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室的灯光再次稳定,主控台屏幕上的三个异常光点已消失,仿佛刚才的信号扰动只是系统短暂紊乱。但罗铮没动。他站在原地,目光死死锁住通风井最后一帧画面中那抹金属反光。它太短,太精准——不是设备故障能解释的巧合。
“林锐。”他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带上b组,跟我走。”
林锐刚从内奸事件的震惊中缓过神,眉头仍紧锁着,但没再质疑。他迅速召集四名队员,检查武器与夜视装备。五分钟后,小队已抵达d区通风井外。
井口铁栅栏锈迹斑斑,边缘有新鲜刮痕,像是被硬物撬动过。罗铮蹲下,指尖轻触栏杆底部,沾上一层薄灰。他捻了捻,灰中混着极细的纤维,泛着微弱的金属光泽。
“不是锈。”他低声说,“是涂层剥落。”
技术员用便携式光源照射井道内壁,发现三米深处有一道斜向支路,入口被一块活动铁板遮掩。推开后,通道狭窄,仅容一人匍匐通过。
“杀手从这儿进来的。”一名队员说,语气带着确认的兴奋。
罗铮没应。他盯着通道内壁,发现几处不规则的擦痕,位置偏高,像是有人刻意蹭过。更深处,地面有几枚清晰的鞋印,纹路完整,朝向明确指向基地外围。
“痕迹太新。”他皱眉,“不超过两小时。”
“那就是他刚走不久!”另一名队员立刻道,“追上去还能截住!”
罗铮没动。他俯身,盯着鞋印边缘——泥土松散,边缘清晰,但印痕深度不一,左脚明显比右脚浅半厘米。正常人负重移动时,伤侧脚印会更深,而非更浅。
他伸手探入鞋印旁的缝隙,摸出一小块橡胶垫片,边缘整齐,像是从鞋底裁剪下来的配重块。
“假的。”他站起身,声音冷下来,“有人故意留下脚印,还特地调整了重心分布,想让我们以为他受了伤。”
队员面面相觑。
“可这纤维、刮痕、通道……”有人还想争辩。
“都是布置的。”罗铮打断,“真正的杀手不会在逃亡时浪费时间伪造鞋印。他要的是隐蔽,不是误导。这些‘线索’太刻意,反而暴露了目的——让我们追错方向。”
他环视众人:“现在,所有人收起武器,关掉主动光源。我们重新搜。”
命令下达,气氛骤然收紧。队员们收起冲锋枪,换上战术手电的微光模式,沿着通风井支路缓慢推进。罗铮走在最前,每一步都极轻,耳朵捕捉着空气流动的细微变化。
十分钟后,他们在支路尽头发现一间废弃设备间。门虚掩着,屋内散落着几件衣物、空水瓶和半包压缩饼干。墙上用炭笔画着简略路线图,标注了三个撤离点。
“这是据点?”林锐低声问。
罗铮没答。他走近墙角,蹲下身,指尖抚过水泥墙根。那里有一道极淡的擦痕,宽不过两指,颜色比周围浅半度,像是有人背靠墙壁时,袖口反复摩擦留下的。
他屏息,顺着擦痕往上看——墙面高处有一枚通风口螺丝松动,边缘有新鲜金属刮痕。他取下战术手电,调至偏振滤光模式,光束斜照墙面,一抹几乎看不见的汗渍反光浮现出来,呈弧形分布,高度与成年男性肩膀齐平。
“他来过。”罗铮低声道,“但没在这里停留。这些物品是提前放的,路线图是假的。真正的藏身处不在明面。”
他转身,目光扫过房间角落。地面灰尘均匀,唯有靠近排水口的一小片区域有轻微拖拽痕迹,像是重物被快速拖走后又刻意抹平。他蹲下,用匕首尖轻轻撬开排水口铁格,发现下方混凝土有新近修补的接缝,颜色略深。
“下面有夹层。”他说。
队员立即展开破拆作业。十分钟后,铁格被卸下,露出一个四十厘米见方的暗格。里面空无一物,但内壁残留着微弱的电子元件烧焦气味。
“有人烧毁了设备。”技术员检测后确认,“温度很高,瞬间熔断,像是远程自毁。”
罗铮盯着暗格,沉默片刻。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紫外线笔,照射内壁。在角落一处不起眼的凹陷中,几道极细的刻痕显现出来——不是文字,也不是符号,而是一组有序排列的点状凹坑,共七枚,呈弧形分布。
“摩斯码?”林锐问。
“不。”罗铮摇头,“太密,也不符合编码规律。更像是……坐标校准点。”
他取出战术平板,调出基地三维结构图,将七点位置对应到当前楼层。重叠后,中心点落在b区物资仓库东南角,距离此处约两百米。
