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铮的手机屏幕还亮着,那条没有号码的信息停在界面中央。他没点开重看,只是把手机倒扣在车门储物槽里,发出一声轻响。沈悦从后视镜看了他一眼,没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保温箱的封条。
“楚瑶,申请权限。”罗铮开口。
楚瑶立刻打开加密终端,输入一串指令。屏幕跳转数次,最终停留在军方材料数据库的验证界面。她输入身份码,等待响应。三秒后,系统提示“请求已受理,预计处理时间八小时”。
“太慢。”罗铮说。
“我可以强行切入备用通道。”楚瑶盯着屏幕,“但会留下访问痕迹。”
“留就留。”罗铮靠在椅背上,“他们已经知道我们在查。”
沈悦这时掏出自己的手机,拨通一个号码。电话接通很快,她报出边境档案馆的调阅编号,说明需要三十年内所有含三重弧线图腾的村落记录。对方问筛选条件,她转头看向罗铮。
“加上一条,”罗铮说,“附近必须有地下设施或废弃矿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才答应下来。
花叶萱在前排调整车载导航,关闭主路路线,切换至二级公路网络。她调出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冷战时期掩体分布图叠加在地形上。夏岚则打开企业数据库,输入“青岭山稀土矿”关键词。
“五年前被一家离岸公司收购。”她盯着屏幕,“法人匿名,但资金流经三家空壳公司,最终指向宏瑞资本。”
没人接话。宏瑞是夏氏集团在华东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
楚瑶的终端突然震动。军方数据库的初步反馈到了。她快速浏览,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屏幕上列出七项使用锆钛合金的保密项目,其中两项含有0.7%的钴偏差。
“这个编号属于‘夜枭计划’。”她抬头,“军方电子干扰设备外壳材料,服役期2018至2021年,部署区域集中在西南边境。”
罗铮眼神一动。
“和三年前那支武装的设备一样。”
“对。”楚瑶点头,“同一批生产线,但‘夜枭’的外壳多了一道防辐射涂层。”
罗铮从战术包里取出密封袋,再次查看金属碎屑。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颗粒表面泛出淡青光泽,边缘有一道细微的环状纹路。
“不是自然形成的。”楚瑶接过袋子,用放大镜观察,“是模具压痕。这种纹路只出现在‘夜枭’设备的次级组件上。”
“他们用军用材料做过别的东西。”罗铮说,“不是容器,是设备。”
沈悦的电话响了。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传回初步筛选结果:全国符合三重弧线图腾且邻近地下设施的村落共47个。花叶萱将数据导入系统,开始地理匹配。
两小时后,候选点缩减至三个。
第一个在甘肃,废弃防空洞,但无电力使用记录;第二个在湖南,老铁矿,二十年未通电。第三个是青岭山旧稀土矿,位于皖南山区,2019年曾接入区域电网,2021年因环保问题停产。
楚瑶调出热残留分析报告:“矿道中发现的泥土有长期发热痕迹,功率在300瓦左右,符合小型信号中转设备的能耗特征。”
“就是它。”罗铮说。
夏岚补充:“青岭山矿区五年前被收购后,曾短暂重启勘探作业,对外宣称寻找稀有金属残留。但地质报告显示,该区域已无开采价值。”
“掩护。”罗铮收回视线,“他们在转移什么东西,需要中转站,也需要伪装。”
车队驶入山区岔道,主路已被前方塌方封锁。花叶萱熟练地切换路线,绕行一条泥石路。路面坑洼,车身剧烈颠簸,保温箱在后排发出轻微撞击声。
罗铮检查通讯设备。花叶萱已建立短距跳频网络,频道加密等级提升至三级。沈悦重新封装样本,加装两层防震垫。楚瑶持续监控信号频段,未发现异常追踪。
“他们知道我们在动。”罗铮突然说。
“为什么?”沈悦问。
“那条短信不是恐吓。”他盯着窗外快速后退的山体,“是干扰。他们想让我们犹豫,想让我们怀疑符号的真实性。”
“可我们还是来了。”
“所以他们输了第一步。”罗铮声音低沉,“他们怕我们看懂。”
车内安静下来。
楚瑶的终端突然报警。她迅速调出日志界面,发现数据库请求被二次回溯,追踪路径来自一个境外服务器节点。
“有人在查我们的查询记录。”她手指敲击键盘,“伪装成军方审计程序。”
“放个假数据。”罗铮说,“把‘夜枭计划’的公开参数改几个数值,传回去。”
楚瑶照做。三分钟后,追踪信号中断。
“暂时甩掉了。”她说。
罗铮点头,从战术包里取出一双沾着青灰色尘土的手套。他没戴,只是用密封袋重新封好,递给沈悦。
“收着。”他说。
“这土?”
