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0章 令天下人为之惊叹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这一结果虽在意料之中,却依旧震撼人心。

在榜单结果揭晓前,李存孝的名字早已传遍天下,这是其他上榜武将未曾做到的,因此并不令人意外。

而真正让人震撼的是榜单上关于李存孝的信息。

他的【历史战绩】铺陈极长,远超常人想象,即便被尊为【武圣】的岳飞也无法匹敌。

这样的记录足以让所有人屏息凝神。

再看【金榜评价】,其语言充满神话色彩,直接将他描述成近乎“转世”

的存在。

从他出身即显非凡,到后续种种夸张的赞誉,都让世人瞠目结舌。

一句【金刚不坏之躯,五牛不能分尸】,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结合【铁石精转世】的背景,李存孝的实力与身份完美契合。

这样一位近乎“非人类”

的存在,与另一位传奇人物李元霸齐名,也就不难理解了。

两人的评价几乎如出一辙,皆以“超越凡俗”

为主题,令天下人为之惊叹。

李存孝和李元霸堪称一对难得的好兄弟。

榜单上的其他武将,有的根本不存在转世的说法,有的则是像“哪吒”

或“九天应元普化天尊”

这样的明显带有仙界色彩的存在。

然而,李存孝和李元霸却截然不同,他们被称为“非人类”

,一个是被“金翅大鹏鸟”

这样的神兽转世,另一个则源自于“铁石精”

这种仿佛由石头修炼而成的神秘存在。

如此看来,众人也明白了为何他们的实力如此超凡脱俗。

毕竟,他们的前身并非凡人。

这样的设定不仅合理,而且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们的能力。

于是,人们渐渐接受了这个说法,用以解释李存孝和李元霸那远超常人的力量。

尽管这个理由听起来有些荒诞,但在缺乏更合理解释的情况下,人们也只能默认接受。

这种方式让世人得以自我安慰,将这两位视为超越人类的存在,从而保持内心的平衡。

由此可以看出,李存孝和李元霸的实力究竟达到了何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继【金刚不坏之躯】之后,【五牛不能分尸】的评价让世人震惊不已。

之前提到【金刚不坏之躯】时,只是简单描述了李存孝身体的坚固程度,但具体有多硬,却没有明确的概念。

而【五牛不能分尸】则清晰地展示了这种坚固的程度,却也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五牛不能分尸\"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说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非常陌生,甚至从未听说过。

人们通常只了解\"五马分尸\"这种极刑,而对\"五牛分尸\"则毫无印象。

从名称推测,它或许类似\"五马分尸\",但由于牛的力量显然大于马,因此可以推断出\"五牛分尸\"更为残酷和血腥。

实际上,无论是\"五牛分尸\"还是\"五马分尸\",其本质并无区别,只是工具不同而已。

在古代,出于对生产工具的重视,通常会选择马作为执行极刑的工具,而不是牛。

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牛的重要地位。

在古代华夏,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不可随意宰杀食用,否则将触犯法律。

然而,若是一头丧失劳动力的老牛,在完成备案后,是可以被食用的。

尽管牛在当时地位崇高,但并未有人将其用于行刑。

虽然历史记载中有“五牛分尸”

这一酷刑,但实际上从未实施过。

相比之下,“五马分尸”

已足够令人胆寒,根本无需采用更为残酷的“五牛分尸”

然而,正是由于“五牛分尸”

的威名,才让人们更加恐惧。

即便如此,就连“五马分尸”

这样的极刑对李存孝也毫无作用。

这充分证明了他的身体何等强韧。

毫无疑问,《金榜》中对李存孝【金刚不坏之躯】的评价恰如其分。

紧接着提到的【双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描述更是震撼人心。

众人发现,这段评价与刚上榜的李元霸的评价极为相似。

实际上,这意味着李存孝的双臂具备不下五万斤的力量。

起初,人们认为这种超凡力量只属于李元霸,如今看来,李存孝同样拥有这般惊人的体魄。

这一发现让天下人为之震惊,同时也恍然大悟。

之所以感到惊讶,是因为“四象不过之力”

远远超出当时人们对力量的认知极限。

即便裴元庆的【双臂不下万斤之力】已属罕见,李存孝的表现依旧令人叹服。

更别说“四象不过之力”

,它相当于五个“万斤之力”