“他没走远。”罗铮收起平板,“反而在我们眼皮底下转移了藏身处。刚才的通风井线索是调虎离山,真正的据点还在基地内部。”
队员们神情凝重。连续被误导,士气明显受挫。
“我们……还搜吗?”一名年轻队员低声问。
“搜。”罗铮声音没半分动摇,“但他不会再留痕迹。这次,我们得用脑子找。”
他下令全员返回指挥室,重新划分搜索区域。这次不再依赖视觉线索,而是分析杀手的行为逻辑:他需要隐蔽、电力、通讯中继,且必须能监控指挥组动向。
“医疗室、电力间、情报备份室。”罗铮在地图上圈出三个重点区域,“分三组,从外围开始,逐间排查。重点查通风管道、电缆井、设备柜后方——任何能藏小型电子设备的地方。”
搜索持续了两个小时。b区电力间发现一台异常发热的备用路由器,拆开后确认被改装为信号中继器,但数据已清空。医疗室天花板夹层找到一组微型摄像头,线路直通外部,同样无存储。
线索又一次中断。
凌晨三点十七分,全体队员回到指挥室。疲惫写在每个人脸上。林锐靠在墙边,揉着太阳穴:“他就像蒸发了一样。”
罗铮站在战术桌前,盯着地图上那三个被圈出的区域。中继器、摄像头,都是被动设备,说明杀手在撤离前完成了监控布局。但他本人呢?他藏在哪?
他忽然想起那道墙角的擦痕——那人靠墙时,右手始终贴着身体内侧,像是护着什么东西。不是武器,也不是通讯器。更像……一个需要随时取用的小型装置。
“他不需要频繁联络。”罗铮低声自语,“他只需要确认我们是否上当。”
他抬头,看向监控总控台:“调出过去三小时,所有被短暂调用过的内部摄像头记录。尤其是无人区域,有人工操作痕迹的。”
技术员迅速操作。几分钟后,屏幕跳出一条日志:01:15:33,Id-0947调阅了c区档案室西侧走廊的实时画面,持续12秒,操作来源为移动终端。
“Id-0947是谁?”罗铮问。
“临时工登记号。”技术员查了下,“今早录入的清洁人员,姓名陈默,身份信息待核验。”
罗铮眼神一凝。清洁工?能拿到内部终端?而且偏偏在伪造线索后查看走廊画面——他在确认我们是否追出去了。
“查他进入记录。”他说,“还有,调出档案室西侧走廊的物理门禁日志。”
数据很快调出。陈默于昨晚22:48进入基地,携带清洁工具包,经A区门禁。但奇怪的是,他本应负责d区,却在23:50出现在c区,且未走主通道,而是通过员工楼梯间。
“楼梯间有监控吗?”
“有,但那段视频在半小时前被标记为‘存储异常’,目前无法调取。”
罗铮冷笑。又是清除痕迹。但这恰恰说明,那人还在基地里。否则没必要冒险查看监控,更不会去碰楼梯间录像。
他抓起外衣:“去c区楼梯间。”
队员再次集结。凌晨的基地寂静无声,只有应急灯在走廊投下冷光。楼梯间位于c区西北角,共六层,连接地下车库与顶层指挥区。
罗铮逐层检查。第三层转角平台,他发现地砖边缘有一道极细的划痕,像是硬底鞋快速转身时留下的。再往上,第四层通风口网格有轻微变形,边缘沾着与通风井相同的金属纤维。
他停下脚步,抬头看向通风管道入口。格栅螺丝松动,但不是撬开的——是旋开的,手法专业,不破坏原有痕迹。
“他从这儿进过管道。”罗铮说,“但不是逃跑,是来回移动。”
他忽然意识到什么。杀手不需要藏身于某个固定据点。他利用清洁工身份自由穿行,通过通风系统在不同区域切换,像幽灵一样游走于监控盲区。
这才是真正的反侦察能力。
“通知所有岗哨,封锁所有通风井出入口。”他下令,“从现在起,任何未登记的移动终端接入内网,立即触发警报。”
队员领命而去。罗铮站在楼梯间,手指抚过通风口边缘。金属纤维依旧残留,但除此之外,再无痕迹。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沉静。
线索断了。但人还在。
他转身走向楼梯,脚步沉稳。
下到二楼转角,他忽然停住。
前方地砖上,一滴水珠正缓缓渗出,从通风管道下方的接缝中,一滴,一滴,坠落。
水珠清亮,在冷光下泛着微光。
罗铮蹲下,指尖轻触地面。水是温的。
喜欢退役神医:从医院崛起,护国之战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退役神医:从医院崛起,护国之战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