“和三年前边境爆炸点的一样。”他声音很轻,“当时那支武装的指挥所里,也有类似的符号。”
沈悦没再问,默默将袋子放进医疗包夹层。
车队在山腰停下。前方道路狭窄,仅容一车通行,两侧是陡坡。花叶萱下车查看路面,发现几处新鲜轮胎印,方向与他们相反。
“有人刚经过。”她说。
“往矿口去?”
“不,是离开。”
罗铮眯眼看向远处山脊。矿区入口藏在谷底,被树林遮蔽,但从高处能看见一条废弃输电塔的残架。
“绕过去。”他说,“不开车。”
全员下车。楚瑶将终端装入防干扰箱,沈悦背起医疗包,花叶萱检查枪套,夏岚把企业平板塞进防水袋。
六人沿山坡徒步下行。林间光线昏暗,落叶厚积,脚步声被完全吸收。行进三十分钟后,前方出现一道铁丝网,锈蚀严重,多处断裂。
花叶萱蹲下检查地面。泥土上有拖拽痕迹,宽度约六十厘米,像是小型运输设备留下的。
“最近二十四小时内有人进出。”她说。
罗铮示意队伍暂停。他取出望远镜,观察矿区入口。铁门半塌,墙上“青岭山稀土矿”的标牌歪斜挂着,表面有火烧痕迹。门内空地停着一辆皮卡,车尾朝外,篷布遮盖严密。
“没守卫。”沈悦低声。
“不代表没人。”罗铮收回望远镜,“皮卡是新的,轮胎无泥,说明刚从外面来。”
楚瑶打开便携探测仪,扫描电磁信号。仪器显示微弱频段波动,频率与矿道中捕捉到的漏频接近。
“有设备在运行。”她说。
“不在地表。”罗铮说,“在地下。”
他转身,从战术包里取出一张手绘草图。这是根据档案馆传回的矿区结构图简化的地下通道分布。主巷道通往三个支脉,其中b支脉标注为“高辐射区”,曾用于储存稀土提炼废料。
“信号源在b区。”楚瑶看着探测仪,“强度在加深。”
罗铮盯着草图,手指划过b支脉尽头。那里原本是封闭的储存室,但现在,探测仪的波形显示有规律的脉冲信号,间隔十二分钟一次。
“同步。”他说。
沈悦忽然伸手,指向草图边缘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那里画着一个小型通风井,通向地面,但被标记为“已封”。
“这个井口,”她声音很轻,“和矿道里发现的符号位置,是不是对得上?”
罗铮眼神一凝。
他迅速调出矿道仓库的照片,对比符号刻痕的位置、角度、与墙面的夹角。三秒后,他点头。
“同一个参照系。”他说,“他们用同样的定位方式。”
“说明什么?”
“说明这不是随机标记。”罗铮收起草图,“是坐标系统的一部分。”
他抬头,看向远处矿区。风从山谷吹来,卷起一片枯叶,贴着地面滑行,最终卡在一道裂缝里。裂缝边缘,隐约可见一道浅浅的刻痕,弧度与符号一致。
罗铮蹲下,用指尖抹过刻痕。泥土松软,下面有一层硬质涂层,像是防水漆。
他掏出战术刀,轻轻刮开表层。
下面露出半截弧形线条,三道弧线由外向内收束,与矿道中的符号完全吻合。
刀尖停在最后一道弧线末端。
那里,刻着一个极小的数字:7。
喜欢退役神医:从医院崛起,护国之战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退役神医:从医院崛起,护国之战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