叠加。

直到此刻,大家才真正理解为何李存孝和李元霸如此与众不同,他们的实力远超常人,几乎是碾压级别的存在。

即便武艺并非单纯取决于力量,但在他们面前,力量已经足够决定一切。

历史上能做到这点的,除了西楚霸王项羽、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还有飞虎将军李存孝。

系统一开始就强调,无双神将仅限这三人,因为他们确实站在另一个高度。

正如“飞虎将军,将不过李”

的说法,“力不过霸”

也在描述同样的意义。

在武将中,无人能超越李存孝。

金榜接着解释了这句话,称李存孝为“马前无三合之敌,千古第一将,华夏武将的物理巅峰”

由此可见,李存孝的武艺堪称历史之最。

众人读完这些评价后无不震惊。

李存孝和李元霸分别被认为是力量与武力的极致代表。

这样的地位无疑让人肃然起敬。

最后,大家继续浏览李存孝的辉煌战绩记录。

每每细读这段历史,都让人感到震撼与不可思议。

尤其提到那场令人津津乐道的洛阳之战,李存孝以一招之威击败吕布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虎牢关一战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李存孝展现出的绝世风采,堪称无人能敌。

而与李元霸的巅峰对决,更是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成为千古流传的话题。

这场战斗不仅是两位无敌猛将的较量,更被视为中华历史上最辉煌的武斗篇章。

随着金榜上公布两人信息,李存孝的传奇事迹愈发清晰。

特别是他孤身闯入敌阵,成功救出张辽和高顺的故事,令所有人叹为观止。

万箭齐发竟无法伤其分毫,甚至他还能护得身边同伴周全,这样的表现足以让世人重新定义何谓“天下第一”

毋庸置疑,李存孝集力量与技艺于一身,这份成就绝非偶然。

他能在千军万马中从容穿梭,这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近乎神话般的存在。

试想一下,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世间真有这样的英雄?

万箭齐发常被认为是最佳策略,但对李存孝似乎无效。

这让人不寒而栗,李存孝简直就是无法战胜的存在。

尤其后面提到他“十八骑破阳平关”

、“夜袭汉中大营”

、“巧施攻心计”

的战绩,详细讲述了汉中沦陷的过程。

众人也是通过金榜得知,汉中现已成为西凉王领地,同时也了解到曾有诸侯张鲁,可惜未及在金榜留名便被李存孝迅速击败。

金榜中对李存孝数日内攻占汉中的描述,充分展现了他智勇兼备的形象,这与单纯的莽夫李元霸形成鲜明对比。

显然,有谋略的将领更令人畏惧。

不过,这也源于世人未曾目睹李元霸在四明山以一己之力横扫一百二十万敌军的壮举。

他们误以为目前所见即为二人极限,殊不知金榜上的评价已客观公正。

然而,尽管金榜权威,人们仍半信半疑,特别是不相信李元霸“一人可屠百万兵”

的说法。

尽管李元霸曾以一人之力击溃一万多名凉州兵的壮举为人所知,但众人依旧对此表示怀疑。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各地诸侯及其麾下的文武官员,都对他的能力持怀疑态度。

他们普遍认为,即便李元霸确实能够独自对抗成千上万人,但要说他能对付百万大军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样的差距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

即使金榜上明确提到李元霸可独战万人时并未夸大,人们依然潜意识地认为他的极限不过几万人,顶多达到十万。

能在战场上单挑十万敌军已堪称无敌,这至少让人们认识到李元霸是不可轻易招惹的对象。

因此,金榜的目的达到了——世人皆知,李元霸绝非易与之辈。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与李元霸并无直接利益冲突,自然不会主动挑衅。

而那些与西凉王争夺天下的诸侯们虽与李元霸同处一个时代,但也深知直接对抗的风险极大。

若非迫不得已,他们会尽量避免正面冲突,转而采用智谋或计策来除掉这个威胁。

相比之下,李存孝给人的感觉更为可怕。

如果说李元霸因勇猛和冷酷的性格令人忌惮,那么李存孝则被视为一种绝望的存在。

他不仅具备与李元霸相媲美的战斗力,而且他的存在本身就让人感到窒息般的压力。

他不仅勇猛过人,还擅长指挥军队,精通行军布阵。

这样一位既能征善战又足智多谋的将领,对天下诸侯而言无疑是棘手的存在。

他实在太过强大,让人难以找到破绽。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