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5章 绝不辜负你的期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高丽的野心,早已暴露无遗。

他们频繁与女真冲突,表面上针对女真,维持对大明的归附,实则觊觎辽东之地。”

“你到大宁尚不足两年,或许未能全然把握辽东局势,但务必认清,高丽绝非与大明同心!”

“四哥北上后,你必须有能力稳住并掌控整个辽东!”

朱松严肃地提醒。

“这……也是父皇之意?”

朱权闻言,心中波澜四起,已隐约有所察觉。

攻打东瀛之事早已公开,而朱松之言,似暗示未来或将再对高丽动手。

拿下东瀛后,高丽或将成为下一个目标!

“心中有数即可!”

“东瀛一旦攻克,大明北边仅剩高丽!”

“有些事在所难免!即便我们不动,高丽亦会有所行动!”

“这也是我让你回去后紧盯高丽的原因!”

“能做到吗?”

朱松拍了拍朱权的肩,笑问。

“臣弟明白了!”

“九哥放心,辽东有我,高丽绝不敢兴风作浪!若他们妄动,我绝不留情!”

朱权坚定地点头保证。

“很好!”

“我相信你的能力!”

“且你手有朵颜三卫,若高丽生事,以朵颜三卫之力,守辽东绰绰有余!”

“但切勿深入高丽,若有战事,即刻上报朝廷,我们会迅速派兵支援!”

“另外,西安府至大宁府的铁路即将开建!”

“届时还需你配合!”

朱松话锋一转,吩咐道。

“铁路?要修到大宁府了?”

朱权闻言,满脸惊喜地问。

“确实如此!”

“我们已与父皇和大哥商议,决定先在北方修建一条铁路。”

“从西安府直达大宁,途经太原、北平等重要城市。”

“这样,大明北方的这些重要城市便能因铁路相连,无论是人员往来还是物资运输都将更为便捷。”

朱松笑着说明。

“太棒了!”

“若货车通行,从大宁至汉中岂不就只需两三天?”

朱权满脸激动地问。

“对,大约两三天足够了。”

“但这条铁路至少需一两年才能建成。”

“今年会先动工西安府至太原府的路段。”

“之后,我们会派人去辽东,着手修建大宁府与北平府之间的铁路。”

“到时候有你忙的。”

朱松简述了计划。

从西北至辽东修铁路,最大难题是穿越黄河。

之前因跨江大桥技术不成熟而受阻,但现在炼钢技术提升,且朱松新购了不少大型建桥设备,于黄河或长江上建钢桥已非难事。

“九哥放心,你交代的事,我定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你的期望。”

朱权连忙保证。

“那就这样吧,九哥今天就不多言了。

回到大宁后若有难题或不决之事,可写信给父皇或我。”

“时候不早了,你也早些回去。”

朱松满意点头。

兄弟俩再次拥抱后,朱权登上马车。

目送朱权离去,朱松返回汉中城。

“都送走了?”

“跟老十七也都交代清楚了吧?”

见朱松归来,在院中逗鸟喝茶的朱元璋笑问。

“已提醒过老十七。”

朱松笑着点头。

“老十七那边,你作何打算?”朱元璋好奇地问。

“儿臣想让老十七直接管理辽东,待高丽收复后,由他镇守。”朱松答。

“老十七离高丽最近,镇守再合适不过,他有此能力。”朱元璋点头,又问,“东瀛收复后,你意属何人前往?”

“东瀛之事不急,情况复杂,金银矿众多,先由朝廷直辖为行省较好。”朱松说,“但派去之人必须可靠。

且老十七若控高丽,至东瀛仅一海峡之隔。”

“儿臣还计划在东瀛建军港,作为大明深入太平洋的基地。”朱松继续道。

东瀛收复后,必建军港,从东瀛出发,经阿留申群岛,过白令海峡,可达北美。

大明舰队若由此出发,航程大减,较本土出发更为便捷。

“既已考虑周全,便照此行事。”朱元璋点头,“港口基地不可落于他藩之手,暂由朝廷直辖为宜。”

他心中更盼大明舰队早日抵美洲。

据老九所言,美洲土着众多,文明虽存,但实力难与大明比肩。

西方舰队亦将至,大明需抢先占有。

且美洲矿产丰富,动植物繁多。

“父皇,西安府至太原府的铁路,近日即将开工。”朱松忽转话题。

在筹划攻打东瀛之际,先以家门口的倭寇为试炼。

“此事你大哥已提及。”

“工部定当全力支持!”

“无论人力或银两,户部亦会相助。”

“望铁路早日贯通。”

“黄河建桥技术可有进展?”

