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银库弥漫着熔银的焦臭味。赵明烛的异色瞳映着满地银汁凝成的\"墨成人亡\"四字,那些蜿蜒的线条正诡异地渗入青砖缝隙——与转运司照壁下的血渍如出一辙。
王舜臣的弩箭仍指着梁上银铃:\"二十七个...正好是景佑三年蜀中进士及第之数。\"
翡翠扳指雕成的铃舌在穿堂风中轻颤,发出类似茶马道驼铃的声响。赵明烛的玉笔突然脱手,钉住最中央那枚银铃——铃身内侧用针尖刻着行小字:\"丁未科第七名 陆\"。
\"不是陆鸿渐。\"王舜臣撬开铃舌后的暗格,\"是他父亲...\"
格中油纸包裹的竟是半张茶引,背面记载着景佑三年四月的一场密会:\"周转运使令以松烟墨二百斤易银鞘模,模成,杀匠七人\"。
---
辰时的成都府衙笼罩在潮湿的雾气里。赵明烛推开周纶书房的门扉,案头摊开的《漕运考成记录》还带着夜露的湿气。他指尖抚过某页被反复翻阅的记载——庆历二年三月,秦凤路军饷\"折变\"粮草的公文。
\"表面是十万两军饷折算为十五万石粮...\"王舜臣的刀尖挑开粘连的纸页,\"实际运往西夏的是中空银鞘。\"
公文边缘的批注突然在阳光下变色。赵明烛将玉笔浸入茶盏,蘸着水汽在空白处涂抹——隐藏的墨迹渐渐浮现:\"每鞘藏题三卷,可换青唐马五十匹\"。
书架后的密室门虚掩着。赵明烛刚踏入半步,扑面而来的不是预料中的霉味,而是浓烈的松烟气息——整面墙的格子里摆满墨锭,每块都嵌着片银鞘残片。
\"庆历三年冬...\"王舜臣念出某块墨锭上的标签,\"这不是墨,是账本!\"
---
巳时的暴雨冲刷着府衙照壁。赵明烛立在雨中,看石灰剥落后显露的《浪淘沙》全词。被刻意覆盖的下半阙中,\"墨池水浊\"四字每个笔画里都填着磁砂。
\"大人!\"王舜臣从照壁基座挖出个铜盒,\"有东西!\"
盒中的绢布地图令赵明烛瞳孔骤缩——嘉陵江与涪水的交汇处标着红圈,旁边小字注明:\"丁未科银鞘,沉于此处\"。更骇人的是地图边缘的表格:左侧是景佑三年进士姓名,右侧对应西夏官职,中间用朱砂画着箭头状的茶马道路线。
\"第七名陆巽...\"王舜臣的刀尖在某个名字上顿了顿,\"现任兴州榷场监官?\"
雨幕中突然传来鸣镝的尖啸。赵明烛旋身挥袖,玉笔击落三支淬毒的箭矢——箭杆上刻着的不是《孟子》章句,而是《春秋》僖公二十八年的经文:\"君子不重伤\"。
---
午时的涪陵码头空无一人。赵明烛循着铜盒地图指引,在江畔礁石间找到半截露出水面的青铜链——与王舜臣前夜在江底发现的锁链同源。
\"水下有东西在反光...\"王舜臣的水靠刚触及水面,突然触电般缩回手,\"是银鞘!\"
浑浊的江水中,隐约可见数十具银鞘排列成诡异的阵型。赵明烛将磁石系绳沉下,石块立刻被某种力量拽向江心——那里沉着块巨大的青铜板,板上阴刻的星图与张纶书房发现的《蕃汉官制对照表》完全吻合。
\"不是沉银...\"赵明烛拽起湿漉漉的绳索,\"是祭坛。\"
绳索末端缠着片翡翠扳指碎片。对着日光转动时,碎片内部现出微缩的西夏文军令:\"七月七,焚题于水\"。
---
未时的江神庙弥漫着血腥气。赵明烛踢翻香案,露出下方被血浸透的蒲团——撕开填充的稻草,里面是成捆的《春秋》程文,每篇右上角都钤着滴血指印。
\"滴血验卷的实证...\"王舜臣用刀挑开某篇程文,背面赫然是西夏文翻译稿,\"他们在筛选通蕃汉的双面细作!\"
壁画上的烟炱突然剥落。赵明烛的玉笔刮开颜料层,露出底层用磁砂绘制的密图——十二处边关军镇旁都标注着科第年份,最早可追溯到景佑元年。静边寨的位置上,画着个正在熔银的工匠,身旁小字注明:\"杀之以灭口\"。
庙后古井突然传来水花声。赵明烛俯身时,井壁的苔藓间闪过靛蓝色反光——是半块没被完全销毁的银鞘模具,内壁刻着首残缺的《浪淘沙》。
---
申时的茶马司档案库飘着霉味。赵明烛展开井中捞起的模具残片,边缘焦糊处仍能辨认\"丁未科第七名\"的字样。王舜臣撬开记载景佑三年事务的铁柜,抖落出捆泛黄的驿券。
\"四月十八日,永康军至兴州...\"王舜臣突然噤声。驿券背面的血指印组成了凤凰纹路,\"陆巽押运的不是茶砖,是银鞘模!\"
库房深处突然传来书页翻动的沙沙声。赵明烛剑锋扫过书架间隙,惊起满室尘埃——那根本不是风,而是无数振翅的信鸽,每只脚爪都系着寸许长的银鞘模型。
\"墨池会的传信手段...\"王舜臣射落三只鸽子,拆下的铜管里塞着写满数字的纸条,\"是《番汉合时掌中珠》的密码!\"
---
酉时的转运司后院亮起诡异的蓝火。赵明烛踹开银库大门时,二十七个翡翠铃舌正在无风自动——铃声组成的旋律,竟是范仲淹《渔家傲》的词牌格律。
\"大人看地上!\"王舜臣的吼声在库房回荡。
那些渗入砖缝的银汁不知何时重新渗出,在地面汇成西夏文字的形状:\"以科题祭天,可得十万铁骑\"。库房中央的银鞘模具突然自行熔解,赤红的银汁流向角落——那里堆着成捆的程文集,封皮上全是庆历六年成都府乡试的字样。
赵明烛的玉笔蘸着验银水划过墙面。隐藏的墨迹显现出最后的关键:\"七月七子时,墨成人亡,科题尽焚,大夏当兴\"。
屋梁传来木材断裂的脆响。在银库坍塌的轰鸣中,赵明烛最后看见的是翡翠铃舌映出的幻象——陆鸿渐临死前撕碎的茶引,正在虚空中重组为完整的西夏南侵路线图。
喜欢不第河山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不第河山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