞姿整齐划一,尽显训练有素之态。

鼓声如雷,舞步铿锵。梨园弟子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却见李光弼微微皱眉,附耳对李乾低语:“监军,这舞虽美,却少了些气势。”

李乾深以为然,真正的《秦王破阵乐》之所以动人心魄,在于它能让人热血沸腾,仿佛置身战场。而这些梨园弟子终归只是演绎,少了那份与生俱来的肃杀之气。

“爱卿们在议论什么?”李隆基敏锐地察觉到二人的私语。

李乾抓住时机,朗声道:“陛下,此曲若由真正经历过沙场的将士来演,必会更显气势。若陛下有兴致,臣等愿献丑一试。”

此言绝非一时兴起,经历杨国忠风波后,宴席气氛低迷。若能借此重振圣心,对将士们大有裨益。毕竟,帝王心情好坏,往往决定着封赏厚薄。

“哦?”李隆基果然来了兴致,“将士们也能演此曲?”

“陛下有所不知,”李乾解释道,“此曲在军中广为传习。虽动作或许不及梨园弟子规整,但那份与生俱来的肃杀之气,定能让观者热血沸腾,如临战场。”

真正的《秦王破阵乐》,需要的不仅是优美的舞姿,更是那份浸透在骨子里的铁血豪情。

梨园弟子再优秀,终究只是演绎;而真正经历过刀光剑影的将士,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战场的印记。

这种与生俱来的肃杀之气,正是百战将士的独特魅力。虽然他们的舞姿或许不如梨园弟子那般专业规范,但那份历经沙场磨砺的气势,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模仿的。

“那好,且让朕一观。”李隆基的兴趣被李乾成功勾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应允了。

这位精通音律的帝王,虽然欣赏过无数次梨园弟子演绎的《秦王破阵乐》,却从未见过真正从战场上走下来的将士表演,心中不免充满期待。

“臣遵旨。”李乾起身来到将士们面前,朗声道:“兄弟们,陛下要欣赏咱们表演《秦王破阵乐》,可有信心演好?”

这对将士们而言,是莫大的荣耀。众人齐刷刷站起,声如雷霆:“有!”

“好!选出两百名擅长此舞的兄弟,为陛下献艺!”李乾一声令下,将士们争先恐后,踊跃报名。经过一番精挑细选,终于选出两百名精锐。

这些参加庆功宴的将士,每人至少在此战中斩首十级以上。

若算上其他战役,不少人斩首数早已过百。他们身上那股历经生死磨砺的肃杀之气,早已融入骨血。

两百名将士精神抖擞,列队入场。刹那间,整个大殿仿佛被实质般的杀气笼罩,令人不寒而栗。

“啊!”群臣不约而同发出惊呼。他们原以为这些将士只会粗鲁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却不想竟有如此惊人的气势,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好!好!”李隆基这位行家一眼就看出,比起梨园弟子,这些将士多了几分肃杀、几分豪迈,更有一往无前的铁血气势。

皇帝突然起身,快步来到战鼓前,从李乾手中接过鼓槌:“李爱卿,这击鼓还是让朕来吧。论击鼓,朕可比你在行。”

李隆基的音乐造诣千古闻名,尤其擅长击鼓。

“陛下亲自击鼓,臣何其有幸。”李乾深知李隆基的音乐天赋,由衷赞叹:“臣就静候陛下妙音了。”

“咚!”

李隆基手中的鼓槌重重落下,一声惊天动地的鼓声响彻大殿。

这一声,仿佛惊雷炸响,又似战马嘶鸣,瞬间点燃了全场的气氛。将士们闻声而动,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战场的印记,每一个眼神都透着视死如归的决绝。

这一刻,梨园弟子们精心排练的舞姿顿时黯然失色。真正的《秦王破阵乐》,就该由这些在血与火中淬炼出来的勇士来演绎!

两百铁血将士齐动,动作如雷霆乍惊,整齐划一。刹那间,一股凌厉的杀气席卷大殿,群臣顿觉颈后生寒,不少人惊呼出声。

“果然不同凡响!”李隆基龙颜大悦,重重点头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勇士!用人头喂出来的铁血雄师!”

真正的精锐就该在沙场称雄,而非在训练场上逞能。

梨园弟子虽舞姿优美,却永远无法拥有这种历经血火淬炼的气势。眼前这些将士,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战场的印记,每一个眼神都透着视死如归的决绝。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将士们齐声高唱,声震九霄,连大地都为之震颤。

随着鼓点,将士们迅速变换阵型,动作整齐得如同一个人。更令人震撼的是,他们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那股摄人心魄的气势。

表演刚开始,群臣的血液就已沸腾,眼中精光暴射,仿佛亲临战场。

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兵率先站起,与将士们唱和。这些历经沙场的老将虽已年迈,但听着熟悉的战歌,看着熟悉的军舞,往昔金戈铁马的岁月顿时涌上心头。

无需李乾下令,未参与表演的将士们纷纷起身,引吭高歌。这激昂的气氛极具感染力,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禄山等文武百官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合唱。

一时间,麟德殿内歌声震天,地动山摇。伴随着歌声的,是直冲云霄的铁血豪情与壮志凌云的气概。

李隆基目睹此景,耳闻此声,胸中热血沸腾。

他右手执鼓槌,左手将皇袍往腰间一束,双手翻飞如电,每一次重击都如雷霆炸响。皇帝眼中精光四射,面色赤红,额头青筋暴起,仿佛正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沙场。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当将士们唱完最后一句,李隆基的鼓槌也重重落下,如惊雷般的鼓声为这场震撼人心的表演画上句点。

军舞虽已结束,但那铁血豪情仍在殿中激荡。所有人仿佛仍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

李隆基双手紧握鼓槌,手背上青筋暴起,久久不愿松开。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峥嵘岁月,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

“击破大食!”不知是谁率先喊出这句豪言壮语。

“击破大食!”紧接着,整个大殿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直冲云霄。吐蕃已平,大食就是下一个目标,这是大唐将士们魂牵梦萦的梦想。

“击破大食!”李隆基高举鼓槌,声如洪钟。他额头、脖颈、手背上的青筋如蚯蚓般蠕动,彰显着帝王的豪情壮志。

这震天的呐喊持续了整整一盏茶的时间,直到李隆基用鼓槌示意,吼声才渐渐平息。

皇帝兴致高昂,龙颜大悦,对李乾笑道:“果然如卿所言,大唐勇士的表演更具气势!让人仿佛置身战场,纵有千军万马在前,也敢一往无前!”

“陛下英明!”群臣齐声赞颂,这话说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

放下鼓槌,李隆基拉着李乾回到宝座,端起酒杯豪迈道:“来!今日一醉方休!干!”

这场震撼人心的军舞表演,彻底驱散了先前的不快。杨国忠父子引发的小风波,不过是一段微不足道的插曲。

“干!”众人齐声应和,向皇帝遥敬一杯,仰头一饮而尽,纷纷亮出杯底。

“如此盛事,岂能没有歌舞助兴?”李隆基兴致勃勃道:“今日就不要梨园弟子献艺了。传吐蕃赞普前来,让他为朕歌舞助兴!”

“赞普献舞!”群臣闻言无不眉飞色舞,喜不自胜。在平定吐蕃的庆功宴上,让吐蕃赞普献舞,这将是千古传颂的盛事!

喜欢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