朱元璋谈及铁路,神情振奋,随即向朱松追问。

“大明工业基础尚弱,难度颇大。”

“但儿臣已从系统商城购得专业设备,虽无法大规模造桥,于黄河、长江上建几座桥却非难事。”

朱松含笑点头。

“甚好!”

“此事宜速不宜迟!”

“若大明境内铁路网四通八达,长途行军与物资运输之忧便不复存在!”

朱元璋满意点头,笑容满面。

朝廷中枢已迁西安府,应天府铁路修筑之急稍缓。

而因高丽与东瀛之事,直通辽东的铁路建设迫在眉睫!

铁路一通,大明对辽东、高丽及东瀛的统治将更加稳固!

届时,自西安府至高丽,或仅需三日!

此等通行效率,往昔难以想象!

藩王离去后,朱松着手筹备东征东瀛。

造船厂加速蒸汽机战船生产,水师亦开始训练。

蒸汽机战船服役前,朱元璋调集大明水师原有木制帆船一批,以供汉中军水师训练之用。

训练水师,重在适应船上生活,提升将士船上作战能力及水性!

关于其余训练,与相仿。

燧发枪为水军必修,出征前夕,朱松会将新制的全数拨予汉中水师。

若将士们能熟练运用燧发枪,那操作最新的更是易如反掌。

训练重任,交由马和与秦武二人担当。

与朱元璋分别后,朱松携耿青直奔水师训练营地。

营地设于汉江畔,一座临时搭建的码头上泊有数十艘大小不一的木帆船。

抵达时,马和与秦武正率将士们训练。

这批水师虽多为新兵,但经严格筛选,皆为精英。

虽不及汉中老兵勇猛,却远超朝廷正规军。

“马和,至西北可还习惯?”朱松唤其至前,关切问道。

“多谢汉王殿下,马和一切安好。”马和恭敬回答,心中却疑惑,为何朱松会将训练汉中水师的重任交给自己,难道不怕搞砸?

他曾随蓝玉、朱棣征战漠北,见过大世面,行军打仗颇为熟练,只是不解朱松为何如此信任自己。

“如此本王便放心了。”

“将汉中水师训练有素,本王定不亏待你。”

“你虽无根,但能力出众,本王十分看好你。”

“他日,本王还盼你能率领汉中水师,驰骋大海,为大明开疆拓土!”

朱松笑而点头,满是赞许。

“马和感激汉王殿下赏识,定当竭尽全力,死而后已!”马和倍感荣幸。

“嗯……本王欲赐你一姓。”

“从今往后,你便姓郑,名郑和,可好?”

朱松觉得直呼马和为名颇为不顺,索性将本应属于朱棣的历史使命揽于一身,并将郑和之名赐予了他!

马和一时语塞。

这就直接赐名了?

连姓氏都变了!

“郑和感激汉王殿下!”

尽管满心疑惑,郑和仍连忙跪谢。

“不必如此大礼!”

“数月后,汉中水师将征讨东瀛,本王封你为监军,随军出征!”

“以你目前的身份,暂不能授予实际军职,但若在东瀛战场建功立业,本王定能为你争取爵位!”

此言一出,郑和、秦武、耿青皆震惊不已!

给太监封爵?

历史上极为罕见!

唐朝虽有先例,如童贯、高力士等,但大明此举前所未有!

郑和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未曾料到,朱松会有如此承诺!

莫非自己这匹千里马终遇伯乐?

郑和对自身实力颇为自信!

他与朱松年龄相仿,自幼经历丰富,随父辈航行南洋,后被蓝玉大军俘虏,入宫为阉。

他多次随军北伐,其经历甚至超过大明多数武将!

“本王言出必行,好好效力,本王定不负你!”

朱松一番勉励后,在郑和、秦武陪同下视察新兵训练,随后离去。

“殿下,为何您对这位……郑和如此器重?”

回王府途中,耿青好奇地问道。

“郑和乃人才,你们与他相处时间短,尚未了解他罢了!”

朱松含笑说明。

永乐年间,大明王朝有两位杰出人物,一是姚广孝,另一便是郑和!

他们身上有着共通之处,正如姚广孝深谙儒释道三家学问,郑和则对西方教义颇为熟悉。

正因如此,郑和成为七次下西洋的理想人选,由一位精通西方教义者引领船队远航西方,自是再合适不过!

耿青听闻此言,面露诧异。

心中暗想,我们对郑和了解不多,是因接触时间不长,但朱松与郑和的交往似乎也不深吧?

然而朱松并未多言,耿青也不便追问,只是对郑和这位太监有了新的认识。

此后三月间,汉中造船厂陆续下水六艘战舰。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